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跟着下马,与她一道同行。
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一处庄子,这处庄子的主人是位年过七旬的太公,复姓诸葛。
途中已有所了解,此地村民安居乐业,家家有余粮,这位老太公功不可没。
吕佩佩向前敲门,不久,一个庄客出来,见到她们后面几个高大汉子一愣,脸色瞬间柔和下来。
吕佩佩有礼有节行礼,道明来意。
庄客连忙回了礼,进去告知主家,等了一会,便出来让她们进去。
见到老太公,吕佩佩再次表明来意。
老太公笑得精神抖擞,声音中气十足,爽快应下了这笔买卖。
村民们家家都有余粮,何况地主家。
主人家好客,非得设宴留人。
三皇子一路南下,见到太多蝇营狗苟为富不仁,难得见到让他眼前一亮的豪绅,估计是对这老太公印象颇好,率先应下。
席间,知晓老太公有一个在县城做官的儿子,两个孙子,年长那个在外地为官,小的这个恃才傲物,不屑在书院磋磨时光,在家中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卧龙村,有一户姓诸葛的人家,巧了么不是,吕佩佩问起姓名。
“小孙儿诸葛光,字孔达,自幼饱读诗书,七岁便有十里八村的神童之名……”
见客人对小孙子感兴趣,老太公也乐得夸赞一波,将诸葛光从小到大值得夸耀的事迹娓娓道来。
诸葛光,诸葛孔达?!吕佩佩呆了呆,很快面色如常附和着称赞。
对于有才情的人,三皇子一向乐于结交,他眼中透着浓浓的兴致,言道:“太公可否引荐一二。”
老太公面色为难,说自家孙子不喜见客,只见有才学之人,若有人非要见他,便要通过其设下的考验。
往往因为这个原因,大多士子心高气傲不屑去过什么考验,愿意接受考验的士子们往往到第二关就负气而走。
自设三关后,三年来通过的人寥寥无几,反倒在文人圈中多了个恃才傲物,年少轻狂的名声。
毫无疑问,三皇子自认为自己是有才学的,对这位才子设下的考验,也想见识一番。
宴席后,两人被领到后院一处茅庐,顺着视线望去,整整齐齐立着三座茅庐。
吕佩佩嘴角狠狠一抽。
来不及多想,二人进入第一座茅庐中,一道类似鸡兔同笼的小学难题赫然出现在两人眼前。
嗯……怎么不算难题呢,毕竟古代以文科为主,没那么多人研究数学难题。
吕佩佩看了一旁还在皱眉思索的文科生,轻咳一声,“三殿下,让在下来答吧。”
在三皇子惊愣的目光中,快速提笔在纸上作答。
顺便给他讲解了一番其中缘由。
三皇子也算学霸一枚,一点就通。
他恍然大悟夸赞道:“无名果然大才。”
吕佩佩谦虚客套一句,两人来到第二处茅庐。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三皇子脸色难看,此子莫不是在戏弄他们,这题,天底下恐怕没人能知晓。
这诸葛光还挺皮啊,自家这三皇兄典型的正经文风,说难听点有些古板,还没有get到脑筋急转弯这项技能。
吕佩佩写了通用的大气层高度,以及通用的地球直径,嗯,怎么说都有理。
“天高地厚,无名怎知!?”三皇子惊奇道。
吕佩佩一本正经解释道:“随手写的,既然我们无法证明是否正确,他又如何证明我们所答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