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记录生活中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1 / 1)

‘果’这个字,不难去组词。

‘水果’‘野果’……

水果陈姒常见的有很多,但有一些水果的名字,她也说不出。

也不算说不出吧,而是用普通话描述不出来,要用方言。

既然是用方言才能描述出来,那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陈姒所生活的地方,有的水果,别的地区并非都有。

同样,别的地方有的,陈姒所生活的地方也不一定会有。

所以,才会有所谓的……特产吧。

生活中,老是说多吃蔬菜,多吃水果。

但并非吃多水果就好。

水果也会有属性,有一些水果,夏天吃多了,也容易‘上火’。

但也并非人人都会‘上火’。

陈姒作为一个农村长大的人,小时候吃的水果,几乎是‘野果’。

农村的末尾就有很多小山锋,爬到山顶,或者在石头边的小树木上。

就会看到‘野果’,根据字面意思,不难理解。

就是野生的水果。

大自然的馈赠。

但,有一些以为某种意外,而自然成长起来的水果。

长在了别人家所在的领土,那大自然的馈赠,就不是陈姒她们可以随意的去摘的了。

小时候,确实很调皮。

小朋友,嘴馋,趁着大人们下地,几个人组队偷摸去摘。

有时候被逮到,就得挨两顿打。

但依然会卷土重来。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有趣的。

但如今,却很可惜了。

当初的那批偷果的小孩长大了,果熟透了,掉地上,满地的果,也无人问津。

时代在发展,人老了,新生也走了,现在的农村很多时候都是寂静的。

各家都建了新房,加了围墙,没有了互相的串门。

跑题说笑了,回归野果的话题。

这些‘野果’有一些连方言也说不出它们的名字。

有一些只能用方言表达。

就算能简略的用普通话来表达。

市面上也没有卖。

因为它们本身就长在小山锋以及石头缝之间的领域中,自身的产量少。

都不够村里的小孩子一个一口的吃,怎么还会有人拿到镇上卖呢?

就算能有拿去卖的,都在农村,只是地理位置不同而已。

你拿来卖的东西,我也能有,何必浪费钱。

就算有的地方没有,没见过没吃过的东西,也不敢打包票,它确实是能吃的。

就算见过,不确定的东西,也不会敢吃。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有相似的水果,一个能吃,另一个不能吃。

而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

都能吃的情况。

所以,这东西说不准。

眼见为实,但确定看到的就是实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