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阅读_上帝的指纹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部分阅读(1 / 2)

沉入海底之后,石磨继续转动,但这回碾出的却是石头和沙砾,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据说就是今天挪威西北部海上那个危险的大漩涡(maelstrom)。

桑提拉纳和戴程德声称,这些意象所显示的就是天文中的〃分点岁差〃现象。石磨的轴子和〃铁支柱〃代表的是:

天球的一个座标体系,反映出一个世界周期的架构。事实上,界定一个世界周期的就是这个架构。由于天球的极轴和分至圈构成一个肉眼看不见的整体,因此,当其中一部分脱离时,整个架构就会分崩离析。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具有合适的分至圈的一颗新北极星,就会取代过时的那颗12。

桑提拉纳和戴程德进一步阐释〃大漩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这个意象]经常出现在古代寓言中。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它现身为墨西拿海峡(staitsofmessina)的卡里布底斯大漩涡(charybdis);它也出现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的神话。耐人寻味的是,在这类神话中,总会有一株枝叶亭亭的无花果树,让遭遇海难的英雄攀附它的树枝,不管这位英雄是印度神话中的萨提雅夫拉达(satyavrata),抑或是东加群岛的凯伊(kae)……这些意象一再出现于世界各地的神话,不可能是某一位诗人凭空捏造的。自古以来,这类故事一直就是宇宙志的一部分13。

荷马的《奥德赛》是汇集3000年前的希腊神话写成的。漩涡的意象出现在那儿并不值得我们惊讶,因为冰岛神话中的那个大石磨也出现在这部希腊史诗,而且,出现的情况也颇为相似。故事发生在决战前的那一晚。一心想报仇的奥迪修斯已经回到家乡绮色佳(ithaca);在女神雅典娜施展的魔法掩护下,家里没有一个人认得出他。在现身面对仇人之前,奥迪修斯向天神宙斯祈祷,请求它发出一个鼓励的信号:

宙斯立刻从光辉灿烂的奥林帕斯山上发出雷电……正直的奥迪修斯,他一看顿时放了心。这时,邻近的一栋屋子里传出一位妇人的悲号声。这间屋子是岛主的磨坊,雇有12名女工。她们推动磨子,将大麦和小麦磨成食粮,供养男人。这会儿所有女工都就寝了,因为她们已经做完分内的工作,只剩下这位身体孱弱的妇人还没歇息。她停下磨子,开始祈祷……〃让今天成为〔奥迪修斯的仇人〕在他家的大厅饮宴作乐的最后日子!强迫我日夜干活,替他们磨大麦的这帮家伙,让今晚这一餐成为他们最后一餐!〃14

桑提拉纳和戴程德指出,〃如同石磨一般旋转,时时恶作剧的天球〃15意象,也出现在《圣经》中有关大力士参孙(samson)的传说。那时的参孙〃双目皆盲,和一群奴隶在磨坊干活〃。有一天,他的仇人解开他身上的锁链,把他带进庙堂,要他在他们面前〃戏耍〃;参孙伸出双手抱住神殿中央两根柱子,奋力一摇,偌大的建筑物登时倒塌下来,把仇人全都压死5。一如北欧神话中的芬妮雅和梅妮雅,参孙终于报仇雪恨。

同样的主题也出现在日本、中美洲和新西兰毛利族的传说。在北欧芬兰的神话中,这个〃哈姆雷特/参孙〃人物被称为库勒沃(kullervo),石磨也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参波(sampo)。如同芬妮雅和梅妮雅的石磨,它后来也被偷走,送上一艘船,最后破裂成碎片17。

根据学者考证,sampo这个字源自梵文skambha,意指〃柱子或轴子〃18。在北印度文学最古老的作品《咒文吠陀》(atharvaveda)中,我们找到一首赞美skambha的颂歌:

