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刊载旅途稻香楼_仙剑之情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刊载旅途稻香楼(1 / 1)

其实,对田行廉来说,所谓的求仙慕道,充其量也只是他认识清河还能去善缘处的理由而已,这些个理由显得有些冠冕堂皇。学将期满有考核拿得分,田行廉已到了长身体的时候,食量大增,饶是他家中辛勤劳作,田氏夫妇省了又省,却仍是支持不起。

并且,田行廉在饶州城内,并无落脚之处,每天还得赶长路才能回到郊外家中。虽然一双腿脚因此锻炼得强健无比,但对于这么一个少年郎来说,天长日久下来,还真不是个简单的事儿。

谋定而后动,如果他能混到善缘处,那至少有个落脚地方。可难言之处颇多,虽然行廉和清河道长混得很熟,偶尔也可在这“罗浮山上清宫饶州善缘处”打尖;但在这善缘处,并不仅仅只有清河道长一人,在清河手下,还有两位小道士,净尘和净明。这俩小道士,在善缘处打理的事情颇多,并且对行廉没什么好脸色。

也许,他俩厌烦行廉的借住,又或者畏惧清河滴威严。总之这俩道士修为低下,早先能够加入上清宫这誉满天下的清修道门,俱是费了一番心力。在饶州之前,这俩道士尽皆盼着能学几手道术,从上清宫归乡,荣耀故里。不曾想,竟被远远的打发到饶州来干杂活,对这两个虔心慕道之人来说,来这与充军发配无异。更倒霉的是,这俩道士请人捎给家里的书信都不太好写,正是一肚子怨言。

如上种种,虽然道家讲究清净无为,但这俩道士积着这么些肚子晦气,便免不了你来我往的切磋一道,用的是闲下来的许些业余时间。平时,净尘和净明,对那个揩油的俗家小友田行廉,都没啥好脸色。

经过这些年在私塾与市井间的历练,行廉已非当年那个山中懵懂少年,对那俩杂役道士的仙家道术向往居多,负面看法较少。心照不宣间,行廉找那清河的小事在这饶州各位长者看来,早已心知肚明:学业期满进大学堂深造。

谋划再三,这位小友田行廉将来若能与上清宫结下善缘,赶在清河道长回山之前拜其为师,早一天成为净字辈中一员,就可早一天名正言顺的在这饶州善缘处按部就班的进修功课。铜板两枚,徒弟一位,不能白吃白喝白住!

和净尘净明看法迥然不同的是,在行廉这小小少年的眼中,他们这些善缘处的道士们,实在是犹如清水湾中滴锦鲫,不但要远观,多加欣赏,还要处心积虑的抓来下酒。这些道士们,不虞衣料食物之缺,不虞雨淋日晒之苦,整日间清谈闲扯。平日里,这些道士们,接待接待慕道之人,再收点捐赠就能清修开练了。最多的,也只不过是拐过几个街角,采买些材薪笔墨——这样的轻松活儿,还要三个人轮着班来做,实在太悠闲了!

相比于行廉做过的那一份又数份兼职,去那善缘处实在是位列于天之巅!还是回到地下来,看那俩个小道士整日里都皱着愁眉苦着脸,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每天回家赶那段长路的途中,行廉心中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饶是他去了这善缘处,一招点苍蔻岸,立马手到擒来。那俩小道士就如迎接清河一样点头哈腰的把他邀请进善缘。

其实,也难怪行廉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在这个世道上,不少的人群都正处于一个颇为困苦、但道教却能大行其术的年代。

时值天下甫定。不少的人才刚经历过长年的割据势力,又遇战乱征伐,华夏大地上异人剧减。无论是中下层士族,还是更底层的平户,都对前朝那不保旦夕的日子心有余悸。百废待兴,今凿天下俱是人心思定;上至皇亲贵胄,下至黎苦百姓,都厌倦了战争的枭弃,开始整治长年战乱带来的萧条。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大潮中,不需武力征伐、力倡清净无为的道教,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越越而起于各门派教之势。如能勤修苦练,脱颖而出,又可自成一家。

