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_帝后耕耘记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5章(2 / 2)

当玄烨用全新甚至崇拜的目光把她注视时,其实宁芳也是心潮澎湃的,这是一种授人以渔的自豪感,也有皆伴同行、风雨同舟的心悦,总之,只要活着,生活随时会有不同的快乐送上,哪怕只是甜地吃上块蛋糕,又何尝不能自我感觉愉悦?

第六十八章多事之年

“天旱不雨,祈而未应,皆是各衙门政事桀错、官吏作弊、严刑酷罚、无辜沉冤所致,我已命鳌拜、图海、李霨等会同刑部审理重囚,凡有怀疑者减等发落。”

时至夏令,宁芳正坐在铺了一层薄沙的竹席上给腿边的“阿行”扇风。玄烨进了门有一会了,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近况,宁芳也插不上话。

“我对政事不懂,给不了你什么建议。不过一一”宁芳转了脖子看他,“这下不下雨关衙门、刑罚什么事?”

玄烨打着把扇子就在她身边轻轻替她扇着身体中断:“刑狱上关天意……”

宁芳听着他嘟嘟嘟一大堆理论,才算是明白,感情皇帝也要敬天,天灾即是人故。

封建头子是不知道什么科学的,当然,小三也不例外。

“玄烨,虽说敬天之心不可无,可是,这天灾与人祸一般,是有波峰与底谷的,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嘛,‘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世间万物的伦常,所以,你完全不必这么在意,当然,做点事分散人的注意也是好的。”

玄烨瞅着宁芳看了半晌。

“怎么?我说错了吗?”

“所有人包括皇祖母与言官、文臣皆授以朕要敬天,怎么你的意思那么不同呢?”

(bsp;宁芳眨巴眨巴眼睛愣了愣:“因为我说的是事实呀。”

哎,怎么这么说。

宁芳懊恼地闭了闭眼睛、弃了弃鼻子,再瞅着小三还在看她,便稳了稳心情:“你还记得当年汤若望是如何向你解释日全食的吗?”

“嗯。”

“那你觉得他解释的合理吗?”

玄烨把那理论过了一番:“合理,至少比天狗吃日来的有说服力。”

“对了,这便是科学。为什么千年来人们不知道呢?就是因为他们处的这个年代对这些大自然的科学现象还没有可能解开,便说造出种种可能来解释这种现象。对于我们解不开的迷,人们总是会假设,直到这个迷被时间解开。我不是说你不该敬天,只是觉得,作为一个卓越的帝王与领袖,你应该时刻比别人多三分冷静思考的能力,解不开没关系,你可以请人来解甚至暂时放下而不要以讹传讹,以讹传讹应该是你的手段而不是习惯。有时候,集体是平庸,而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玄烨看着宁芳低首抚着“阿行”的毛,感觉那双手像是抚在自己的皮肤上一般舒服,而她的话,似乎什么实在的内容也没有却又实在的如清泉般扫清了他面前的迷雾。

夏日的阳光透过雪白的窗纸降在她身上,感觉就是幸福的存在。

夏末,平南王尚可喜长子尚之信到京入侍,年三十九。

九月中,内弘文院学士明珠长升为刑部尚书。年三十四。

因五月里京城地震,皇上、太皇太后等主子移到紫禁城西侧西苑渡夏已至秋中。这里水域纵横,亭榭雕栋,池岛周繁,是明朝主要的御苑。

皇上马不停息,不曾一日停止他少年玩性,整日里带着众美人寻池觅水,好不快活。

皇后等三人正陪着宁芳拼麻,便见一内监入了内,禀了道纳喇庶妃不慎掉落湖水,幸被平南王长子尚之信所救。

三人不好再玩,便离了宁芳居处。

多日后,皇上起意巡边,被熊赐履、赵之符等所劝。

秋末,皇上回宫。

可能是天气转瞬即便,宫里几位太皇太妃与太妃相继过了病气,其中包括端顺太妃,不过也不是大事,将养着一月也就好了,只是白色上不如旧日。

地震、旱灾、水患……

与此同时,大清康熙朝第一次选秀也在天灾人祸间不痛不痒间进行着,得美人若干。

紧随而至的行南苑、祀大圜丘,直至因天灾过多众人的关注落在历法之上,杨光先已不能胜任,全国遍寻可推历法之人。于是,南怀仁跳脱,由广东杀了回来,重新掌舵钦天监并因此为汤若望翻案、反告杨光先入囚此为后话。

风雨飘摇间,迎来了康熙朝第一个重要的一年,康熙八年。

“皇上打算修缮乾清宫?”

玄烨正替太皇太后布着膳。

“回皇玛嬷,孙儿有这个意念。如今鳌拜已是极度张狂,不把朕放在心上也有些时日了,不如做足了朕的戏头,使他的警惕再轻上一轻。自古无能帝王多爱建宫造苑,孙儿这个皇帝如今在不顶事于享乐上自然要出点文章。现如今户部连连银子不丰,大动作不堪,只能修个乾清宫做做戏。”

太皇太后接了皇上递上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