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姐回来了_风和街44号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飞姐回来了(1 / 1)

飞姐原名俞菲菲,籍贯沈阳,青岛长大。鉴于她爸是沈阳人,她妈是沈阳人,所以,虽然她青岛出生青岛长大,但那一嘴标准的东北普通话再配上刻在dna里的幽默,飞姐绝对是正宗东北人。

飞姐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我们这专业,虽然比桥梁隧道什么的好点,但男女比例也是严重失调的。一个班25人,男女比例22:3,三个女孩子,个个都是香饽饽。

飞姐的美并不是因为数量奇缺后才产生的相对论美,她是谁看一眼都服气的那种美,也许是海边水土养人,她并没有我们东北美女那种浑厚的体型,反而多了些江南美女的温婉,6厘米的高跟鞋配上172的身高,看着就是一电影明星嘛,长得像谁呢?对,就是赵又廷的太太,高圆圆。但飞姐永远大波浪、红嘴唇子,我这词汇库里描绘口红颜色的储备量基本为零,口红会做,我们专业老本行啊,但色号就呵呵哒了,反正都是红色的,啥号都好看。飞姐有点烟熏嗓,声线像那姐,那英。“就这样被你征服,切断了所有退路……”但这种美女,被征服的也不仅仅是我们22个傻小子。

要说谁没心动那肯定是性取向不一样。刚入学那会儿,左邻右里的寝室兄弟们嘴上不说,实际行动却很一致,上课分布基本以飞姐为圆心画圆,下课假装擦身而过,飞姐打饭路过篮球场,齐刷刷化身流川枫。这群傻小子哪知道飞姐幼儿园开始就被追,他们的小伎俩哪能入飞姐的眼。

为啥这么仙气十足的大美女,我们班全体同学都齐刷刷,恭恭敬敬的叫飞姐,这里面有个故事。

事情发生在元旦聚餐那天。我们专业一共两个班,加起来不到50人,7个女生,被我们戏称七仙女。在学校前门的万客来大酒店摆了五桌,说是大酒楼,也就十几台桌,跟我们东北三县城市的场面比都不要小太多。不过大学门口的饭店,只要不是难吃到离谱,生意都不会太差。我们去的时候其他桌都满了,很明显也早就被预定了。

大学生聚餐,很容易看出专业,女多男少的不是外语学院的就是会计专业的,至于人高马大一定是体育学院的没跑。

跟所有的烂俗故事一样,酒过三巡,飞姐姗姗来迟,一如既往的大波浪卷,大红嘴唇子,脚踩一双金色高跟鞋风火轮一样跑到女生那桌,一边抱歉一边解释。能和飞姐搭讪的机会不多,这种年会性质的聚餐掐指一算也不过四次,每个人都不愿意错过,在有了第一个猛人沈公子敬酒后,气氛开始变得活跃,随后我们一班和二班一共二十几个人陆陆续续的找飞姐喝酒,飞姐开始推脱的厉害,但几杯啤酒下肚,小脸儿红了起来,笑容逐渐变多,再来也就来者不拒了,推杯换盏,声音也越来越大,然后我们发现她居然会划拳,并且是高手。酒过三巡,外语学院的几桌早就撤了,就剩我们七八桌还在喝,满地啤酒瓶子,还有几瓶大只可乐,盖子没盖东倒西歪的洒了一地,这些南方孩子领教了飞姐拳法后正准备收摊儿走人,走过来位一米九几的肌肉男,飞姐已有些醉意,好声好气说:改天吧。帅哥说:那不如留个联系方式,飞姐脸色微变说:不方便。这哥们儿有点下不来台了,唧唧歪歪的说:那美女你叫什么,哪个学院的总可以说吧,我看形势不对往前凑了凑,瞄着哪把椅子顺手,等下真要抄家伙也不至于太被动,高中时候练出来的功夫,我读高中那几年特乱,基本每年打架都有伤亡,后来听表弟说,他们上学放学已经有警车在校外巡逻了,我们那届是被封神的一届。

话扯回来,飞姐呲笑了一声,重新坐了下来,扫了一圈桌子,把小半瓶啤酒倒到自己杯子里,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完,又夹了两粒花生米,放下筷子,拿起啤酒瓶子啪唧沿着桌沿儿劈下去,手里攥着半截儿酒瓶子,清冷的问:还想知道吗?

我们几十号人也都站起来了,他们大概三十来人,我们四十来人,但战斗力对比悬殊。我一手抓紧椅子靠背,右脚后移,准备擒贼先擒王,这一椅子抡下去,照后背使劲儿,倍儿疼还看不见伤,江湖经验。

空气凝固在这儿,几秒钟后,哥们儿也呲一声笑了,说:我记住你了。

一场危机就这么在短短几分钟发生又解除了,好像啥也没发生,但飞姐的名号就此打响,江湖地位就此立住了。

这哥们儿叫李晓峰,我怎么知道?情商这么高的体育男神,跟飞姐谈一场大学毕业就分手的恋爱。后来有次一起喝酒,我就问她:你爱过他吗?她呲的一笑:也就那么回事儿吧。我就明白了:那个他伤你很深吧?飞姐少有的没说话,只是愣楞的眯了眯眼睛,烟灰都掉了,她也久久没回神。

大三以后谈恋爱的、考研的、考公务员的、找工作的都各忙各。飞姐也很忙,上课见到常常眼眶发青,大大的眼袋,一脸疲惫。缺课更是常有的事。流言蜚语肯定有,不过谁又在乎呢?毕竟老李都不在乎。

飞姐从大一下学期就开始做平面模特,因为长相出众,性格豪爽,所以社会关系及其复杂,我跟她关系虽好,但很少问这些。后来才知道飞姐搞了个淘宝店,08年哪会儿,淘宝店还不像现在普及,那一波搞电商的真是感谢马云爸爸的。飞姐穿搭品味极好,社会关系也广,她穿什么衣服拍照到淘宝上都卖得很好,这大概就是第一批网红了。

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到大学毕业已经买车买房了。毕业后开了个公司,顶峰时期库房就1000多个平方,可见这女子战斗力十分惊人。

2016年以后服装生意就不怎么好做了,竞争力变大,利润降低,飞姐也觉得这么多年拼得太狠想放放假,我当时以为她就是随口说说,结果2017刚跨完年她就飞英国学设计去了,说是在伦敦乡下,具体在哪儿给我说了几遍都没记住。

30来岁单身女性出国不那么容易,有非法移民倾向,我当时也以为她是奔这去的呢,毕竟原始积累也完成了,剩下这点人生大事儿,生个混血儿挽个帅哥老外在家相夫教子也是美事一件。

可她那熟悉的烟熏嗓信息就在我手里还冒着热乎气呢:给哪儿呢,你姐回来了,约饭,约饭,吃啥你自己看着办……

什么情况这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