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南北两国立,思语逝信都_傲九州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南北两国立,思语逝信都(1 / 2)

再说李翰,他回到徐州后,便是将征军的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徐州百姓生来好战,李家又素有威望,短短半月便是呈现出了,十有九户无儿郎的空前绝景。

李府的正堂中,老太公端居上位,左右两侧分别是姐弟二人,李倩、李翰。

老太公道:“翰儿,你这般征军,可是徐州有了麻烦?”

李翰道:“阿爹你好生颐养天年便是,如今天下局势不明朗,揭州的赵锋逸扫平了荆州叛贼,一家独占两州。若他还有下一步动作,便是要将枪头对准豫州或者徐州了,如今征兵,总是有备无患。”

李倩道:“新征的十余万军,除了满腔孤勇外,与山匪别无二致。需一治军能将,可有合适人选?”

李翰道:“薛判官,可担此任。”

说话的功夫,有下人小跑着来到堂中,禀道:“家主、少爷、小姐,府外有一姑娘,自称前来兑现承诺,属下不知情况,还请示下。”

李翰闻言猛的起身,他来回打转踱步,似惊非惊,似喜非喜,似羞非羞,多种情绪融在一块,实在难以描述表达。

李倩见此抿嘴一笑,打趣道:“阿弟怎像个无头苍蝇?丑郎君迟早也是要见美娇妻的。”

......

西夏六十一年阴月初七,轩莹嫁入了李府,改姓为李,改名为思语。花开花落,二人感情升温,李翰深情不改,定白首不离。

来年五月,李思语生下一女,取名为李玉兰。也是在这一月,李翰身藏传国玉玺的消息,传进了冀州信都。

夏兴帝闻之大怒,欲派兵伐之。相国任延进谏道:“徐州虽弹丸之地,可却依有天险,山路崎岖大军难以进入。依为臣之见,可令青州牧备好战船,到时大军顺海南下,可省去诸多麻烦。”

夏兴帝觉在理,遂准奏。

青州牧接旨后,动员万余民众,日夜赶工。监工为加快工期,对民众动辄棍棒相加,众多民工体力不支,累死当场。

青州反夏志士,被迫揭竿而起,各地民众,纷纷响应,一时间青州烽烟四起。

九州大地,先经荆州民乱,又历青州民乱。如今传国玉玺现世的消息,又天下皆知,各州诸侯、藩王、州牧,知时机已到,纷纷脱离齐夏,割据一方。

徐州

李府内院,李翰画地为牢,自囚其中。他已三日三夜未曾露面,门外时而听他大笑、时而听他大哭、时而听他喃喃自语......

有此变故,还因李思语前些日不知踪迹,后李翰在她房中寻得一信所致:

“天下大乱,而我父老迈;豫州唯我兄轩毅一人,实恐独木难支;思之再三,终无法撇百姓不顾,而我却偏安一隅;生无法与君白头,潸然泪下,我之憾也;冷妻薄情,今不辞而别,望君勿念之,早日忘却。——李思语绝笔!”

李倩听闻李翰已在房中哭哭啼啼三日之久,心中便是窝火无比。这日她气冲冲的来到内院,正欲派人轰门,房门却吱的一声,由内而外自发打开了。

李翰从中缓缓走出,可出乎李倩意料的是,其并无颓废之样,反而意气风发,目光炯炯有神。

“这大清早的,阿姐可是有事?”李翰道。

李倩闻言,张口就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咱家的公鸡生了个金蛋,觉得稀罕,想邀阿弟一块去看看。”

李翰笑道:“我这还要去趟观星谷呢,至于金蛋,阿姐可以先去试试能不能煮熟,待我回来,咱们一人一半。”

......

观星谷中,李翰与孙纬子对立而坐,李翰执白子、孙纬子执黑子,正切磋棋艺。

孙纬子道:“徒儿,你可能看出这盘棋的玄机?”

贾樑一直都在注意二人棋子的走势,应道:“这盘棋大局已定,白棋布下诱饵,黑棋志在必得,可当白棋诱敌深入后,便可将黑棋分割,逐一剿杀。”

“不错!”孙纬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向李翰,问道:“糊涂蛋,你确定想好了吗?李家百年基业,可能就此一毁啊!”

李翰道:“既然她想要一个太平盛世,我便给她一个太平盛世。”

贾樑尴尬的问道:“师父、师叔,你们在讲什么,为什么我一句都听不懂?”

李翰笑道:“我欲在怀海山布下大阵,以传国玉玺为诱饵,召集天下反王前来破阵,胜者可得玉玺。普天下,没有人可以抵御这种诱惑!”

孙纬子道:“你既已想好,还来观星谷与我商量什么?”

李翰道:“九州之中要数梁州地盘最大、兵将最多、其中变数也最难掌控,我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

孙纬子沉思片刻后,道:“老夫昨夜曾观天象,梁州双星齐耀,相互争辉。可让贾樑代我行使梁州,使反间计,致两虎相争,一死一伤。”

贾樑闻言躬身拱手,道:“能替师父办事,小徒求之不得。只是徒儿愚笨,不明反间计中的利害。”

孙纬子道:“梁州牧共有九子,他西去后,本应长子孙海涛掌管梁州三十六郡。可因梁州牧生前偏爱小子孙海浩,致使梁州军权一分为二。”

“你此去可拜在孙海涛门下,为师写下书信一封,待时机合适时,由你亲手交给他,这事便算成了。”

贾樑挠了挠脑袋,支吾道:“师父,什么时候才算时机合适啊?”

孙纬子笑道:“全权由你自行斟酌,若是交早了,恐会身首分离。若是交晚了,这反间计便起不到作用了。事成后,你也无需再回观星谷,就留在梁州自行发展吧。”

贾樑叩首跪拜,道:“谨遵师命!”

......

李翰广发英雄帖,定下九月九日,邀请各路诸侯,前来怀海山破阵。阵中便是那承载着无上荣耀的传国玉玺,若谁取之,当为九州共尊。

此消息一出,九州轰动。如今已七月份,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供各路诸侯备军、借道、行军,忙的可谓不亦乐乎。

而这个时候的李翰不知何故,下令将整个徐州的木匠调来。两月间,就连当地的百姓,欲做些家具,都寻不到一人。

时光荏苒,两个月转瞬即逝。前来破阵的总共七路大军,每路大军,各有十万之众。

分别是揭州魏王赵锋逸、冀州齐夏靠山王齐勇畅、兖州定东王刘武、青州青明王齐运睿、梁州武安王孙海皓、雍州北平王韩暄文。

还有一路便是豫州牧轩弘,不过他行军至此,卧病不起,只能由小子轩毅代为挂帅。

在这等关键时刻,徐州军的统帅竟然并非李翰,而是信玄真人!

信玄真人引军所布的阵法,名为天门阵,此阵按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所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