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傅城轴放下手中正把玩的棋子,“宴席再热闹也逃不过无趣,否则你也不会出来。”
见他如此,羡晚不禁来了兴趣,想要惹他一惹,羡晚点点头“确实看不惯,可你为何总是一副严肃至极的表情,你可是不喜欢我进宫来?”
傅城轴听到羡晚突如其来的发问,不禁一怔,瞬间回神道,“不是,我只是天性冷淡些,没有不喜你的意思。”他生性冷淡,从小也只有偶尔入宫的于羡川算得上是他唯一的玩伴。
羡晚听到傅城轴的回答不禁咧牙一笑,“那我便当你是喜欢我了,皇姑父方才也允了我可时常进宫来陪着姑姑,以后你便可多了我怕这个玩伴,你可得好好保护我。”那时,果真是……童言无忌呀。
饶是再沉默话少的人,也不过是个总角之年的孩童,听了羡晚这‘就当你是喜欢我了’这话,也不禁让红晕爬上了耳梢,总归是孩童,总是期待能多个人陪着些自己。
这四角高墙,除了能说上话的于羡川将他当做玩伴,便再无其他。虽说庆贵妃生性善良,待城轴亦是极好的,但总归只是养母,如何也少了分母子间该有的热络和血肉之情。
多年后再忆起这夜时,羡晚已然不记得傅城轴说了什么,只记得那晚微风荡漾,惹起过羡晚额间的碎发,那支簪在发髻处的海棠随风摇曳,浮于半空正飘然下落之时,是面前的赤衣少年,伸出手来缓缓接住,置于手心……
凤仪宫
愿丹端着参汤进殿的时候,皇后正给自己取下繁重不已的头饰,愿丹把参汤放在一边,也空下手为皇后取下朱钗,“娘娘,奴婢熬好了参汤,待娘娘取下发冠,便趁热喝了吧。”
皇后这才放下举起来许久的手,失了神的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愿丹,你说本宫是不是当真无用?今个儿是中秋家宴,皇上本是该按着习俗规矩到本宫这儿来就寝的,可他还是随口一个理由,便歇去了贵妃那儿。”
愿丹的手顿了一瞬,又继续手上的功夫,“娘娘,您别多想,约莫是皇上心疼你这头疼的毛病,不愿扰了您,才歇去贵妃那儿的。”
皇后摇摇头,良久才道,“愿丹,你也不必哄着本宫的,你都明白的心思,本宫又怎会不知?”终于卸下繁杂朱钗的皇后,走到了坐榻上,端起尚且热乎的参汤,抿了一口,当真是苦。
“晚宴上你也看到了,庆贵妃求的恩典,怕是你,也知道她在想些什么,本宫承认庆贵妃是真的疼爱她的侄女和三皇子,但是另一层心思,羡晚带进宫来与城轴日夜相伴,少不了有些感情。”
“虽说如今护国大将军年岁已至不宜出征,但听闻大将军的嫡子甚是奇才,传得其父的一身武功,自个儿也上进,实是不可小觑,这以后大将军的位置,没了意外,边一定是那于羡川坐下。”
“如今太子之位尚是空着,若将来三皇子真的被封太子,那么太子妃会是谁?左不过会是感情深厚且有将军府家世的于羡晚,退一万步说,即使两个孩子真的没有生出感情,也不会折少一兵一卒,左不过将来再求个恩典封了郡主养在贵妃膝下,贵妃……确实好心思。”
愿丹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好拿出嫡长子来安慰主子,“娘娘,三皇子哪儿就这么容易被封为太子呀,咱们嫡长子如此优秀,何时轮得到那没有生母的三皇子?”一边说一边为皇后按摩着穴位。
皇后轻叹一口气,“我如今……便也只能依靠城恪了,城恪当真是本宫的一切了,皇上如此宠爱贵妃,太子之位落在谁身上,还未可知,能坐上太子之位自然好,若是不能,本宫亦希望他能岁岁无忧呀。”
------题外话------
hi~
这里是知意的古言长篇《羡华年》
也是作者写在前面的话
小说从大体到细节
都是作者呕心沥血出来的产物
也可以在这里说一说
《羡华年》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给羡晚和城轴一个应有的结局
不会断更!
如果大家有更多的想法也可以告诉知意
是好是坏作者照单全收虚心接受且改正
用心诠释出一个完整的作品
谢谢大家
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