时值此气象万千之际,举国上下俱慕道家。在各地不仅有错落别致的道观门庭,还有许多行走在俗间山野的文人武夫。这许多人,大都以精研道家典籍为之风尚为之浪潮。

先看后话,在那些文人武夫当中,有不少的奇闻异事,还有不少的潜修者其修为一高再高简称:道学家。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中,那些个道家玄学清谈之风,出乎想象的盛囂。如果把这些道家玄学搬到桌面上来炒鱿鱼,可称之为烫火锅。这些个“清澈”、“清言”、“清议”、“清辩”细加探讨再并称,为之有云“道家三玄”的“易、庄、经”。

时下热销的文档选集在古代大都为清谈的钟点选题。精通“三玄”的异人,不仅在辩答中才思敏捷,智勇无双,而甚有著书立传者,其术方修,当今众人皆称为:玄学家。

如果无计可施,那么田行廉对那些个“玄学家”的称谓也会肃然起敬,但对那些来之不易的道号却不甚了之。这类有关道家玄学的清谈,经常通宵进行却不可取,即所谓的“微言达旦”。

道行低末不予清淡也。漫步佳作,只见好些文人耽溺清辩,已到废寝忘食这一步。有所谓云“左右进餐,冷而复暖者数四”;林林总总,道号数少者,有。为了在清谈中嘉羿制胜,竟彻夜苦读,但彻莫寻思那累垮至累病者即可。

话说那季先生,也算是当地田园中的能人,在这全国性的道学大潮当中,自然不会免俗,每当兴之所至,他就会在授课之余大谈玄学。

塾课期间,以行廉当前的学究和才能,对其师尊兴致勃勃谈论的玄学充满了兴趣。只见他安坐在座位上静静的看着季先生那随手写出来的字体,就跟着在座位上桌子前本子边写了出来:口型对号,念读音,洗耳恭听。

塾课小结,课间十分。行廉他就会焦虑着能不能赶得上稻香楼的短工,担心着去迟了又要被那胖帐房揍骂。若是如此,少不了被那铁公鸡棠掌柜借机扣掉不多的工钱。

课间十分,在这行廉的行文中,诸多杂念纷至沓来,恰似那白云过隙,只不过就是没一样和讲堂上的主题有关。

塾课既定,打邦声停。季先生在台上舌粲莲花、玄之又玄,他的弟子田行廉,则在原来的位置上正襟危坐、言归正传。

在季先生授课期间,偶尔有一两个不是那么枯燥的故事,无意间被行廉记了下来。有次季先生提到,饶州城东的卫氏之子况嘉,体弱而好谈玄,遇到前来约战的渭水的谢鲲,当天辩论通宵未停歇,那一个卫之子被远道而来的谢鲲驳得口吐白沫、旧疾发作急呼要归隐山林。

那次师尊讲此事有一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愤慨之情,小行廉心中万分惕意。遂决定结业后争取混入那清河道长的善缘处,以后慎言行微,不再与清河闲谈嘻闹。

当今道教横行,官令同仰,那些个加入道教的人才随之大增。既有香火也有禁令,常遇能人异客前来凑趣。

于是乎,数十年间参差不齐,其佼佼者已自那许些道家门派崛起于江湖。例如极光、全先、无始、元初、归一、轮空,派别是一个比一个乌,一个比一个玄。只不过,在这许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道教门派当中,真正能号满天下枝繁叶茂的,还得数那历史悠久、根深蒂固的三大道教宗门:

委羽山的妙华门,罗浮山的上清宫,鹤鸣山的天师宗。

妙华门多女道人;上清宫推崇『上清』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玉皇』二经;天师宗又称为“天师派”、“五斗米教”。据传这天师宗为张道陵张天师所创,在三大道宗中约徒最广,声势最盛。

