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辞死了,是个横死鬼。
时光追溯到四百多年前,在中原和西域的接壤之地,有一小国,名为南泽国。
南泽国有一个极度富饶的城,叫做上城。
上城有一富户应员外,应员外老来得子,在五十四那年得了一子,取名应辞。
应辞这人,怎么说呢,从出生到死都为人津津乐道。
应辞出生就不会哭。
根据上城习俗,满月之时便会给婴儿起名赐字。
上城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多是一妻一夫制,各家的妻妾少,孩子自然就少。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平安长大,这里几百年前就开始在满月实施成年礼,为的也是祈福上天不让孩子轻易夭折。
应员外就这一个独子,本来是想要叫什么光宗耀祖之类的名字,无奈自家夫人抱着孩子死活不要这么俗气的名字。
夫妻俩商量了许久,起名辞,希望自己儿子善言辞。
赋字,随安。
巧言善辞,随遇而安。
满月酒大办。
应家在府外长街摆了三十桌流水席,据路过的百姓回忆:“应家大公子的满月宴才是真的十里长街啊。”
可是,满月宴的最后一天,却发生了一件意外。
上城的满月宴,有一件传统,那就是收集百家布,制百家衣。
百家布不是百家,越多越好,前来吃宴席的人都带了一块方方正正的小布。
满月宴的晚上,要八个八十岁老妪将这百家布缝成一件百家衣,小童穿着此百家衣去百家收集百家米,满月宴才算正式结束。
而这意外正发生在这百家衣上。
当时应夫人抱着应辞正在人群中收集百家衣,收集布料的篮子跨在应夫人的胳膊上。
众人边将手里的方块布料放进竹篮边说着祝福语。
不知人群中谁提醒了一句:“谁放的黑色布料!”
百家衣是不能放黑色布料的,百家衣沾黑,是诅咒孩子早夭的寓意。
应家夫妇眉头皱起,这是什么人干的缺德事!
人群一下子炸开了锅,众人推推搡搡,你一言我一语。
满月宴草草了事。
应辞的满月宴也成了当时一大禁忌。
应员外花了大笔的金钱让府衙帮他找出是谁干的这件事。
但无奈当时的人太多,没有任何线索,只能贴了告示,悬赏举报者百金。
有一些人为了解决对家,就去衙门谎报线索,府衙处理了一批又一批,多是对家报仇,解决起来没完没了,满月宴的百家衣之事只能不了了之。
应辞说话机晚,三周岁时连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但大人说什么应辞都能明白,三字经,千字文到后来的论语,他虽然不能背,但是却能完整的写出来。
家人与他说话时他也会应答,但是能用一个字绝不说两个字。
嗯,好,行,哦,是,爹,娘。
这是应辞说的最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