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骸骨_天下陆沉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乞骸骨(1 / 1)

自有三省定例以来,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天下政出中书,策定门下可不是一句虚言。而尚书省名义上掌管着朝堂六部,司政务执行,虽名义上位高权重,但是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我朝惯例,六部长官都得以进“参政知事”、“参议行走”的名号,都是能进小朝议参议政事的存在。有个别“积威深重”的老尚书,甚至在都能扯着嗓子在小朝议地点明政堂喊的震天响。

所以,一应事务,都是由中书议政再交由门下省定策,这尚书令通常便是只有点头应许的份。因此常有人笑言“三省宰相,点头尚书”,一语就能道出尚书省的窘况。也正是如此,尚书省也多为皇帝依附,每每皇帝定议一出,尚书令总是最坚实的拥垒。对于老尚书杨傅此时出列,众人也不足为奇。

“陛下,臣有本要奏!”杨傅微躬着身子,几十年如一日伏案工作已经让这位老人家的腰杆子没那么硬朗了,而随着头发花白眼神也越来越难以见物,杨傅处理奏折文章也越来越困难起来。但是每天商朝前,杨傅依然还是会一丝不苟的梳理好自己的头发,用尽全力的挺直自己的腰杆,只是为了尽量的显得自己精神一些,让时光的痕迹在他这个老人的身上显得没有那么明显。

官家看着堂下这个显得有些老迈的老部下,显得有些犹疑,他在他这个老部下的身上嗅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气息。其实有关这些重大决定,他都会按照惯例提前一天与他的小朝廷里通过气的,会大致商议出一个章程才会在每旬一次这样的大朝会上走过过场。只不过这次的事情太大,牵扯太大,所以难免会生出很多波折。

只不过在昨天的小朝议里,杨傅就没怎么议政,散朝之时又是眉头紧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而此时又是第一个跳出来。赵玮敏锐的在这个老部下身上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思索的同时,赵玮就示意了身边的宦官,见状身边的宦官高声唱诺:“准奏!”

“臣虽久居京城,但是也常常听闻折颜部的威名,其部落族长拓跋焘有雄才伟略,一举吞并草原北部七部中的五部,大有一统草原之势。而近年来草原水草丰茂,其部有百万控弦之士,有虎狼之风。”说到此处,杨傅顿了顿,而场上的大多数人也已经嗅出来不一样的味道:“今陛下轻言用兵,臣愚钝,有三问陛下。“

说到此处,杨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言语腰杆渐渐挺直,言语也变得更加尖锐起来“第一问,问兵事。敢问陛下,可有百万用命之兵,可挡虎狼之师;可有知兵至将,敢为陛下做陷阵夺旗之举;可有知将之帅,敢为陛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谢温有些愕然,没想到一向是老好人的杨尚书的此刻变得如此尖锐,显得比年轻人还要年轻气盛。这第一问就直接问官家是否知兵,其关键就在可有士兵愿意“用命“一事,毕竟承平日久,马放南山武备荒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太平年间有多少人愿意把脑袋栓裤腰带上为陛下卖命。而另一关键,军中派系林立,陛下可有能压服重将之帅更是重中之重,不然只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罢了。

“天下万民,皆披朕泽;天下英才,尽在彀中“这话明显就是官家在敷衍杨尚书了,并没有正面给出答案,”吾观种老相公和种小相公,乃不世出所良将。“

一时间,朝堂之上窃窃私语骚乱不断。看来陛下对这次出征的主帅人选已早有属意,看来是种老相公无疑了。种家多年来为帝国镇守西北,战功赫赫,尤其种老相公德高望重,也算是一不错良选。听得此言,有些人已经开始在心中默默盘算起来了。

“种老相公,守成有足进取不足。“谢温在心底默默的想到,对于这个答案他还是有些犹疑的,在他看来这个人选好像不太符合陛下的一贯风格。

“第一问是问军事,敢问杨尚书第二问可是要问政事“门下省同知事寇准是个急脾气,此时早已经忍不住了,跳出来质问同僚。同时也打断大家会关于军事的过多讨论,毕竟此事太过敏感,实在不宜拿到大庭广众之下过多议论。而对于这位同僚,寇准也是有些埋怨,这老头什么时候犯浑不好,偏偏在这种时候跳出来挡枪眼。谁不知道我们这位陛下有开边意向很久了。真是越老越糊涂了!

“寇相公慧眼,臣第二问便是要问政事“杨傅不急不慢,接着说到”敢问陛下可有百万钱财粮草之巨,可供百万之军一年军饷供给;敢问陛下可有箫相公之良臣,进可转运粮草加赋应税,退可安民守土使陛下无后顾之忧;敢问陛下多年承平刀钝剑锈,陛下可有军备良马以供驱使。“

果然,杨傅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了。这些问题已经远远的超出尚书省的职权范围了,很多属于门下省、中书省所议之政了,而有些又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许多六部的具体所司之事,杨傅这是在问陛下可要设一三省首相了。可一言以决战时所有事情。

“陛下,臣参杨傅狂悖,目无君上。。。。。“

“陛下,杨傅越权议事,有不臣之举。。。。“

“陛下。。。。。。。“

一时之间,群情激愤,仿佛捅了马蜂窝一般,朝堂之上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今天,杨爱卿想问的这么多“官家发话了,朝堂之上也渐渐的安静起来了。”如今我也有一问,杨爱卿可愿做我托孤之臣。“

“臣不敢,臣惶恐“杨傅嘴上这么说着,但其言语神态却没有一点惶恐的意思:”臣乞骸骨!“

乞骸骨又是本朝的一大特色了,没到皇帝重臣被弹劾被猜忌被呵斥,总是要首先乞骸骨,表现出一副与我无关的态度以示清白,已经是宰相们的条件反射了。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问吧!“赵玮有些不耐烦了起来,对于第二个问题他依然没有给出一个正面的回答。

杨傅也不做过多纠缠,直接问出了第三个问题

“陛下可是要御驾亲征!“

一眼激起千层浪,哪怕是谢温这样素有静气的人也明显被吓得楞了一楞。众人一直都知道官家想开边,想立不世之功,但是没想到官家这么混不吝,想直接御驾亲征,要知道,官家不知兵啊!

“官家,不可啊!“

“官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官家,三思啊!“

此时的朝堂比刚才可热闹多了,像钱代慕这种墙头草就已经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上了。连谢温都坐不住了。

而此时朝堂已经跪了一地的人,青的紫的好不热闹。而始作俑者依然站在那儿,殿外的阳光穿过创几打在杨傅花白的鬓角上,杨傅不为所动,如同一尊蜡像一般静静的矗立在那儿,不动如山。

官家缓步走下来,神色正常,一双深沉的眼眸里看不出喜怒。看着官家慢慢走下来,众臣的声音也慢慢弱了下来。

官家慢慢的穿过大堂,就在杨傅的身边顿了顿,停下来:“杨爱卿,你让朕很是惊喜啊!”

说罢,官家便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大堂,之余打点之上缓缓传来官家的声音:

“杨爱卿年老体弱,不宜参政,乞骸骨,准!”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