它撑起地球和大气,它撑起天空,让火、月亮、太阳和风谨守各自的位置……它同时支撑天空和地界;它支撑辽阔的大气;它支撑广大的六方;它支撑宇宙万物。

将这首颂歌(《咒文吠陀》第10卷第7章)译成英文的惠特尼却感到大惑不解:〃skambha意指支柱、支撑物、柱子,在这首颂歌中竟然被用来描述宇宙的架构。〃19然而,只要我们了解连结宇宙石磨、漩涡、世界树之类神话意象的那套复杂观念,这段古老的吠陀经文就不会显得那么怪异。一如其他神话寓言,这首颂歌呈现的是〃世界周期的架构〃——以2000多年为一周期的天文运作,其间太阳一直从相同的四个基点升起,然后渐渐将这四个天空座转移到四个新的星座,展开另一个为时200o多年的周期。

因此,在这些神话中石磨常会破裂,支柱会脱离,铰钉会爆开,磨柄会摇晃。这些意象所显露的是天文中的〃分点岁差〃现象;每隔一段漫长的时期,分点岁差的效应就会改变——甚至摧毁——整个天球的稳定座标。

开路者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宇宙机制的一个象征,石磨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中,即使有些传说已经残缺不全。诚如桑提拉纳和戴程德指出的,神话是否保存完整并不重要。他们认为:〃神话术语的一大功能,就是让讲述故事和寓言的人,通过它将某些知识扎实地、独立地流传下去。〃20换言之,在代代相传,重复讲述的过程中,基本的意象会被保留下来,继续流传下去,尽管后人讲述的故事可能已经偏离原有的情节。

这种偏离并不妨碍基本意象和讯息的保存,例证之一是北美洲契洛基族印第安人(cherokees)的神话。他们管〃银河〃(我们的星群)叫〃狗儿逃跑的地方〃。根据契洛基族的传说,古时候〃南方的人有一座玉米磨坊〃,经常失窃,后来主人发现小偷竟是一只狗儿。行藏败露后,这只狗儿〃号叫着逃回北方的家乡,一面跑,一面从嘴巴滴下玉米粉,在路上留下一条白色的痕迹,那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银河了。至今契洛基人还管它叫……’狗儿逃跑的地方。〃’(21)。

在中美洲,讲述奎札科特尔事迹的诸多神话中,有一则记载,大洪水泛滥全世界,导致〃第四太阳纪〃结束,他展开救亡工作,促使人类复兴。根据这则神话,奎札科特尔带领一个伙伴——狗头人身的索洛特尔(x0lotl)——进入阴间,取回死难民众的尸骨。他哄骗死神米克兰迭朱特里(miclantechutli),让他把骨髓带回阳间一个名叫塔摩安禅(tamoanchan)的地方。在那儿,他用一口石磨把骨骸磨成粉末,就像碾磨五谷一样。接着,诸神把鲜血洒在骨粉上,创造出现今人类的始祖(22)。

桑提拉纳和戴程德认为,狗出现在这两则变异的宇宙石磨神话,不太可能是偶然的巧合。他们指出,库勒沃——芬兰神话中的哈姆雷特——也有一只名为穆斯迪(musti)的黑狗。奥迪修斯回到绮色佳的家园时,第一个认出他的就是他那只忠心耿耿的狗儿。熟读《圣经》的人都知道,参孙的事迹牵涉到狐狸(总共3o0只(23)),而狐狸是犬科动物。丹麦版的安姆雷斯/哈姆雷特传说记载:〃安姆雷斯在矮树丛中赶路,一只狼拦在路上。〃更耐人寻味的是,在芬兰库勒沃传奇的一个修订版中,男主角〃被遣送到爱沙尼亚,站在篱笆下学狗吠;他就这样吠了一整年……〃(24)。

