瑞王府月箫宫。
瑞王近日诸事不利,坐在高位,听着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传来,心绪已乱。
“这么说,曹文宣所有的财物,全部都被裕王找到了?”
跪在上面的人战战兢兢,他跟随瑞王五年,终于有机会效忠,可头一次出师就不利了。
严宽头着地,“瑞王殿下,并非全部,我们的人在暗卫赶来前移走了三层,剩下的七层…还有温博梁等人都被大理寺擒住了。”
瑞王冷哼一声:“废物。”
“殿下息怒。”严宽身体一震,不敢抬头看一眼。
“算了,温博梁性子软,可他是本王的少时友人,杀不得,不用又可惜,放在身边十分碍眼,把他赶去裕王那边正好甩了一个包袱,只是可惜了那些珠宝,曹文宣攒了五年,最终还是没有买到他想要的东西。”
瑞王把玩着手里的流离珠子,看向严宽问道:“桃灵镜拿回来了没有?怎么这么久了还不见踪影?”
严宽仔细回忆着,抬起头回:“事出意外,还未将殿下说明,属下是要去取的,可黎落司出现的地方大多是街市,身边又有裘景这样的高手护卫,所以还没有机会,但殿下放心,只要黎落司落单,属下定拿回。”
话音刚落,门外走来一个仆从,“禀殿下,赌市来消息,黎落司和裘景出现。”
“哦?这么巧,这说着曹操曹操就到了。”瑞王放下珠子,脸上浮现了笑意。
……
端府。
两个人影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后宅,在婆子的允许下进到屋里面。
此处是端夫人的寝室,晚间到访的男人,还能被允许进入,小翠站在端夫人身边,仔细打量这个男人。
高挑的个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穿着上好丝锦,头上带着羊脂玉发簪,一个贵公子的形象,但脸上的急色和恐惧与身上的雅致十分不搭。
“母亲,救救我啊!”
端夫人正襟危坐,看到自己教育出的优秀儿子慌不择路,她神情微变:“若海,发生什么事了?慌成这样。”
端若海咽了一口气,急道:“出事了,宫里出大事了,我们家的木炭运到皇宫里,但没想到这批木炭是劣质的,我看是自己家的就没有多加检查,现在宫里死了很多人,裕王已经进宫了,还见了陛下,大理寺马上就要来抓我了。”
端夫人的脸上露出愕然的神色,再也坐不住,猛地站立起来,“你说什么!”
“母亲,救救我啊,不然我就没命了。”端若海更咽哀求着,跪上前揪着端夫人的衣角。“母亲,去求父亲,父亲一定回想到办法的。”
端夫人刚回神,睁大了眼睛,怒视他:“我问你,这次运输的人是不是骆家的人呢?”
端若海摇摇头,“不是,听为外祖父说,因为宫里要的量大,人手不够,所以,分三次委派了其他帮派护送,我们的人只负责装车。”
“那就还有回旋的余地,你给我听好了,进到牢里,要一口咬定,你已经检查并核验无误这批木炭,其余的你什么都不知道,否则别说是我没办法救你,就连我们端家都被你害惨了,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端夫人抓着他的手肃穆道。
“嗯嗯,儿子知道了。”端若海惊慌地连连点头。
端夫人站起身,“好了,别慌张,你先回去等大理寺的人,他们肯定会抓你去审问,你在牢里先装不知情反抗,等他们跟你说起皇宫的情况,你按我说的交差,之后在牢里好好待着,剩下的交给我来处理。”
“儿子明白了,那儿子回去等着。”端若海得了办法,知道自己还能活着,心中少了一系诶畏惧,缓缓站起身。
端夫人看着自己的笨儿子走了,再也忍不出爆发脾气,甩手将桌上的东西甩在地上。
她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真是多事之秋。”
“夫人,息怒,一定有办法回转的。”小翠安慰道。
她转头看向小翠,说道:“小翠,你马上去一趟孟蒲县,查清运输的人都是那些门派,若海是负责审核木炭的官员,找出距离他审核区最近的那一批人。”
“是,夫人。”小翠福身离开。
端夫人看着外面的天,忐忑不安,犹豫了一下,叫道:“来人,准备去前院。”
她的话刚落,好几个婆子进来,给她梳妆换衣。
整理好仪态后,她步行到前院,此时的丞相端茂之已经知晓了一切。
端茂之年过半百,这个时辰还熬着不睡,面容略显疲态,可眼神却蕴藏着锐利。
端夫人一进来,立刻跪在地上,“相爷,是妾身管教不利,还望相爷恕罪。”
“事已经发生了,现在说这些没用,想到办法解决了?”端茂之静静地看着她。
“妾身有些想法,但不知道该不该,所以来请教相爷,若海这次惹了大祸,妾身不敢乱来。”
端茂之点点头:“说吧。”
端夫人遣散下人,靠近端茂之说着自己的计划,说完之后,又跪回原地,等待上位人的声音。
片刻后,端茂之叹口气,点头应下:“就这么办吧。”
有了支持,她不在犹豫,回到自己的院子,便吩咐着手去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