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_罪全书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章(2 / 2)

周兴兴,“钉子找到了?”

屠老野,“找到了。”

周兴兴,“一,二,三,干吧!”

走廊里静级了。周兴兴拖着绳子,好象牵着一条随时都可能叫唤的狗。他每走一步,就觉的地面颤抖一下。铁嘴,屠老野在后面跟着,藏在周星星的影子里,就这样他们溜出了走廊。

他们在小厨房的墙根处遇见了丘八和山牙。山牙躺在墙角象一只死狗,丘八拍着屁股低声吼道,“怎么才来?”

周兴兴说,“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丘八问,“你是谁?”

周兴兴说,“我就是扔给你馒头的那个人。”

铁嘴说,“他叫周兴兴,刚进来,想带我们出去。”

丘八问,“干啥子进来的?”

周兴兴说,“什么都没干,我是无辜的。”

屠老野说,“和我们一样,嘿嘿。”

有个站岗的狱警似乎听到说话声便向这边走过来,人们始终没有查明当时这五个人躲在了哪里。

想象力丰富的人可以看到烟囱里有几个“太”字在上升,几个有罪的灵魂想自由。那根绳子把山牙拉了上去,然后他们在鞋底绑上木扳,抬着山牙从电网上走过。闪电大概一直在帮助他们,但是并没有下雨,他们克服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终于到了围墙边。

围墙外边,就是自由。

凌晨三点,监狱附近的一户人家遭到了抢劫,三个光屁股的男人抢走了几身衣服,还有半包香烟。第二天女主人对男主人说,“昨晚,不会是场恶梦吧?”

男主人说,“不是梦,咱的衣服没了。”

罪全书(10)

第十五章妓女金珠

宛州垃圾场附近有一座桥,桥下的河水深的可以淹死一个有钱的人。曾有个大款从这里失足而坠,很多人立刻来救,然而只捞到了一顶帽子。

这条河流向大海,一个有钱的人算得了什么呢?

2000年7月31日,有个女人抱着一个婴儿从桥上跳了下去。

女人叫金珠,是个妓女。

河堤上有一排杂乱的房子,房子是用三合板和石棉瓦搭建而成的,用上流社会的说法这里叫做贫民窑,其中最破最烂的一间就是金珠的家。

春天,小草在她桌下生长。

夏天,雨水从她床下流过。

秋天,落叶多么美丽。

冬天,冬天就不要写了,她给一些人只带来了寒冷。

有两个穷人这样谈论冬天:

“去年冬天,真冷,我的手冻了,脚冻了,耳朵也冻了。”

“是啊,我的手也冻了,脚也冻了,耳朵却没冻。”

“你有帽子?”

“我没有耳朵!”

在墙角蹲着哆嗦的不是你,所以你无法体会那种寒冷。

住在河岸上那些破房子里的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盆盆罐罐,他们的职业是捡垃圾。河西是垃圾场,河东是废品回收站。

他们从河西捡些东西卖到河东,就这样简单的维持生命。

他们比城市的野狗起得还早,黎明时就走街串巷,蓬头垢面,手里拿着铁钩子,腋下夹着有补丁的空袋子,看见垃圾箱就上去乱翻一气。

捡垃圾也需要经验。一个老头对一个新手说,“伢子,我告诉你,机关单位,这些地方的垃圾箱最肥!”

金沙江里有块石头叫做“那公”,有个船夫在上面捡到了一个贝壳,贝壳里有颗大珍珠。宛州烟草公司家属院西南角有个垃圾箱,曾有个幸运的家伙捡到了一条香烟,拆开之后,里面装的是一叠一叠的百元钞票。

捡垃圾的人有时也收破烂,我们常常听到胡同里有人这样吆喝:

“收酒瓶子的又来啦~~”

“谁卖破铜烂铁~~”

“谁卖废书废报纸~~”

“收酒瓶子的又来啦~~”

“谁卖纸箱子~~”

“谁卖易拉罐~~”

“收酒瓶子的又来啦~~”

他们很穷吗?

不,垃圾箱就是他们的财富!

他们曾有幸捡到你我舍弃的东西。

他们是人吗?

也许是。

看看那些男女老少拿着铁钩子在垃圾山上爬,只能说他们是某种爬行动物。

他们的家在哪?

在河堤上。

各式各样的苦难彼此为邻。被家族抛弃的寡妇,失去了土地的庄稼汉,生了六个女儿不得不躲避计划生育的一家子,没有儿女的孤苦老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沦为赤贫的赌徒,有手却没有工作的哑巴,改邪归正的江湖骗子……他们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临时的村落,除了捡垃圾再也找不到别的活干。

犯罪分子也常隐藏在这一类的巢穴里。上面提到的那个没有耳朵的人,他就是曾杀死一家四口潜逃多年的大盗朱铜嘉。

朱铜嘉被捕后交代出一个人:车老板。车老板在桥下开着一间旅店,那旅店又是饭店,同时也为过往的拉废品的司机提供汽油。

警方怀疑车老板和几起案子有关,但一直找不到证据。捡垃圾的人常常私下议论:

“车老板认识黑道上的人。”

“车老板的老婆失踪了。”

“车老板那里有妓女。”

某年某月某日,一朵花开;某年某月某日,一朵花落。

记不起是什么时候,有个女人走进车老板的旅店。在那天夜里,她上半夜是处女,下半夜是妓女。

第二天,车老板将一块写着“内有雅室”的牌子挂在了店门口。

从此生意兴隆!

那女人就是金珠。人一生下来就有贫富差别。金珠出生在一个叫金台的小山村,很久以前,当地出产金矿,现在只有石头。金珠对母亲的印象很模糊,只记的母亲铁青着脸,咬牙切齿,跺着脚,恨不得把地球跺碎。父亲对她很好,给她买烧饼,给她买头绳。

金珠十岁那年,在村口的水井旁,父亲对她说,“妮,大马上回来。”

从此却杳无音信,一走就是很多年。

直到十八岁,她母亲去世以后,有人告诉她,“金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