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几天气候不佳,无心做功课的我,整日就懒洋洋的躺在床上乱翻书,刚翻到这么一段令我印象深刻:
只有当我们最终把人生看做一个联系着的整体,我们的品质和能力才展示其真实面貌,我们也才能明白在形形色色的情景中,仿佛是某种幸福的灵感引导着我们在千百条可能使我们趋向毁灭的道路中选择那惟一真实的路途。这是一种引导我们的创造力,既可以在理智的事物里被感知,也可以在世间的事物中被察觉,并且,由于其自身的不足而以同样的方式导致不幸和灾难。
这段话来自叔本华,这位奇怪的大叔,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习惯,却常常能引起我的共鸣。
我有时候想,如果我们一刻不停的跟着直觉走,最终会到达哪里。
如果说命运这东西是注定的话,面临选择的时候,倾听它的声音便足够了。可是理性的力量是强大的,或者说这世界强加在我们身上的印记是无法抹杀的,所以相信直觉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当然也就无从得知最终的抵达了。
基督说我们仅凭着信他就能抵达天堂,对此我不怀疑。但现实生活的琐碎足够磨蚀一个人的信仰,而且人对未知事物的判断往往陷于经验和理性。基督的命题就成了一个假命题。谁也不知道自己身后的际遇。
活在现世,表面看是明智的,可是没有人能做到,生活总是在别处,所以我们痛苦。我们的痛苦来自于我们的欲望,来自于欲望带来的假想,过去的,或者未来的。
我常常想,如果我的生活不受很多微妙因素的影响,我现在是什么样子,当然这种问题是无意义的,但我会忍不住想。
比如,假如当初不是突发奇想打算考研,假如不是偶然从专业课目录上看到妖怪学的名称,假如不是因为好奇在考研之前来学校考察,假如不是碰巧去听了约瑟芬的一堂课,假如不是那天的第一眼就被约瑟芬所吸引……现在的我,是不是正庸庸碌碌的为生计奔波然后就这样终老一生?
也许,在我的潜意识里,早已把约瑟芬当作是对我很重要的人。影响到我人生轨迹的人,我会认为重要。这种影响最终指向何方,是好是坏,倒不在考虑范围。因为无论如何,它在命运的范畴之内,而作为宿命论者的我只能如此。
今年我已经22岁了,生命中总会有些什么变化。每当我感到困惑,我开始习惯停下来审视自己,翻书或胡思乱想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也渐渐发觉,如果说与过去相比,自己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更多的被直觉牵着鼻子,虽没有失去判断方向的能力,经验和理性却开始失去它们支配的领地。
我静静的感受并接纳着这些变化。
幸或不幸,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