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太甜了……你平时都放这么多糖?”方慕辰只是喝了一口,就放下杯子下结论。
“嗯,我不喜欢喝苦的。要不要换一杯?”我一般都会使劲放糖直至把咖啡的苦味压下去。
“倒了,重新换一杯,不要糖不要奶。嗜甜比吸烟危害大……”方慕辰提醒道。
“我没有嗜甜,我只是喜欢吃甜食,你明知道吃甜食不好,以前为什么还要给我买雪糕……”我有些愤愤不平地反驳他,这个人以前明明老给我买雪糕,现在又跑来正义凛然地指责我。
“嗯,是我错了,以前就应该给你买苦瓜……”方慕辰虽然口头上认错,可语气里我却听不出一丝诚意。
“哼,当然是你的错……我不喜欢吃苦瓜……”刚才明明好好的,这个男人非要贱招,在他的刺激下我的小脾气噌噌地往上涨,不由加快了脚步迈出门口,然而在我回头关门的瞬间,却见他用似笑非笑的眼神看着我,嘴角弯起一抹欢愉。短短的瞬间,我的脸突然发热,心跳也莫名在加速,最后逃一般走向茶水间,只是一个含意不明的眼神,我已经方寸大乱。
倒掉咖啡,重新冲了杯斋啡,苦死他。我突然困惑自己刚才为什么要生气,若是普通同事之间谈起这个问题,大家只是笑着闲话家常罢了,为什么和他一起,我就会这样莫名地耍小脾气。我已经27岁了,不再是17岁,莫非我还能指望他像过去一样哄着自己不成,思虑到此,我不禁再次嗤笑自己天真而幼稚的行为。
收敛了所有不应该存在的心神,我再次端着斋啡放到他的桌上。他的显示器上全是英文及数字代码,见到我的到来,他换了页面,点击了一遍已经制好的一个栏目,询问我的意见。
我弯着腰身站在他旁边,指出了几处链接不到位的小问题,毫无疑问,他的工作效率很高,凭他的速度,我估计一个月时间就能把这个项目搞定。
这里的公司用的是中央空调,很快我就感觉到寒凉,如置身秋日,薄薄的衣裙无法为我保暖,我忍不住交叉着双手搓了搓左右胳膊,暗下决心明日要穿长牛仔裤、带件长袖衫御寒。
“把这个穿上……”方慕辰从抽屉里拿出一件折叠整齐的白底黑边长袖运动衫,放到办公桌上。
“谢谢……”我不客气地套在身上,衣服上并没有他熟悉的气味,想必他也不曾穿过,套在我身上显得又宽又长,我卷了卷袖子,这样低的温度,就算是毛毯我也会披在身上的。
一个下午的时间,方慕辰在专心地工作,而我则无所事事的浏览网页看小说,我会不时悄悄地瞄上他几眼。他的十指手形仍然修长漂亮,那么有节奏地舞动在键盘上,掩盖了那因为握网拍而磨出厚厚的茧子的右手掌;双眸专注地盯着显示器,坐姿端正,他的脸形比过去瘦了一点点,却更显英俊,这样认真工作的男人很有魅力,现在的他仿佛就是一副画,依然让我着迷。
第二十七章你可曾为我心疼过?
“要不要看看我的摄影集?”就在我无聊得快要睡着的时候,方慕辰停下手里的活,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白色的u盘,然后笑容灿烂地在空中摇了两下。
“看在你自动送上门的份上,我也不能拒之门外,凑合看看吧。”他的言行很容易带动我的情绪,正常情况下,他这样得意的笑容很容易勾起我的故作叛逆和高挑。
方慕辰不在意地将它交给我,我们这样的交谈方式,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对于我的故作矜持,他一直都在宽容。
我起身从他手里拿过u盘,插入笔记本,点开里面一个叫“飞鸟影集”的文件夹。飞鸟是他在msn上的名字,我总感觉此名很合适方慕辰,正如他内心世界对自由的深切向往。
方慕辰喜欢摄影我是知道的,出国之前就听他提过,那时他还有一台看上去较专业的长镜头相机。他出国后,我们用msn进行联系。
他曾经把自己的作品发表在网易以及一个专业摄影的论坛里,作品全是风景照,我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认识,只是看到论坛里的看客对他的评价很高。里面有方慕辰将一个网友转发的一篇全英文相机设置介绍译成中文。在那里他们谈论的东西很专业,主要是围绕着镜头、快门、光圈、曝光、色温等问题进行探讨。反正这些东西对于我这个门外汉来说,是不具备吸引力的,可他们谈得很深入细致。仍记得当时我只是走马观花一般看着他所拍的东西,尝试着感受他们欲表达的东西。可影像毕竟不似文字,它是那么含蕴地要求感官去感知,缺乏美感的我只是有些向往它的美好,至于更深层次的东西,仍然无法感悟。
飞鸟影集里面依然是大量的风景照,可是这些照片却深深地震撼着我。原来这些年他曾去过那么多的地方,而我却仍是井底之蛙,安逸地呆在原地抬头看着窄小的天空,还非常满足地当作那是自己世界的全部。
我点开了他的第一个文件夹,那是常在电视里出现的欧洲南部的意大利,一张张庄严而雄伟的大教堂,柔美的水城威尼斯,还有阳光下飘浮着的弯弯小船,全是明亮清晰的异国风景。
然而这些充满诱惑气息的相片,都没有他这张独照有吸引力。白色的餐桌上,一盘牛扒,一瓶啤酒,一台相机,他独坐在木坐椅上悠闲而极富魅力地微笑,我能感受得到他发自内心的快乐。
后面还有加拿大、香港、台湾阿里山等地的影集,我一张张仔细地看着,感受着他曾经到过的足迹,离我的世界那么远,那么宽大而美好。可是这样的美景,每一张都沉如巨石,重重地积压在我的心上。他终于如愿以偿,踏上了自己向往的地方。
方慕辰出国这么多年,很少告诉我他在国外的具体生活,也不曾像某些海归那样喜欢炫耀自己的生活,从他的衣着与谈吐中,低调得容易让外人无法觉察他是海归。以至于与他相处时,我也常常会忘记自己原来与他已经有了这么遥远的距离。
还记得高二的那年,他曾经给我看过一本影册,当时他指着宽广而翠绿如玉的草地说:“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也能到达这样的地方……”
当时我并没有回应他,因为在我的生活中,我从没见过那样美丽的草地,更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