桑提拉纳和戴程德指出,神话中充斥的〃犬味〃(doggishness)是有作用的:它是至今犹未被破解的古代天文密码的一部分,在世界各地不断发出讯号。神话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犬类象征。桑提拉纳把这些象征归类为〃语形学标记〃(morphologicalmarkers)——通过这些标记,我们可以找到古代神话中蕴藏的分点岁差天文讯息(25)。标记本身也许有意义,也许只是一个符号,提醒神话的读者注意,一个重大的天文数据即将在故事中揭露。有趣的是,这些标记有时也扮演〃开路者〃的角色,引导初学者从一个神话进入另一个神话,追寻里头蕴藏的科学讯息。

因此,尽管我们没看到熟悉的石磨和漩涡意象,但是,当故事中提到希腊神话的伟大猎人奥里安(orion)拥有一只狗时,我们最好保持警觉。根据神话记载,有一次奥里安试图淫辱守身如玉的女神亚特米丝(artemis);她从地上召唤一只蝎子,把奥里安和他的狗螫毙。奥里安的灵魂飞升上天,成为〃猎户星座〃,而他那只狗也变成〃天狼星〃(sirius)——西方人心目中的〃狗星〃(dogstar)(26)。

对于天狼星的来历,古代埃及人也有类似的说法;在他们的神话中,猎户星座和埃及生神欧西里斯(osiris)关系密切。古代埃及赋予忠诚的天狗最完整、最明确的神话色彩和意义——他们管它叫乌普奥特(upuaut),意思是〃开路神〃。如果我们追随这位狼首人身的神祗来到埃及。抬头眺望天上的猎户星座,进入欧西里斯的悲壮神话,我们会发现我们被一群熟悉的象征环绕。

读者想必记得,根据埃及神话的记载,欧西里斯死于一场阴谋。(译按:见本书第9章。)谋害他的奸人把他禁烟在一口密封的精子中,让他漂流在尼罗河上。在这一点上,他是不是很像乌纳皮施汀、诺亚、柯克斯柯克斯特里(见本书第24章)以及其他躲藏在方舟(或箱柜)中,逃过世界大浩劫的洪水英雄?

欧西里斯神话中另一个大家熟悉的象征,是〃世界树和。〃或〃房屋梁柱〃(在这个故事中两者互相结合)。这个象征是典型的天文岁差意象。神话告诉我们,被禁闭在箱柜中的欧西里斯顺流而下,进入大海,最后被海浪冲刷到中东地区的毕布罗斯港出油(byblos)。箱柜搁浅在一株赤杨树的枝叶间。这株树迅速成长,变得十分高大茂盛,把箱柜环绕在树身中。当地的君王看上这株赤杨树,下令将它砍伐,把隐藏欧西里斯的那一部分锯下,制成一根梁柱,装饰他的宫殿。后来,欧西里斯的妻子爱瑟丝从梁柱中挖出丈夫的尸骨,带回埃及,设法使他复活(27)。

这则欧西里斯神话还包含一些关键数字。不管是出于巧合还是刻意安排,这些数字将引领我们进入古代的天文〃科学〃,让我们一探岁差现象之谜。这将是我们在下一章探讨的课题。

注释:

1《大金字塔的秘密》,381~382页。

2马汀·相纳尔《黑色雅典娜:古典文明的亚非根源》,276页。martinbernal,blackathena:theafroasiaticrootsofclassicalcivilization,uintagebooks,london,1991,p.276.

3参见本书第25章。

4《哈姆雷特的石磨》,7页。

5《古冰岛诗集》,93页,引述自《哈姆雷特的石磨》。162页。

6《哈姆雷特的石磨》,232~233页。

7同上,231页。

8《西班牙人入侵前后的犹加敦半岛》,82页。

9《哈姆雷特的石磨》,2页。

10《石磨之歌》,引述自艾尔萨·提契奈尔《欧丁的面具》,198页。〃thesongofthemill;〃inelsab.titchenell;themasksofodin;theosophicaluniversitypress,pasadena,1988,p198.

