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伍家老小与高子寒加另两位寒门子弟就到了星宿海道观,星尘子与镇元已做完早课,赶忙安排大家入住道观第一进的厢房中。
星尘子巴不得易安不把自己当外人,这道观就是为易安建的,易安越折腾,他约高兴。昨天来了一大堆书籍,今天来了一家人,后天要来一大帮人……
星尘子昨天就把“星宿书院”的招牌悬于山门之上。山门有了两块匾额,最高的一是星宿海匾额,下方是星宿书院。他对自做主张取得书院名十分满意。
易安回来见了也大赞,说每个读书人都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招生报名在老村长的主持下已完成。这是老村长要去的差事,不外乎显摆东溪流村出了贵人能人。
老村长青一色招的都是十一二岁左右的娃儿,男多女少,总计五十名。女娃基本是村里的。
女娃子可以在家看护弟弟妹妹,烧饭洗衣,父母基本不会让女娃来上学。只有本村的在老村长的威压下乖乖“就范”。
如今村办厂规模越来越大,滚雪球一般,把铜山镇的九村三寨都卷了进来。这些孩子的父母基本在村办厂上工。有手艺的收入可观。
于是十三四岁以上的都在跟着父辈猛学手艺,自以为眼光高的父辈是不会放他们来学堂的。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四位请来的生员老师在熟悉着课本与黑板教学。对里面的一些知识惊奇不已,正废寝忘食的研究着。
伍凯之这字典兄,在易安的建议下增加拼音与部首索引,抛弃太深奥的文词,尽量白话,做基本释义。另三人也加入,以便快速成书。
易安还让他们,等他们熟悉业务后,多多介绍有志献身教育事业的有为青年来做教员,千里岗的学校一建成需大量老师。
没有剪彩,没有锣鼓。
星宿书院位的六位年轻有为的老师统一着装,在山门处迎接新生到来。星尘子一改邋遢形象与镇元盛装道袍,仙风道骨的在一旁观礼。
五十位新生缺席五位,都是女娃。补上伍家的两位与清风明月刚好四十九人。大衍五十,遁去一,很符合规律。
每位进院的半大小子都从老师手里恭敬的接过一个“大礼包”。?里面有统一的校服两套,书籍、练习本、鹅毛笔、书包。
费半天劲换好衣帽,挎上书包,列成七乘七的方阵。
少数闲着没事的家长在一旁看着热闹。老村长就是其中一位,占着最好的位置道:“易安这娃就是不一样,整出的东西就是漂亮!”
一旁的人连胜声附和道:“那是,爵爷是文曲下凡,诗词歌赋样样第一!”
“错!易安第一的不是诗词歌赋,他说那些只是小道尔,我跟你说他最厉害是格物是科学懂吗?”老村长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
“啥事格物科学啊?”旁人好奇问道。
老村长煞有介事道:“格物就是研究天下往事万物的理,说多了你也不懂!你看我们村的这些厂子只是格物科学的九牛一毛,你看富了多少人!听说易安以后还要造天上飞的物件,人可以坐里面。
还要造千里传音的玩意,我做家里就可以和远在县里的人唠家常!”
旁人无不倒吸凉气道:“这不是仙家手段。”
老村长笑傲道:“那是,你看那道长对我家易安也是恭恭敬敬的,你说凭什么?说不定你家孩子都会参与其中,你家也是祖坟冒青烟了!嗯——肃静!易安要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话了!”
易安在台上整了整衣冠道:“相信大部分人来这学习不是为了升官而是为了发财!”
院子边的家长们一哄而笑。
“识字读书明理,先学会一技之长!有可靠的收入,衣食无忧,你们才可以研究天上的星星是怎么运转的?太阳为何是东升西落?为什么轮子是圆的而不是方的?这些高大上的问题!”
“说的真好!实在,不像那些就知道子曰子曰的强,至少我听明白了,”有人窃窃私语道。
“我对你们的要求是求是求实,万事要以事实说话,不讲空话大话。勤奋创新,书本上的不一定就是正确,要有自己的想法!孝敬父母长辈,讲卫生讲礼貌!
明天谁手指甲中还有污垢,谁头发里还有虱子谁就可以不用来了!好现在跟着前面的同学先去进教室。”易安
易泰做头兵,路纵队往二进院走。二进院后殿一个班,前殿一个班。一班班长暂时是易泰,二班是孟规。
伍凯之与高子寒的教学首秀开始,另两位旁听,易安也轮流在教室后听讲。
由于准备充分,除了开始因为紧张有些磕磕绊绊外,一切顺利。学生第一次上课,也有些拘束,除了一班的易泰二班的易康举手发言踊跃外,其余沉默+。
易康易泰迅速确立学霸老大的地位,特别是易泰才六岁半,那大一些孩子敬佩的目光让他高兴的像高傲的“小公鸡”!他确实是一只“小公鸡”。
接下来易安把两个班集中在一起上大课,所有老师包括星尘子镇元都来听课。
“呼吸是人的本能,谁都会,不能呼吸,就代表死亡。那么谁知道到我什么呼吸的是什么?吸进去什么?呼出什么?它们是怎么存在的?”易安上来就开始提问。
“是元炁!无形无质的存在!”明月在下面积极抢答道。
“很好,明月同学很会开动脑筋,回答的对,也不对?”易安表扬道。
明月先是高兴后是气鼓鼓的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