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云十分失望,厉声说:“你一定要学会控制,否则,这样下去,只会害了你自己。”
诚诚低下头,不再出声。
过了两天,傍晚的时候,王秋云正在厨房洗菜,看见戴雪梅从窗外的小路上走过,赶紧擦干手,解下围裙,打开大门,“嗨。”
“嗨。”
“颖子还没有回啊?都好久了吧?”
“是啊,她还在香港。”
屋里,诚诚坐直身子,竖起耳朵听。
其实,听到她们的谈话一点也不难,因为此刻他家的大门大开,妈妈和戴阿姨说话的声音都不低。
“什么时候回?”
“谁知道呢?本来只打算去一个星期,结果她玩疯了,根本不想回。”
根本不想回!诚诚的心突然开始疼起来。果然,她忘了他,忘了他们之间一个星期的约定。就算记得,明显地,对她来说,那些并不重要。
门外,王秋云不吭声,为儿子觉得心酸与不值:诚诚在这里,为颖子茶饭不思,忧虑成疾。而她在香港,却是真正的乐不思蜀。
戴雪梅接着说:“我哥有三个儿子,都在上大学。哥仨每天抢着带颖子出去玩,再加上他们的一帮朋友,今天潜水,明天骑马,后天爬山什么的,反正,都是在这里不能做的事情。颖子总算开了眼界。”
戴雪梅的话,字字如尖刀,扎在诚诚的心上,他痛得闭上眼睛。
这里不能做的事情。。。。。。
开了眼界。。。。。。
戴雪梅还在继续:“连她自己都说:香港这么好,恨不得搬过去,再不回武汉了。”
再不回武汉了。。。。。。
诚诚清楚地听到自己心碎的声音。
他的心,碎成千万片。
、第25章不归
诚诚度日如年地过了一个星期;受尽极端思念的煎熬;总算到了颖子回来的日子。
那天傍晚,诚诚在客厅,听到妈妈在门口跟谁打招呼;“回来了;”
然后是戴阿姨的声音;“是啊,回来了。”
她的声音里似乎有丝疲惫。但总的来说;带着喜悦。
诚诚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总算回来了;
也许,颖子此刻就在门外,安静地和戴阿姨站在一起。
虽然迫不及待地想见她,但是现在;妈妈和戴阿姨都在,他可以等。
其实,他也担心,一见到她,自己会不会因为太过高兴,而做出什么傻事情?
什么傻事情?谁知道呢?还是,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再见吧。
整整地兴奋了一夜。不停地告诉自己:睡吧,睡吧,明早起来就可以见到她。可是,实在是太激动,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脑子里不停地设想他们再见的情景:见了面,颖子会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她的样子会变吗?也许又长高了?随即自己在心里“嗤”一声,就一个星期,能长多少?就算长高了,也看不出来。笨。
接着想:香港在海边,她会不会晒黑?哈哈,她晒黑会是什么样子?唉,就是晒得很黑,她还是一样好看得很。不过,他可以佯装很吃惊:“我的天,你怎么晒得这么黑!如果不是你的眼睛,我差点找不到你的人。”嘿嘿。
然后想:这一个星期,她有想他吗?她当然不会像他想她一样地想他,但是,会不会有一点?
……
早上起来,因为昨晚没睡好,所以觉得有点累。但是很高兴。
王秋云看他坐立不安,一副不知道要怎样才好的样子,觉得很奇怪,问他:“你今天有什么事吗?怎么这么兴奋?”
诚诚立刻警醒,连说:“没有,没什么事。”
好不容易等父母出门上班,又耐着性子多等几分钟,估计戴阿姨和黎叔叔也走了,手脚并用,爬上三楼,站在颖子家门前,平息心跳,收敛笑容。
事实上,脸上的笑容太过巨大,半天收不回。他只有抬起双手,帮忙抹平笑容。
深吸气,慢吐气。
三次。
好了。
抬手敲门。
没有人应。
再敲。
还是没人。
颖子在睡懒觉吗?是不是旅行太辛苦?香港和武汉有时差吗?
也许。就算没时差,她也一定累得很。不是常有人说,度假回来,需要另一个假期来恢复吗?
干脆,让她再睡一会儿吧。
静静地下楼来,一分一秒地等。
等了一个小时,又临时决定,再等一个小时,让她多睡一会儿。
好不容易又熬了一个小时,爬上楼去。真的不能再等。
马上就要见到!
激动地敲门。
没有听到?
用力地敲门。
还没有?
现在,诚诚几乎是砸门,同时高声叫喊:“颖子,颖子。”去他的什么礼貌、礼节,现在顾不了那么多。
还是没有人。
心里突然一阵恐慌。
颖子去了哪里?这么早,她能去哪里?
她不会没有回来吧?不,不会。
那天,诚诚一共上去了五次,一次比一次恐慌,一次比一次绝望。
颖子真的没有回来!
为什么?
说好了一个星期的,不是吗?
难道,出了什么事?
可是,昨天戴阿姨的声音听起来很正常,似乎还带着欢欣。
如果没出事,她为什么没有回来?
如果说,前面的一个星期,是思念的煎熬,后面的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
诚诚终日惶惶,坐立不安。
他不知道颖子为什么没有回来,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回不回来
还有,她走以前,也没有跟他说再见
为什么?
难道,她终于
诚诚不敢往下想。
可是,除了想这些,他每天无法做任何事情。
到了第三天,身上突然起了风疹,浑身一团团一块块凸肿起来,可怕之至,痛痒不已。同时,发热咳嗽,胃口全无。
王秋云吓了一跳,赶紧带他去看医生。
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