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交火!_明末1911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二章 交火!(1 / 2)

南门方向,京军大规模地开进北京城,此时的街道上已经没有了一个行人,他们只敢躲在家里,透过门缝偷偷往来瞧上两眼。

京城之中一片肃杀的气氛,大战一触即发。

由于田恒派人破坏了京城之内所有的报社,所以文官集团这手强行在报纸上发表皇帝退位声明的牌就没法打了。

加之四处都有军队赶来京城的消息不断传来。

魏棗德也是孤注一掷,他和一些高级文官干脆走出了署衙与进城的叛军汇合,一齐向皇宫方向行去。

紫禁城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紫禁城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紫禁城建筑群的屏障。

田恒让刘远率领500羽林卫和500东厂幡子守西华门,雨化田也是同样的兵力守东华门。

刘远的父亲,陆军次长刘光弼中将带领1000锦衣卫守神武门。

田恒带1500羽林卫守正南方的午门。剩下的500羽林卫负责皇宫内部的秩序和充作预备队。

看上去田恒带的兵最多,而且战斗力最强,清一色的都是羽林卫。

但田恒的压力也是最大的。

京军的叛军想要进攻紫禁城的话,首当其冲地就会进攻正南方向的午门,他们肯定会集中大部分的兵力进攻这里。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组城上的建筑,是紫禁城宫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

从纯军事方面讲,紫禁城还是非常具有防守价值的,毕竟是天子居所,其城门和城墙都非常高大,且城墙宽阔,可以部署足够的重武器进行防守。

由于城墙被宽阔的护城河所环绕,叛军要想快速进攻午门口,就要将兵力集中在午门外这片不算大的广场上进行进攻。

田恒将800士兵放在城墙上,在城外的工事之内布置了20挺重机枪,午门正门上也部署了30挺重机枪,这样城上城下的机枪火力可以牢牢地封锁这片广场。

如果他们要强行在这里通过的话,会付出巨大的伤亡。

而如果他们选择填平这宽度达到52米的护城河的话,在城墙上的羽林卫会把他们当靶子打。

一切布置妥当,田恒站在城楼上,静静地等待着叛军的到来。

皇宫内,所有的皇室成员都集中在太和殿内,他们坐立不安,显得特别的焦躁。

广武皇帝就坐在正上方的龙椅之上,无喜无悲。

龙椅下首,朱猷柏和朱猷梅站在一侧。在旁边就是朱玉慧。

两个公主毕竟是女人,她们的神色和下面的皇室成员一样的惶恐。

但朱玉慧相比身子发颤的朱猷梅好了不少,她轻轻抱住朱猷梅,不住地抚摸着她的后背,安抚着她紧张的情绪。

朱猷柏腰间挎着一把枪,他倒是颇为淡然。

他对田恒有信心,只要守住三天,局面就会逆转。

他已经在想,等这场叛乱结束之后,自己该如何收拾那帮可恶的文官,拿回权力之后自己该如何解决国内的困局了。

就在这时,一阵枪声传来,殿内大部分人都是身体一震,有的已经吓得瘫软在了地上。

广武皇帝看着这些亲戚,微微皱眉,呵斥道:“都慌什么?他们还没打进来呢,你们作为皇家血脉,成何体统?”

众皇亲只好强颜欢笑,连连称是。

一个内侍匆匆跑进来,行礼说道:“陛下,刚才是一些警察和咱们羽林卫交上火了,那些逆贼不堪一击,已经被田大人击败了。”

这个好消息让殿内的众人齐齐松了口气,但也只是稍微松口气而已。

不多时,一阵比刚才更加猛烈的枪声传来。

午门外,上方已经交上火了。

没有劝降,也没有战前的扯皮,双方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所以虽然叛军队伍里来了许多文官,但他们也没有再继续打嘴炮了,魏棗德直接命令张勋下令攻城。

文官集团的招数已经用尽,接下来只能枪炮来决定最后的局势了。

大约一百多个叛军士兵,发起了第一轮的试探性进攻。

田恒马上下令开火还击,城头上冲锋枪“突突突”的声音大作,一发发子弹射向城下的叛军。

城下阵地上的副射手也拿出冲锋枪进行射击,密集的火力直接干掉了这一百多个尖兵。

田恒依然并未动用重机枪,过早的暴露全部实力,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对于羽林卫的火力密度,张勋通过前面的尖兵有了大致了解,只见他手一挥,一排盾车便被从阵中推了出去。

这种盾车是木制结构,前面绑着一层厚厚的湿棉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