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来了!它们落下来了!”惊恐到了极点的导弹阵地美军,疯狂地大声喊叫着。撒开脚丫逃离导弹阵地,企图逃到安全地地方。
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怎么可能逃得了?
一名绝望的美军导弹操纵人员,双膝一软,跪倒在地上。痛苦地仰望夜空,嚎啕大哭。
三枚导弹,并不是全部对准了导弹阵地。
这三枚导弹经过改进。具有末端制导能力,一枚导弹在导弹阵地上空爆炸开来,另外两枚,则直扑多哈兵营,在它的上空爆炸。
那名跪倒的地上的士兵,刚刚哭泣了几声,猛然看到导弹并没有落在他们头上,而是在空中爆炸。他欢呼一声,一下从地上窜起来,头也不回,兔子般撒腿往外逃。
他不去想,为什么导弹没有落下来,却在头顶爆炸。
这样高难度的问题,不需要他去思考。他只要明白,至少在现在,他的首要任务是保命!保住了小命,才有闲余地时间去思考,哪怕想一辈子都没关系。但要是现在不趁机逃远一点,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去做思考这样艰巨的事情了。
他是幸运的,指挥官则是极度不幸。
看着刚才还在闪烁地雷达屏幕,变成一团漆黑,所有的电子元器件,都告失灵,他明白这三枚导弹是做什么用的了,但知道得晚了。
三枚电磁炸弹!
伊拉克人用三枚电磁炸弹,将他们的所有电子元件、导弹阵地、指挥中心、通讯中心全都给摧毁了!电子干扰装置也失灵了,那些还在奋力摆脱干扰的雷达、通讯操作员,再也不用为之烦恼了。因为,他们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操纵了。
那些还在尽力维修电脑地技术人员,也省心了。所有的电脑,不管中没中毒,此刻都平等了。
平等万岁!
怎么会这样,伊拉克人,哪里来的电磁炸弹?
如果他们能够研制出这样高尖端地武器,他们当初为什么不用?
苍天啊,大地啊,谁来告诉我答案!
答案是有的,但指挥官是再也等不到了。
遭受到电子炸弹攻击的多哈兵营,犹如失去所有防护的少女,只有敝开怀抱,接受一波又一波的导弹,将它刺穿!
第一批此四十七枚导弹,再入大气层,黑沉沉的大地上,腾起一个个火团。
夜空,如血色残阳。
第二批导弹,再入大气层,腾飞的火焰,直冲上千米的高空。
状似喷发的火山。
第三批导弹,再入大气层,大楼在哀鸣中纷纷垮塌,一百五十米的直接破坏范围内,没有物体能够挡住它的一击。
残肢剩体如大雨倾盆。
第四批导弹再入大气层,几波导弹攻击,波及的车辆房屋路上巡逻军人,像稻草一样被冲击波吹得四下纷飞。
弹药库的殉爆,让兵营再次陷入一波又一波的爆炸之中。幸存下来的人,如同置身地狱!
第二百三十三章美元风暴
上被称之为多哈大屠杀的惨剧,成为军事史上一段经为各个军事院校的教学重点。
有些军事学者毕生致力于研究该次战例,探索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撰写了大量的相关文章、书籍。多哈之战,为这些学者提供了又一条谋生之路。
间谍战、信息战、电子战与导弹密集攻击相结合,成为大多数国家,重点研究的项目。
多哈导弹攻击的战果是如此辉煌,以至于世界各国,不论是强国还是小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研制自己的战术地地导弹系统。
人们在发现高科技武器的强大威力同时,也因此而看到了它的脆弱性。
高科技武器精准打击的特性,让军队可以用相对更少(但也更昂贵)的武器,就达到或超过以前常规武器的战果。
可伊拉克采用的强力干扰,用自残的方式,来遏制美军的高科技武器,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效果。
眼睛被蒙上、耳朵被堵上,高科技武器的战场表现,并不比常规武器强多少。
而伊拉克灵活运用多种高科技产品,配合使用,却打了美军一个出奇不意,让自诩为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美国,尝到了惨败的滋味。
无数的文章指出,美国走入了一个误区。
他们在强调高科技的同时,却只顾埋头发展更精准的攻击手段,忽略了各种科技都有它自身地弱点。
当美国人疯狂追求更高要求的单一性能时。这种装备的弱点,就暴露得更加充分。
假如美国攻打的是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那这些装备的弱点,还可以被他们小心地隐藏起来。
可是,能够独立制造出飞毛腿导弹,并被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虎视眈眈的伊拉克,集中力量,针对美军的弱点。研发出了相应地反击手段。
傲慢自大的美军,想当然地以为伊拉克是砧板上的肉,可以任他们鱼肉。
但事实给了他们当头一击,美军用惨重的人员伤亡,物资损失,明白了一个道理:你打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打你!
这个简单的道理,直到美军在导弹攻击下哀鸣的时候。才明白过来。
所以,他们受到了惩罚!
这场攻击的损失,美军一直秘而不宣,多哈兵营被封锁,任何人、任何记者都不准进入。
美军中东司令部地新闻发布会,轻描淡写地向记者通报,多哈兵营遭到了萨达姆的导弹攻击,造成大量的建筑物毁损。但由于当时美军已经进入防空洞。所以实际伤亡并不大。
记者们都哄然大笑。
一个非永久性兵营,能有多少防空洞?
能够让五万数字化部队、三万多军事后勤人员全部都躲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