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醒来时,己是日上三竿。王山匆匆地洗了洗脸,吃了早饭,就急忙去驿馆找马大根。
等到了驿馆一问(他不知道马大根住在哪里)才知道,马大根已经走了――今天天刚刚蒙蒙亮时,一个不知是哪儿的来的一个人凭着官府的信印敲开了驿馆的门,然后,给了马大根一封住后就走了。马大根一见信来了,立刻动身返回了大落关,而且临走时,让驿卒告诉要来的王山;兄弟现在有急事要先走了,实在不好意思,等以后有机会再聚。
王山对此也只能无奈地苦笑,好不容易在这里碰到了多年未见的好友,原以为可以好好地聚一聚,哪知自己这兄弟被一封信就给“撵”回去了,唉……等以后有机会再聚吧。
从驿馆出来后,王山就直奔客栈,打算;退房,结帐,回家。
等他刚到客栈门口时,就听从里面传了一把嘶哑的,焦急的声音;“老刘,怎么会这样?那船怎么会突然沉了?那株千年人参怎么会被水给冲走了?”
紧张接着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响起;“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那船本来好好地在河中行着,哪知等到了河中央时,突然沉了,接人参的那个人被水给淹死了,那株千年人参也不知道给冲到了哪里。我日它十八代祖宗,在这要命的关头,这王八蛋老天爷突然给我们来这一着,操他十八代祖宗。”说到最后,说话的这人几乎是咬牙切齿地吼骂出来。
王山闻言一鄂;“到底是出了嘛事让里面的人如此大动肝火?”
等走进里面一看,只见在屋子的正中站着两个人正焦急地不知在谈论着什么。其中一个是个白白净净的大胖子,此人两眼冒火,咬牙切齿,头脑青筋直蹦,一幅吓人的模样。而另外一个人则是个身材中等的青年人,此人满脸樵悴,眼圈发黑,一看就是多是没睡好的样子,现在这个给人有感觉就是热锅上的蚂蚁,急的都快疯了。
那个胖子王山认识,此人叫刘楼,是这家悦来客栈的主人,也是本地有名的大富商,而且他还是个大善人,扶危济困,乐好施,做了不少好事,他在本地的声望极高。王山就很佩服他,这样的好人可不多。现在看样子,他好像是碰上了麻烦了,好像是什么千年人参丢了,嘿,真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自己身上正好带着一株千年人参(是慕容魅送他的那皮囊当中的,他来县城时,带在身上打算卖掉。),那当然是送给他帮个忙(刘楼是个好人,王山认为自己有能力帮他的话,就应该帮帮他。)。
想到这王山,走到二人面前,从怀里掏出那株千年人参,双手奉上;“二们是否在找千年人参,在下这里正好有一株,不知是否合二位的意。”
在王山走到二人近前时,他们都有一鄂,不知道王山要干什么,待王山掏出那株千年人参时,他们的眼睛立刻被这人参给吸引住了,四只眼睛一动不动地,死死地盯着这人参,好像生怕这人参飞了似的,等王山一说完话,这两个就好像是见了血肉的饿狼似的,伸手就“抢”,那个青年人手快一些,一下子就把人参抓在手里,眼中噙满了泪花,喃喃地道;“爹有救了,爹有救了。”
胖子刘楼,也是满脸的激动,嘴里也是不断地道;“恩公有救了,恩公有救了。”
王山等他们情绪平复了一些时,笑道;“既然,这株千年人参对二位有用,那二位就拿去吧,当我送二位的。”
这两人这才从激动中惊醒,两人对望了一眼,齐齐冲着王山一躬到地;“多谢恩公的援手之恩。我等永记于心”
王山连忙推托,连称不敢当,刘楼二人则再三拜谢。在三人客气时,刘楼己吩咐手下在客栈最后面的客厅中上了茶和点心,并把王山请到客厅中来边吃连谈。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王山了解到,这个和刘楼一起的青年人,叫柳军,是京都洛阳中的世家大族――柳氏家族里的一个中等管事,他是个孤儿,自小就四处流浪,老受人欺负,生活的极为因苦,不过,幸运的是在他九岁时,他被柳氏家族的大管家柳随所收养,柳随夫妇没有儿女因此就把他视为己出,对他十分疼爱。而他也十分孝顺,从来都没做让柳随夫妇不顺心的事,而且他也很聪明,很能干,也很能吃苦,不管做什么事都认认真真去做,仅仅在三十岁时就成了能独挡一面的中等管事。
