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吾心安处是吾乡_剑弑九天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24章 吾心安处是吾乡(2 / 2)

“老衲一生未收徒弟,原以为,将圆寂于塔域之中,未曾想到,在这行将就木之年,倒是遇到了爱徒你。”

“老衲这未收徒之憾事,也终于算是平愿了。”

文宁菩萨眼中有着大气魄,不视天才为天才,不视英雄为英雄。

他有着独属于自己的判断标准。

按照常理、公道而行事之人,在他看来,仅仅是做了人该做的事情罢了。

他所需寻找的,乃是能够打破世俗规定,创立能为万世谋新利的人。

而叶苏晨,

便是这样的人!

“爱徒,你且听好。”

文宁菩萨略作停顿之后,缓缓开口而道:

“老衲一生的精神力,已全部传于你,为了能让你更好的吸收。”

“老衲将本源也注入进了你的身体之内。”

“在数万年前,老衲之精神力,世称为第二,无人敢称为第一。”

“虽今时不同往日,但,老衲也敢笃定,当今世人,无人能强于你现在之精神力,哪怕是武帝也不行。”

文宁菩萨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他的自信,也道出了对叶苏晨的信任。

精神力,同样为杀人技。

可杀人于千里之外,悄无声息。

此番恐怖之法,文宁菩萨却是直接将其全部传给了叶苏晨,可想而知,对他的信任。

叶苏晨听后,心中也是震撼无比。

天下无人与其争之前二。

这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爱徒,精神力在人世间虽无明确划分,但老衲却是制定了一套判断精神力的标准。”

“相比较境界、功法等,颇为简单,只需用数字进行表达即可。”

“一为最小,九为最大。”

“而如今,你之精神力已完全继承老衲,故而已是达到了九层。”

九为最大。

精神力为九……

叶苏晨一时之间不该用何种语言来形容此番内心。

“不过,精神力同样与肉身相匹配,需完全使用九层精神力,你九必须要完完全全达到武圣之境。”

“而现在你为武宗,在不考虑肉身损耗情况下,最多只能达到六层。”

“但,六层使用一次也是极限,你且要记住,不到迫不得已之时,勿要用六层精神力。”

文宁菩萨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叮嘱道。

“弟子铭记。”

叶苏晨沉声而道。

“好。”

“好……好啊……”

文宁菩萨感慨道。

“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能与人道之事,无二三。”

“今日,老衲想道之言已是全部说出,也算是死得其所,死得其所了,哈哈哈。”

文宁菩萨大笑道。

“师傅。”

叶苏晨望着全身已彻底虚化的文宁菩萨,神色中既有倾佩,也有坚定。

“弟子,虽不能完成您第一件憾事,但,您给于弟子这份恩情,当为世人之恩情。”

“若真为弟子救世,当天下世人,为您建庙,人人皆当记得文宁之菩萨。”

叶苏晨此言说出。

但,文宁菩萨在那一声大笑中已是离去,并未听到叶苏晨最后的这一段话。捌戒仲文网

不过,

对于文宁菩萨来说,前面两件憾事,相比较自己的衣钵被人传承,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叶苏晨。”

站在一旁,一直未说话的若愚,开口了。

“去完成你该要完成的事情吧。”

“那些离去的人,会换一种方式,注视着你。”

若愚说完,为叶苏晨打开了回到现实世界的大门。

……

文宁菩萨归去了。

除却他的那几位老友和爱徒叶苏晨外,无人记得他来过这个世界。

并非史书无记载,而是在他进入塔域之时,将其抹去了。

五岁那年,登上约合楼,作出名冠天下的《约合楼序》。

八岁那年,在路上见有修炼者拔刀相助,助人斩杀恶徒,他道出:男儿应当如此。

十三岁那年,他写下《题月楼壁》,封笔墨,走向了修炼之路。

十四年,仅仅一年时间,连跨四大境界,直入武宗之境,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短步入武宗境界的修炼者。

十五岁,接触道家,在道观修炼一年。

十六岁,突破境界桎梏,再连续跨越两境,成为武帝界最为年轻的武皇境强者。

十七岁,拜入佛门,法号定为:文宁。

在那百年之后,他再未出现在世人面前。

他摒弃了当时的风华正茂,将自己最宝贵的百年时间,留给了佛门。

他参悟禅意,打坐诵读经书。

再后百年,邪族入侵,他化作无名之人,下山为名除害。

邪族危难暂时被抵御,后他又归佛门,又打坐了千年。

此刻,邪族的大侵袭,正式来临。

他再度出山,蒙面而行之,一人之力,镇守西域。

邪族,无人敢拦。

也在这千年时间,他达到了武圣之境。

还差一步,便可步入武帝境。

奈何,造化弄人。

在他前一年,人族一人,成为大帝,帮助人族,镇杀邪族。

大帝身负重伤,堪堪十年,便坐化归去。

本以为他可入大帝之境,但在孔雀族中,一孔雀,修炼至大成,步入武帝境,彻彻底底抢走了他的位置。

而那孔雀武帝在人世一坐,便是五千年。

本大有机会成为武帝的文宁菩萨,错过了最佳的成帝时期。

时机已过,再想抓住,便与登天无异。

再者,邪族动乱被平,天下归于天平。

文宁菩萨不再落于佛门之中,而是化作人世百态,游历人间。

在那之后,便遇到了若愚。

得知数万年后,人族将有一大劫。

他没有半点犹豫,选择了落入塔域之中,等待后世有缘者,传其衣钵,解救苍生于苦楚之中。

而在他进入塔域之前,悄然用自己的精神力,抹除了在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

若愚曾问过,为何如此。

文宁菩萨道:我以“菩萨”自居,却未能成为万族之守护者,未能彻底平息世间灾厄,“菩萨”二字也就当自我消遣,不足与外人道也。

就这样,再无世人记得“文宁菩萨”,也再无人记得曾经他的那些辉煌之事。

值得么?

文宁菩萨笑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吾心安处是吾乡。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