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明把手机放到裤子兜里,接过主持人手里的话筒,说:没有为什么。。。这还需要为什么吗?
男主持人被冯子明的反问噎住了,他以为冯子明刚才低头看手机,没有很理解这个问题,就提醒说:这位先生。。。
冯子明:我姓冯。
男主持人:冯先生,我们在讨论如何判断一个专家的水平。比如,你遇到一位茶文化的专家,你是如何判断对方水平的?
冯子明绕绕头,他似乎对这个问题本身感到费解,说:这好像就不是一个问题。
男主持人听了冯子明的回答,看了看其他几个人。
冯子明略微想了想,说:其实,我自己脑子里面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坐在一边的袁晨,发现冯子明和主持人的思路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袁晨提醒说:冯先生是站在接受者,或则说是消费者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
经过袁晨的提醒,冯子明补充说:对。。。对,我不会做饭,我去饭店吃饭,我可以感觉一盘菜好吃不好吃评价厨师的水平。
主持人有点理解冯子明的意思了,他点头表示同意,也通过点头鼓励冯子明继续说下去。
冯子说:“讲茶的专家也是这样,要是出来讲东西,就要让听众听明白,而且要和听众有关系的内容。如果老是说一些玄的,堆砌名词,那就别出来讲课了。
对了,刚才那位林老师讲的就很接地气,我感觉水平就不错。”
主持人:谢谢你的参与。
主持人回到王雪峰身边,继续对话。
王雪峰说:现在国内的专家有各种头衔,这些头衔呢。。。是各种机构颁发的,头衔太多,含金量就下降了。国外的茶叶机构对水平的确认还是比较谨慎的。以后,获得国际茶叶机构头衔的专家,会更加有说服力。
主持人:中国是茶叶大国,我们中国的专家拿外国机构的头衔。。。或者证书,这会不会有点。。。。。
主持人把话说了一半。
王雪峰说:当今世界,就是是一体化的,我们国家也和国际接轨了,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欧洲、非洲、美洲人们都在喝茶,比如土耳其,英国,俄国的人均茶叶消耗量比中国还多,。。。
主持人的思路被王雪峰的话带走了,他就剩下点头表示同意了。
王雪峰说:茶文化不仅仅的中国的,现在是世界性的,从茶行业来看,仅仅是中国的专家远远不够,还需要成为国际上认可的专家。
袁晨知道王雪峰要通过网络宣扬“国际级别的专家”这一理念,他要造势,通过宣传告诉武老师一类的专家,他们要落后了。
中国专家也需要国际机构的承认,这等于在贩卖新一轮的“焦虑”。
(https://.bqkan8./71237_71237892/690230908.html)
.bqkan8..bqka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