这一次,他和他爹柳随陪着大小姐柳如烟去望住在蓟县的柳氏家族的老夫人,谁知走到均县时,柳随突急病,一病不起,全身发烧,整整三天水米未沾唇,柳军可给吓了个半死,急忙找大夫给老爷子看病,大夫一诊断得知老爷子是旧病复发,于是开了个药方,其中,最主要的一味药是一株千年人参。柳军急忙派人四处寻找,终于通过老朋友刘楼从距蓟县四十里处的左家镇中的一家药铺里找到了仅有的一株千年人参。他赶心派人去买药,谁知买药的两个人在买上药回来的路上出了事,他们在过一条河时,般在走到河中央时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沉没,带药那个家丁是个旱子被淹死了,那株千年人参也不知被冲到哪里去了,另外一个会点因为会点水性这才保了性命,上岸后急忙赶回来报信。
刘楼与柳军接到这个消息,两人一下子就蹦了起来,老爷子就指望着这株千年人参来救命,可怎料想偏偏会发生这样的事?这王八蛋老天爷可真会折腾人。两人正怨天骂地,为人参发愁时,王山居然送来了这“要命”的千年人参,这怎不让他们喜出望外,欣喜若狂?他们对王山的感激之情真是无以复加。
这个悦来客栈的主人刘楼之所以也会如此大动肝火,如此心急如焚,是因为柳军他爹柳随是他的救命恩人。
二十年前的刘楼还只是一个刚二十出头的穷小子,父母双亡,家里很穷,穷得只剩下他身上穿的那破烂的衣服。为了生存,他不断地给别人打短工,扛活,只要有口饭吃,不管多脏,多累的活,他都干,日子过得很是清苦。
那一年的冬天,他也不知怎么就得了病――很重的病;他全身发烫,烫的他都神智不清,全身无力,他是个穷小子,身上半文钱都没有,也就没钱请大夫看病了,所以,他这病就这样一直拖,十几天拖下来,刘楼是拖的出气多,进气少眼看着活不成了。这时,柳随到蓟县去事,碰巧路过刘楼住的那间破屋子,碰巧发现了病的快死的刘楼,柳随是个好心人,有人在自己眼前快病死了。他当然不能不管。于是,他就让人请来大夫,给刘楼年治好了病,把刘楼从鬼门关给拉了回来。
刘楼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他对柳随的救命之恩的感激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在病好后,他给柳随重重磕了九个响头,指天说;今生必永记恩公的救命之恩。
大概是这场“要命”的的病,把他的穷运都给病没了。从这以后,刘楼努力地干活,努力地发展着自己的事业(这场病后,他决定干点有名堂的事,这样自己才没白活。),二十年下来,他居然成了蓟县出了名的大富商,积资数千万,富甲一方。他对柳随的救命从未敢忘,有了钱后,在每年快过年的时候,他都备下重礼,到洛阳的柳家大宅恭恭敬敬地去给柳随老爷子问安(他也就是那里认识了柳军,由于两人都是空苦出身,所以他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这一次,柳随老爷子在这儿生病,需要千年人参,刘楼二话不说,尽全力去办。当得知那株好不容易找到的千年人参被水冲走时,他暴怒如雷,连杀人的心思都有了。幸好在这紧张要关头,王山及时送来了千年人参,否则,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好呢。
看看谈的差不多了,由于担心义父的病情,柳军起身向刘楼告辞,并极力邀请王山和他同去。
王山则是极力推托,自己只是个平头百姓,送参救人只是随手做的事,那些世家大族是高高在上的,自己还是不要和他们扯上关系的好。
但柳军说什么都不干,他一定要王山和他一起去柳氏王族在均县的别院(柳老爷子养病的地方)。他很郑重地对王山说;“王兄您是我爹的救命恩人,您要是不去别院,不让我表达对您的感谢之意,那我以后可没脸见人了,走在街上都抬不起头来。”
人家都把话说这份上了,王山要是再推托的话,那就显的太虚情了,于是王山就和柳军,刘楼一起直奔柳家别院(刘楼也跟着去,因为,老爷子现在病要情未明,他那悬着心始终放不下来,所以他也跟着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