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叙述完自己在几个月前参加的那场大战的经过后,己是口干舌燥,讲了整整一个时辰,也确实够累的。他顺手拿起身边桌子上的一怀水,大大地喝了几口,润润了嗓子。
刘让听完王山的叙述后,用右手托着下巴深思了一会儿。
“王壮士。”他忽然问王山;“对于这次辽东的胡族和塞外的胡族为什么会打起来的原因,你怎么看?”
“这……”王山沉呤了一下,开口道;“大人,这次辽东的胡族和塞外的胡族之所以会打起来,在下认为,是因为塞外的胡族对辽东的慕容部眼红了。慕容部自归顺我大晋以来,历代大首领都励精图治,努力发展自己部落的生产,并利用自己善养马的优势不断地和大晋做买卖,十几年下来,慕容部的人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越过越火,族人们都有房子住,都能吃上饱饭,家里的粮食和牛羊多多的,兜里的钱多多的,所有的人都能安安心心地过日子,不用每天都担心别的部落的人突然杀来,自己的亲人沦为奴隶。尤其是其都城大棘城更是富的流油,城中积累巨额的财富(如金钱,马匹,盐,布匹,粮食等。),这就更让塞外的胡族心里不平衡了。”
王山喝了口水后接着道;“塞外乃苦寒之地,寒风,暴雪,野兽,干旱等这些不测之灾时不时地就降临到那些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的头上,他们要在这些灾难的逼迫下艰难地托挣扎求存,要是谁倒霉的地被这些灾难撵上了,那么家里的牲畜就会饿死,病死,全家人都得去喝西北风。所以,别看塞外胡族的那些大部落都拥有铁骑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看谁不顺眼就打谁,威风八面的,但实际上这些部落里的胡人的日子过得都不怎么样,比咱们大晋国百姓过的可差远了,要不,一百多年来,寒外的那些胡人怎么老往长城里面跑?还不是为了过上好日子(从东汉未年开始,塞外的胡族――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不断地往长城以南迁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这些迁移的胡人的人数己有数百万之众,他们大多数都居住在大晋国的北部,他们迁到大晋国的主要目地就是为了过上安稳的好日子。)?而慕容部归附我大晋后,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那些塞外的胡族心里当然不平衡了;都是一个祖先的子孙,凭什么他们的族人能住暖和的屋子,而自己的族只能住挨冻的帐篷(比起屋子来,其保温效果相对差一些。)?凭什么他们的族人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而自己的族却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加之,慕容部曾多次随我大晋军队远征塞外,与塞外的胡族结下了血仇,所以,在这多种原因的促使下,塞外的胡族就趁这次我大晋边军的主力西调凉州平叛的良机,联合起来收拾慕容部,一来报多年的血仇,二来可以把慕容部多年攒下来的财富都抢光,以提高自己部落的实力,改善族人的生活,不过他们走了霉运,打败了,败得还很惨。”
王山说完后,又拿起怀子喝了几口水,还是渴。
听了王山叙述,刘让点了点头;“壮士分析的都在理,这些胡人都是些狼子野心的无耻之辈,你帮他,对他好,他非但还记你的好,反而还要杀你,抢你,对这些无耻之徒,就应该杀光他们。”
王山和马大根都不禁默然。
自己汉初的的“白登山之围”以来,汉了与胡人的仗己打了数百年,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双方你杀我,我杀你,人越死越多,仇越积越深,也分不清是谁对谁错。在汉人的国力衰弱时,胡人就趁机侵掠汉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汉人国力强盛时,汉人就派大军远征塞外,对塞外的胡人进行血腥的杀戳,把大草原变成了无边的地狱。
这样的杀戳要杀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头啊。
(不好意思,这几天有点事,实在太忙了,偶没有存稿,打字又超慢,所以,没更新,还请大家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