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留有一个四方桌和几条长凳,上面已经积满了灰尘,还有一粒粒黑色老鼠屎。
走进里屋一张木制老式木床宽大而厚重,侧面还刻有精致的木雕花纹,散发出历史的气息。
在离前屋十几米的地方,能看到还剩一半残破土墙,证明原来这里还有间茅屋。
杨老三知道今天李古岩要搬进去住,一早就赶过来帮忙。
两人经过这些天的外出奔走,也不再有之前的陌生感。
李古岩,笑道:“三哥,来了啊,昨天我看有不少村民都去你家了,谈到怎么样啊!”
一说到这件事,杨老三就沮丧这脸,“小岩,感兴趣的人不少,可是大家都没钱啊,这事估计难成。”
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大家都知道能挣钱,可买树苗的钱都拿不出来,又能怎么样呢!
李古岩安慰道:“这事急不了,我们不是也没找到卖树苗的地方吗?”
杨老三点头应道,“是啊!突然又想到了什么”
急忙说道:“昨晚你那么冲动干什么,要是分不到地,你以后你吃啥啊。”
“实在不行,等过段时间我再和刘村长私下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杨老三捡起扫帚,扫着屋顶上的蜘蛛网说道。
李古岩也没指望靠种地来养活自己,便无所谓的回道:“没事,他们这样做我能理解,实在不行我出去打工,说不定还能干上个体户呢。”
自此1980年,温州才发出全国第一批“个体营业执照”,那时候由于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又有大量的回城知青、转业军人、本地青年等都需要工作岗位。
那时候的工作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能力安排这么多工作岗位出来,但是如果放任那些人不管不问,又会滋生一批流氓混混出来,影响社会治安。
迫于这些社会压力,国家终于放开了第一批个体经营者,也同时为他们颁发了营业执照,据说那些营业执照还是用手画出来的呢!
由于第一批“个体营业执照”的出现,慢慢地社会上就出现了,个体户这一新词。
杨老三担忧道:“你干个体户哪有种地稳当啊,不行,这事你就听哥的,回头我再去和其他村民好好说说去。”
李古岩很感谢杨老三能这么为自己着想,但还是坚持道:“真不用给我分地的,叔叔婶婶们也不容易,我一个大活人还能饿死不成,再说了我话都说出了,不能一天不到就反悔吧,让村里人以后怎么看我啊,还要不要在村里生活了。”
杨老三,心想泛起阵阵无奈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握紧手里的扫把,更加卖力的干活了。
满屋的灰尘如同下雾一样,呛得两人直咳嗽。
李古岩说道:“三哥别扫了,咱们先出去休息下。”
杨老三被呛得都没法开口说话了,跟着李古岩就冲出屋外,用手拍打着全身的灰尘。
简单地清理了身上的灰尘后两人来到大树阴凉下坐着休息。
杨老三略显怒气和疑惑,道:“你说那些人是怎么能这样了,我也是外姓人,我爷爷在六零年的时候带着我和我爸逃荒来到这里,那时候刘书记还是大队会计呢,当时大家的反应不是这样的啊。”
李古岩问道:“三哥,那时你们家是不是干活都比其他人都卖力啊?”
杨老三点头应道:“那是当然,当年村子收留我们家时,我们一家人都很感激,干活当然会比其他人卖力。”
说到这里会计杨老三好像明白了。
杨老三也是经历“大锅饭”时代,那时的田地还没分田到户,所有的田地都是公家的。
各家各户又穷得连吃饱饭都成问题,为了回家就能少吃点,那是一个比一个会偷懒。
既然是公家的田还能有人卖力干活,可不就欣然接受杨老三一家人了嘛!
但现在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地都已经到家家户户手里了,要是还来分地,那就是在他们碗里抢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