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_重生之科技巅峰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63章(2 / 2)

材料部门是仅次于制造部门的第二大研究机构。

他分成了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三个大项,每个大项下面。又细分了许多小组。像黑色金属、合金、陶瓷、玻璃、塑料、碳与石墨材料等等,十多个小组。

萧强当初觉得材料研究的耗资太大,在这方面走了一些弯路。然而材料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你的理论研究再出色,没有合适的材料,根本无法作出符合预期要求的产品来。结果寰宇公司在很多时候,只能向国内的研究单位求援,寻求材料配方。

此后,他开始加强了在材料研究上地投入。

特别是乌托邦计划,需要的材料都是从国际市场上购买不到的新型材料,这些材料国外都是对中国出口封锁地,他们想买也买不到。

等到寰宇公司率先研制出十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材料研究开始发挥大作用。

各种基础材料的物理研究,都有非常详尽的数据。材料研究更多的是通过无数的试验,以寻找最佳配方,或是将多种材料融合,制造出合乎要求地新材料。

超级计算机加快了这个实验的进程。

萧强通过奥斯丁,秘密调运过来的数十台超级计算机,让材料研究走上了正轨。这也间接使得其他研究部门大大受益,一个个能够满足他们基本要求地新材料、新配方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材料选择范围。

但真正让乌托邦计划冲上快车道的,还是光电混合超级计算机的到来。

在所有研究部门中,材料部门对于新超级计算机的到来,举双手双脚欢迎。

他们已经在十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中,尝到了甜头,新成果层出不穷地出现,他们怎么可能,不热烈欢迎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安装到位?

疯狂的材料部门,进行了一系列被其他部门笑称为“大跃进”的大规模试验。

各个小组,都利用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先后输入不同的变量要求,同时进行一百个以上的誓言。如此海量的试验,新的发现、新的配方,如雨后春笋,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

验证模拟试验结果的小组,全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

他们将其他小组转过来的,取得了成果的实验,在现实条件下重现。有些重复性试验,取得了和模拟试验一样的成果,有的居然还出现了超过模拟试验的成绩。

只有很少的验证试验,没有取得理想的成效。

寰宇公司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研究,已经有将近十年的运用经验。

超拟真材料研究工程学,寰宇公司的内部应用软件,其拟真程度非常之高。要是横向比较的话,寰宇公司要是自认第二。其他任何公司,都没有资格称老大。

没有取得成效地验证试验,主要还是因为人们现有水平的缺陷,一些人们还没有发现的特殊物理现象,制约了超拟真研究,完全等同于真实世界。

基地材料部门验证小组,将失败的实验原始记录和当初的模拟试验纪录,都传回了寰宇公司总部应用软件部门,供其进行分析。一些设计上的缺陷。会进行修改,但现有物理研究上的缺失,就不是他们能够解决得了的。

即便如此,无数新配方、新材料的发现,也让验证小组叫苦不迭。

验证小组地规模不断扩大,还是跟不上新发现的速度。

最开心的,是那些急等新材料的研究部门。有些研究部门的关键研究,已经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但手头没有合用的材料,一直眼巴巴地等着。

现在,他们一下子从以前只能在有限的几种材料中,勉为其难地凑合,到现在,几十上百种材料及相关数据摆在面前,让他们挑花了眼。

于是,他们也终于可以在相关实验中。采用各种不同材料地数据,来验证他们的新研究成果。

这就是现代科技,一环扣一环。每一环的成果,都会引发链式反应。

光电混合超级计算机的出现,让寰宇公司总部的研究部门、基地的乌托邦计划研究机构,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如同坐上了高速列车。一往无前地冲在了世界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并不断将双方地差距拉大、拉大……

汪工找到了材料部门的负责人,前苏联的一个著名材料学专家瓦西里。他正埋头在电脑屏幕上,看着一屏又一屏地数据,目不转睛,一点也没看到汪工的到来。

瓦西里是在苏联崩溃前夕,才被杨克维奇从中央材料研究所,游说出来的。

他的来到,大大加强了材料部门的研发实力。他所带来地相关研究材料,充实了材料部门的数据库,并缩短了一些重要配方的研究时间,取得了相当巨大地成绩。

在基地里,像他一样的前苏联、东欧科学家还有不少。

汪工没有细算过基地到底有多少科学家,不过据他估计,应该有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科学家,前苏联的科学家右,还有三百多名前东欧的科学家。

由于前苏联在崩溃前后,国内的经济、政治形势极度恶化,造成大量的科学家出走。

这个数字,不少于数十万。

杨克维奇明白萧强的心意,他没有胡乱招收这些科学家。每一个被招来的人,都是具有相当科研实力,在国际科学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著名科学家。

在那混乱的几年时间里,很少有人注意到了有科学家失踪。

人们大多以为,他们去了欧洲。

到了近两年,因为基地已经具有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并且研究的深度,开始渐渐超过世界现有水平,再从外面补充研究人员,已没有必要,才逐渐减少,并最终停止。

汪工好容易才趁瓦西里喝水的时候,找到机会和他谈了一小会儿。就在他们谈话的时候,瓦西里的眼睛,也没有离开过屏幕。

他主要是来询问几种最新配方的研究进展,同时,也要求材料部门,提供一些新型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