11《石磨之歌》,引述自《哈姆雷特的石磨》,89~90页。

12《哈姆雷特的石磨》,232页。

13同上,204页。

14《奥德赛》(劳斯英译本),第20卷第io3~109行。odyssey(rousetranslation),20:103…19

15罗马讽刺作家彼脱罗尼亚(petronius)语,引述自《哈姆雷特的石磨》,137页。

16旧约士师记,第16章第25~30节。

17《哈姆雷特的石磨》,104~108页。

18同上,111页。

19同上,233页。

20同上,312页。

(21)同上,249、389页。亦见门罗与威廉逊《空中飞舞:美洲原住民的星辰神话》,117~118页。jeanguardmonroeandrayawillamson,theydanceinthesky:natiueamericanstarmyths,houghtonmifflinco。;boston,1987,pp。117-18

(22)《古代墨西哥和玛雅人的神祗与象征》,70页。

(23)旧约士师记,第15章第4节。

(24)《哈姆雷特的石磨》,13、31页。

(25)同上,7、31页。

(26)《世界神话》,139页。值得注意的是,和参孙一样,奥里安是个瞎子——星座神话惟一的瞎子人物。见《哈姆雷特的石磨》,177~178页。

(27)《埃及亡灵书》,导言,50页。

第31章欧西里斯数字

考古天文学家珍·谢勒斯(janeb.sellers)在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研究埃及古物学。每年冬天,她都在缅因州波特兰市(portland)度过,夏天则〃朝东走〃,前往坐落在缅因州岩石海岸的19世纪小镇黎普里颈(ripeyneck)。她说:〃那儿的夜空清澄得有如沙漠的天空;兴致来时,你向海鸥大声朗诵古埃及金字塔经文,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1

只有少数学者验证过桑提拉纳和戴程德在《哈姆雷特的石磨》一书中提出的理论,而谢勒斯正是其中的一位。她的努力获得部分学者肯定2。她认为,研究古埃及文明和宗教必须使用天文学,尤其是岁差的观念。她指出:〃一般考古学者并不了解岁差现象。这方面的缺失难免影响到他们对古代神话、古代神祗、古代神殿结构的研究和结论……对天文学家来说,岁差是一个已经被确认的天文事实;研究古代人类文明的学者,必须赶紧掌握这方面的知识。〃3

谢勒斯的论点,呈现在她最近出版的著作《古埃及神祗之死》(thedeathofgodsinancientegypt)。她认为,埃及的欧西里斯神话可能刻意隐藏着一组关键数字,而这些数字在故事情节上也许是〃多余的〃,但却能提供我们一套永恒的计算方法;根据这套方法,我们可以精确地计算出以下的值:

1、地球缓慢的进动(precessionalbsp;2、太阳穿越过一整个黄道带宫(30度)所需的时间;

3、太阳穿越过两个黄道带宫(总共60度)所需的时间;

4、太阳沿着黄道移动36o度,完成一个岁差周期或〃大年〃——即所谓的〃大回转〃(greatretur)4——所需的时间。

计算〃大回转〃

谢勒斯在欧西里斯神话中发掘出的关键性岁差数字是360’72、3o、12。这些数字,大部分出现在神话中讲述各个角色出身来历的那一部分。大英博物馆埃及文物部门前任主管布奇(e.a.bsp;大地之神葛布(geb)爱上太阳神雷(ra)的妻子——女神奴特(nut)。雷发现这桩奸情,大为震怒;他诅咒妻子,不管哪一年、哪一月,都不得生养儿女。知识与魔法之神索斯(thoth)也爱上奴特。他跟月神赌一把,从她手上赢来五个整天。索斯在当时每年的三百天之上增加这五天。在这五天的头一天,奴特生下欧西里斯;他出世的那一刻,人们听到有个声音宣布:造物主已经降生5。

欧西里斯神话也曾提到,当时一年360天,分成〃12个月,每个月30天〃6。谢勒斯指出,大体上,欧西里斯神话在关键处会使用〃一些特定词语,促使读者注意其中包含的数字,并做简单的心算〃7。