与妙华门走女子路线、天师宗走群众路线不同。上清宫作为三大宗派之一,择徒审演。其宗内修持的『玉皇经』、『上清经』等道家经典乃是镇宗古经。源于对道教三清祖师的崇敬,其宗派山门铁牌:上清。

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树,这一块牌匾在当今赢得了士大夫的青睐,划良田达千顷由皇家分拨而至。清河道长旧居罗浮山,方圆五百里。这罗浮周边群山峻岭,诺大的山场,也被当朝贵胃封做了上清宫的宗内私产。与上清宫其平的天师宗,虽在穷苦百姓中声威浩荡,但却并不为皇家贵胃所喜。

其实要仔细追根溯源娓娓道来,这上清宫与那天师宗,还颇有些渊源。据说当年两宗原是一家,但宗内所修经书不同,对宗门的理念就也有所不同。罗浮山中,上清宫内,争执大起。在那一个时代有张道陵的后人、第四代天师张卿,绝将宗门迁往鹤鸣山内寻原址,号称“天师宗”。同时代,那些把守上清的霄枫,将剩余下来的宗内人员重新编排了一道,长年苦修,精研阵道,但这一大宗门的气数早已不复从前。

相对于大多数穷苦百姓来说,如今的上清宫,无疑象征着丰衣足食的粮仓。如果有谁能和上清宫扯上关系,那就是一世无忧了。一辈子不用挨饿,这在大多数贫苦百姓的观念里,可是了不得的事情——到不了,那就是只能在梦里睡觉才可能再梦见的美事!

还在那行廉是个懵懂孩童的时候,不到七岁,就认识到生活的艰难;懂事后,他更要自谋衣路。经常为衣食奔波的小行廉,把眼睛盯在这个“上清宫饶州善缘处”,实在是再自然不过了。

但不幸的是,上清宫因其清修高就,道行深重的大拿不多。其宗对择徒一事,管理甚严。同时,那些修为低末的宗内弟子,修为缓慢,不需进修道术,更不需注重繁多的礼节。遂有清河饬令门下严加排查的开篇,量那田行廉也不甚懵懂。在那几年间,对话不多,内容更少、形式直转而下。只不过如今的饶州善缘处在清河的细心打理下,井井有条。

经过这些年的磨练,行廉仍然潜心听塾课,身轻如燕。还有那许些不同之处,就是他对道长清河的通达干练略有耳闻。

话说这会,田行廉做完平常例行摘要的功课。就走到那隔了两条街的稻香楼内做起了短工。因道途不短,还能多拐一个弯,按顺路的来。他就这么走去做起了另外一项招揽生意的闲差:在这条路上的东门街角那块,偷瞄两眼关记杂货铺店长的女儿关小梅。

这举动倒也不怪行廉早熟。那时人们普遍早安家,像田行廉这样十四五岁的光景少年,就算回家带娃的也不是没有,只是行廉家贫,他无力迎娶而已。到了他那年纪,已有对女子朦朦胧胧的好感。这关小梅,便是他心目中的美妙女子了。在他眼中,关小梅皮肤好,眼睛也水灵,怎么看怎么好看,无怪乎、巡场点,她就是方圆两条街道上和行廉的年龄段相仿的一位异性,当之无愧的第一美人!

其实,若要较起真来,那关小梅也就是典型的市井儿女,长得只是青春活泛,实在当不得美人一语。但这不还在长身体,对于情窦初开的行廉来说,在他心目中,心仪的少女便是最美的。

也许,过了几十年后再回头想想,回忆起当年自己对某个少女的痴迷,就会觉得不可思议。只是,那已经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经过关记杂货铺时,行廉倒没有忘记清河的嘱托。田行廉进店后,询问起檀香的有无,还可明目张胆的多看那关小梅几眼。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