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当然也听说过,刘家庄偶尔也会有名额,但是那些名额是轮不到他们知青的,之前知青点一位同志以和同村人结婚,想要换取推荐名额,可最后婚结了,名额却一直没影。
不是工农兵大学,那什么渠道才能进行大量筛选?王阳的神情有些激动。
关于这件事情,其实简言他们四个有讨论过,她和丁文文是知道什么时候会恢复高考的,而许为和李知晓两人也许因为时代的限制,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可一旦打破两人固定的思维,早晚也会想到这方面。
之前讨论的时候,还是因为看到丁文文在看高中的课本,而简言觉得正好是个时机,为了她这个学渣后期也学习高中知识不那么突兀,就引出了这个话题。
当时几人不仅从目前能看到的发展方面、也从工农兵大学的现状,切入了人才这一角度。
现在和王阳提这个问题,也是因为这几年他们见到的王阳,除了平时的上工,自己也一直在学习,所以不想他因为结婚、而放弃这种追求,便来提个醒。
最重要的还是当时他们刚来时,王阳表现的友善,以及平时对他们的帮助。
而且他们也知道,即使知道了这个消息,王阳和春月的感情也不会出现裂痕、两人的婚礼也不会出现差错,一是经过几年的相处,他们了解王阳的为人,二是春月也是个高中毕业生呀~
“你们的意思是...高考?!”王阳有些不敢置信。
其实也是和许为两人一样,因时代所限,在未来看着是顺其自然、一定会发生的事,但处在局中,周边都是迷雾,很难往这方面想。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下乡运动,以及现在的一些现状,不仅让人不敢往那些方向想,尤其是恢复高考,更甚至的是已经有人在吹捧读书无用论了,如果不是厂子和单位招工要读过书的人,那上学的可能就真没几个了。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简言很确定地打断了王阳的不敢想。
“我们国家自建国以来,这几十年直都在不停地向前,无论任何时候都会迎难而上,我们正以每秒万米的速度高飞着,在这勇往直前的发展道路上,缺什么,我们就一定会不遗余力的补什么。”
“目前我们缺什么?人、财、物。
财,我们正在努力,近些年不断地扶持落后地区,修路、办厂,都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财力。
物,办的厂子生产什么,肯定要生产我们需要的东西。
最后就是人,归根结底,人才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小农经济,不是比人口数量的年代了,而是要以人口质量说话。.
目前我们国家以推荐这种方式上大学,其实有很大的弊端,有一些人甚至上大学之前都不认字,长时间下来,肯定会出现人才断层,而想要快速的补足人才,那就只有一种途径,既迅速又安全——高考。”
王阳此刻有些懵,他已经下乡七年了,前几年他还一直坚信着会回去、能回去,可再坚信,也被一年又一年的失望给磨平了。
现在突然告诉他终有一天会恢复高考,这让他觉得,无论怎样都不敢相信。
怎么可能呢?压根儿一点动静都没有啊,前一段时间隔壁大队还又来了几个知青呢。
看王阳一时反应不过来,丁文文给简言使了个眼神,让她上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