到目前为止,谢勒斯已经提供我们三个岁差数字:360、12、30。第四个数字稍后才出现,但却是最重要的。在本书第9章我们提到,邪恶的神赛特唆使一群好人,谋害欧西里斯。参与这桩阴谋的总共有72人。

掌握最后的关键数字后,我们就可以依照谢勒斯的指示做一番运算,如同操作一台古代电脑:

12=黄道带星座的数目;

30=沿着黄道,每一个黄道带星座所占的度数;

72=春分太阳沿着黄道,完成1度的岁差移动所需的时间,即72年;

360=黄道的总度数;

72x30=2160(太阳沿着黄道移动30度,穿越过一整个黄道带星座所需的时间,即2160年);

2160x12(或360x72)=25920(完成一个岁差周期或〃大年〃所需的时间,即2592o年,也就是〃大回转〃总共所需的年数)。

其他数字和数字组合也会出现,例如:

36=春分太阳沿着黄道,完成半度的岁差移动所需的时间,即36年;

4320=春分太阳完成60度的岁差移动,穿越两个黄道带星座所需的时间,即432o年。

谢勒斯认为,这就是一再出现于古代神话和神殿的天文岁差密码的基本成分。一如玄秘的命理学(numerology;译注:依据出生年月日及其他数字测定命运之学),这套密码允许人们随意向左或向右移动小数点;人们也可以运用密码中的基本数字(全部跟分点岁差率有关)从事几乎任何组合、排列、乘除。

密码中最重要的数字是72。古代神话常在这个数字上加36,使成108,然后乘以100,得10800,或除以2,得54,再乘以10,得540(5400o,540000,5400o00等等)。另一个关键数字是z16o(春分太阳穿越一个黄道带星座所需的年数)。古代神话有时将这个数字乘以10或10的因数,得216000,2160000等等;有时乘以2,变成4320,43200,43200o,4320o00,无穷无尽。

比希巴克斯更精确

谢勒斯认为,这些数字的演算是被刻意转变成密码,隐藏在欧西里斯神话中,以便将天文岁差资讯传达给初入门的人。如果谢勒斯的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就得面对一个耐人寻味的。反常的现象。这些数字如果真的牵涉到天文岁差,它们在古代出现,委实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因为这些数字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太过先进,并不是古代任何已知的文明能够演算出来的。

我们不要忘记,包藏这些数字的神话,在古埃及人发明文字之初就已经存在(事实上,公元前245o年左右写成的金字塔经文,包含有欧西里斯神话的一些成分,而根据上、下文我们可以判断,即使在那个时候,这些成分已经非常古老)8。被正统学界公认为〃岁差发现者〃的希腊天文学家希巴克斯,活在公元前2世纪。根据他的推算,一年的岁差移动是45或46弧秒,也就是说,春分太阳沿着黄道移动1度,需要80年时间(以每年移动45弧秒计算)或78.26年(以每年移动46弧秒计算)。20世纪天文学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计算出来的正确数字是对71。6年。如果谢勒斯的推论正确,那么,〃欧西里斯数字〃所提供的值——72年,就显然比希巴克斯的数字精确得多。由于叙事结构的限制,出现在神话中的数字通常是整数,因此,即使古代神话作者掌握更精确的数字,也只好舍弃它而改用72这个整数——你总不能在故事中说,谋害欧西里斯的好人一共是71。6人呀。

根据这个整数,欧西里斯神话能够推算出,春分太阳穿越一个黄道带星座需要2160年。现代天文学家计算出的正确数字是2148年。希巴克斯的数字分别是2400年和2347。8年。此外,依据欧西里斯数字,我们可以推算出,春分太阳穿越黄道带所有12个星座,完成一个岁差周期,需要25920年。希巴克斯的数字则是2880o年或28173。6年。根据今天的估算,正确的数字是25776年。因此,希巴克斯计算的〃大回转〃时间,误差达3000年左右。欧西里斯神话的计算只误差144年。若不是由于叙事结构的限制,神话作者被迫舍弃71。6,改用72作为基数,恐怕连这点误差也不会出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