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各位公子献上了寻得的观音、书画,三小姐则是亲手撰写的《长寿祈福经》。
姜老夫人都一一笑着命人接过,逐个夸奖。
屋子里的夫人们也一同夸赞后。
有人按捺不住,赶忙询问姜以安:“大公子,不知这屏风是从哪家铺子买到的啊?”
“夫人可去李记布庄看看。”
“李记?是那江南李记的分店么?”
“我也去逛过哩,怎未见过这种风格的双面绣?”
姜以安不由更是高兴地说道:“那是我家老祖宗运气好哩。”
“这是李记找了一位新绣娘特意订制的,仅此一件呢。
您要找相同的风格,那可得碰巧遇上这位绣娘了。”
“难怪,我说这风格,怎么和江南李家常见的双面绣都不相同呢。”
“这回头儿啊,我就到李记布庄问问去。”
这位夫人说出了在场诸位夫人小姐的心思。
而众人自又将孙子的孝心,和老祖宗的好运吹捧了一番。
提到绣娘,姜以安想起今日阮青妩派人送上门的新鲜糕点。
便提议道:“老祖宗,这位绣娘不仅刺绣的艺非凡,吃食更是一绝呢。”
“哦?”
老夫人半信半疑,“那我可得见识见识,看看你是不是又说大话了。”
姜以安当即命人将糕点送进来。
亲自取了几种样式的小糕点,放在精美的瓷盘,端到老祖宗的面前。
“老祖宗您先尝尝这个,孙子保证它独特又美味。”
姜老夫人也不推拒,乐呵呵地接过小勺子慢慢挖了一点放入口。
绵软奶香的味道在味蕾上起舞。
人老了,牙口不太好,这糕点吃起来就轻松舒适。
老夫人眯眯眼,未作评价,接着又尝了下一个。
奶香浓郁的室内。
众人看着老太太一口接一口,没一会儿便将那个小点心都吃完了。
这下哪还用评价?
大伙儿都知道,这糕点定是美味非常。
“老祖宗,糕糕好吃吧?”小孙子姜以奇仰头看着。
见老祖宗吃完了盘里的糕点,努力地咽了咽口水。
上次他去找哥哥玩时,就看到他带回来一盒糕点说是试吃。
等他到时,糕点就剩下了一个。
那滋味,他现在还记得哩!
没想到今日也有这些糕点,好想尝尝哦。
可惜不能主动和老祖宗要。
看着小孙子渴望的大眼睛,满满都在诉说着“想吃”!
姜老夫人看着空空的盘子,难得有了丝不好意思。
老了老了,竟还和孩子抢吃食。
她摸了摸小孙子的发髻,和蔼地道:“这糕点甜美香醇,倒是不同于咱往日吃过的,很是独特。”
“大家也都尝尝吧。”说着便让丫鬟给众人分了。
在座的夫人们,一人一个小小的糕点。
两口便尝完,那滋味真真是回味无穷,还想再来一个!
盏碟里的没了,众人便都看向桌子央的大蛋糕。
蛋糕白白的奶油上装点着时令水果,其间还写着飘逸的“福寿绵延”贺词。
小口小口细品着里分到的小蛋糕,只觉得新奇又美味极了!
众人不由都对它们起了兴致。
“大少爷,不知这铺子在哪?”
“回头我家老爷生辰,我也给他买上一个尝尝鲜。”
姜以安想起李凤溪所说的,便回道:“阮娘子准备在朱雀街上,新开家糕点铺子。”
“但是现下还未正式开张呢,连店铺名字都还没定下呢。”
“我也是定下那屏风时,才有幸得阮娘子相赠。”
众夫人有些遗憾的同时,也觉着这不算啥事儿。
反正好饭不怕晚嘛!
只要知道了这铺子在哪,再等些时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