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拈花宫”的修建工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当时的北周,财力相对薄弱,较少在宫殿的建筑之上,花太多钱。
但木颉丽的到来,让玉文邕愿意花费财力物力,以表达他的心意…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北周后宫的确需要一个佛堂,来满足宫中信佛之人的信仰需求。
但宫殿修到一半,让玉文邕犯了难,原来单凭自己省下的一年花销,应对一个宫殿,不算是件大难事,但是对于佛堂,就远没有这么简单了,姚太妃与母亲的捐助竟也难抵这笔开支。
“皇帝,左皇后求见!”
正在玉文邕一筹莫展之时,春泉公公走了进来。
玉文邕抬起头来,说道:“请她进来。”
不多时,就见阿史那明月带着几个侍从姗姗而入。
“拜见皇帝!”众人齐齐行礼。
“免礼!”玉文邕微笑道。
阿史那明月从侍从手上拿过一个珠宝箱,捧到玉文邕面前。
“皇帝,妾身知道你遇到了难处,特来将这些珠宝送给皇帝,以备急需!”阿史那明月面带笑意,淡然说道。
玉文邕怔了一怔,感激之余,有些突然。
“这…如何使得…”玉文邕有些尴尬,自己修建“拈花宫”,主要意图是为了木颉丽,而阿史那明月却拿出自己珍藏之宝,献给自己,这难免让他心生愧疚。
阿史那明月却极度坦然,说道:“皇帝,毋须多虑,只管收下妾身的心意,以成全皇帝的心意!”
玉文邕不知此话何意,只是呆呆地看着她。
阿史那明月对侍从们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退下,以便她与皇帝自在说话。
侍从们便躬身而退。
春泉公公犹豫片刻,便也笑道:“奴婢也告退了!”
玉文邕点点头,看着众人离开。
“皇后说…成全朕的心意,是指什么?”
阿史那明月看了看皇帝,笑了笑,脸上尽是豁达之情。
“皇帝,妾身知晓皇帝与颉丽姑娘的情义,你与她分散多年,难得重逢,自然想要给她世上最好的东西,如今拈花宫修到一半,若因为钱财不够,难抵开支,岂不是耽误了工期进程?颉丽妹妹,便又要长留在清凉宫了!所以妾身挑了些最值钱的珠宝首饰,应该能替皇帝一解燃眉之急了!”
玉文邕心中有些惶然,难道左皇后知道,清凉宫的李娥姿是木颉丽假扮的?
“皇后…这拈花宫…和木颉丽无干啊,朕是想…想赐给李娥姿的,终究太后亲封她为仁妃…朕…朕也不好亏待她…违抗太后的意愿…”
阿史那明月掩嘴笑道:“皇帝,若真是将拈花宫赐给李娥姿,那妾身也不后悔,甘愿献出这箱珠宝,只当是为了佛堂尽一片心意,为妾身积一身善德!更何况,妾身知道清凉宫的女子,究竟是谁,皇帝不肯承认,自然是有你的顾虑,妾身也不好追问到底,只是皇帝请放心,妾身不会向任何人提及此事!”
玉文邕不知该说什么才好,阿史那明月是突厥公主,若说自己没有对她设防,那是假话,所以,自她入到大周后宫,若论与她的情义,尚不及皇帝与阎素素的感情深厚,可如今,她却处处为皇帝着想,毫无怨意,这不禁让玉文邕越觉亏欠起来。
“皇后,你知道清凉宫的女子是木颉丽?”
阿史那明月点了点头,说道:“知道又有何妨?皇帝还是信不过妾身吗?过去这么久,可有别人从妾身这里听了去?”
玉文邕摇摇头,感动不已,不自禁地握住了她的双手。
“皇后,既是如此,你不怪朕吗?朕与她情深,对皇后以及整个后宫多有疏忽,皇后不仅不责怪,反而还有意成全,这让朕情何以堪?”
“入乡随俗,妾身心中了然!妾身来到中原已是多年,深知中原之人崇儒尚德,为妻者,当以夫君喜悲为首要之事,你如此依恋颉丽妹妹,妾身自当成全自己的夫君,亦堪称妇德!”
阿史那明月侃侃而谈,说得头头是道。
玉文邕连连点头,百感交集,心中暖流涌动。
“皇后如此通情豁达,堪当朕之贤妻,后宫楷模!你有心成全,朕感激不已,只是,颉丽终究要回到齐国,回到她自己的夫君身旁,岂不是辜负了你的一片深情厚意?”
“妾身的确喜欢颉丽妹妹,温柔似水,善解人意,若能长留我大周,必与妾身结成知心姐妹,若不能留,妾身的确会深感惋惜,诸多不舍,但不论怎样,又怎能比得上皇帝对她矢志不渝的爱意?她若归齐,辜负的,恐怕只是皇帝的一片痴情吧!”
玉文邕眉头紧锁,左皇后说的,便是他所割舍不下的。
“终究躲不过这一天,朕早准备好了,并不敢强求!如今只求,与颉丽相处的日子,过一天算一天,多一天是一天!”
“皇帝难道就不想让颉丽妹妹一直留在身边吗?”
阿史那明月盯着玉文邕,眼神中透出一丝捉摸不定的光芒,是期待,是鼓励?
玉文邕摇摇头,报以长叹。
“想,朕一直都想,可是有什么用?最终还不是妄想?”
阿史那明月摇摇头,目光变得坚定起来。
“若皇帝一统中原,将齐国纳入大周版图,不就可以将颉丽妹妹,光明正大的迎娶入宫了吗?”
玉文邕看着面前这个突厥公主,又欣慰又敬佩,或许相对于中原人来说,她有着突厥人的直爽与豪迈之情,是以比普通人更显宽宏大度。
“一统中原,是先祖的夙愿,自然也是朕毕生的愿望,只是我大周与齐国差距甚远,不论国力,还是兵力,都不及齐国,是以出师攻齐,总是屡战屡败,无功而返,只待来日,天地人和之时,方可胜券在握,达成所愿啊!”
阿史那明月点点头,笑道:“齐国天子昏庸无比,天下皆知,颉丽妹妹委身于这样一个夫君,他日必有忧患,还不如早日回到皇帝身边,既得皇帝恩宠,又可使皇帝心神俱宁,安心于国事!妾身已是皇帝之妻,当为夫君分忧,若皇帝决定攻齐之时,妾身必定会给父汗修书一封,恳请他出兵相助!”
“皇后心意,令朕倍感欣慰,两宫皇后,皆为贤内,此乃天之恩赐,朕之福分,朕为一国天子,得妻如此,此生足矣!”
玉文邕感慨万千,感谢之情流于言表。
阿史那明月摇摇头,似笑非笑地说道:“皇帝怎可拿妾身与右皇后相比,妾身可不堪与贼人为伍!”
玉文邕怔了一怔,忙道:“阎皇后与你实乃豪放侠义之人,假以时日,皇后必知朕的心思,也必知她的心意!”
阿史那明月不以为然,说道:“后宫宫人的是是非非,妾身自有定数,今日只说颉丽妹妹,不说无干人等!”
玉文邕点点头,勉强笑道:“好,好,不说他人!”
阿史那明月看看四周,笑道:“该说的,妾身早说完了,但留下这箱珠宝由皇帝支配,就此拜别皇帝,愿皇帝保重龙体,劳逸有度!”
玉文邕说道:“好,如此朕便收下了,谢皇后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