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苍茫,熠熠星辉在渤海上映出淡淡幽光,如有无量无尽的神秘深藏在不为人知的幽深角落。
穆鹰漫步海岸,眺望着深邃的天涯和远阔的星空,听着浪花哗哗的拍岸声,衣裤在海风的吹刮下自在飘动,心中不期然生出一种出世的恬静和悠远,思绪如同淹没在夜色中的海浪般起伏不定:“无尽的星空,无穷的道境,谁在触摸到这些神秘诱人的境界后能不为之动心?神仙鬼怪,在寻常人看来不过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但如果真的有机会成仙成佛,又有哪个凡人能不为之疯狂?在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经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远航星空,但是,如果让那些宇航员选择,是乘坐太空船好,还是足踏飞剑冲霄而上好,恐怕他们也会向往神话多一点吧……谁知道呢,这得问杨利伟呀……”
思绪飘摇间,穆鹰已漫步至一座临海而立、拔岸而起的山岩前,抬头看着这座四层楼高,犹如椅背般弯向大海的山岩,淡淡道:“到了。”
穆鹰从得自林淮的如意锦囊中取出邀请函,右手掐出邀请函中指定的寻星印,一指点在封皮上。
邀请函蓦地从手上飞起,从中打开,绽放出一团米白色的毫光,函中射出一缕疾光,如惊鸿一瞥闪过海面,投进漆黑深邃的海天深处,隐没不见。
邀请函敛去光华,落回穆鹰掌中,再无动静。
良久良久,一点淡淡的灯火光芒从幽深的海天尽头遥遥而来,穆鹰极目远眺,原来是一艘挂着风灯的渔船正驶向岸边。
“小伙子,上船吧。”渔船航近海岸,船头立着一位渔民打扮的老人,向着穆鹰招手说道。略带点沙哑的话音在海浪的和声中越过海岸传来,充满令人感慨的沧桑韵味。
穆鹰掠过数十米的海水,洒然踏上渔船说道:“麻烦您老了。”
渔船长约五米,在昏暗的渔灯光芒中显得拙朴老旧。船头有两张小木凳,穆鹰和老渔夫一人坐了一张。老渔夫随手一摆船舷上挂着的黑色木浆,没有装载发动机的渔船竟然灵动地在海面上转了个弯,像箭鱼般轻盈迅捷地驶向大海深处。
渔船所至,波分浪裂,全无阻碍,平稳顺畅得如同泛舟镜湖。
“这根黑不溜秋的木浆不简单,怕是炼制过的法器,看来这渔民也是修真者。”穆鹰心中念头一转,当即微笑问道:“老人家好厉害的修为,我如果要像您这样操舟破浪,就是再练十年也未必能行。”
“山野村夫的伎俩,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老渔夫嘴上谦虚,脸上却微有得色。
“近乎套上了,有门儿。”穆鹰自来熟地拉近了一些木凳的距离,微笑问道:“我是第一次参加渤海上的百宝会,还不知道是怎样一番光景,您老能给我这新人说说里面的门道吗?”
老渔夫一边摇橹,一边侃起了大山:“这百宝会啊,是河北、山东、辽宁这片地界上的散修和一些大小门派的外门弟子联合发起的交流会。在修真界里,没有洞天福地作为依托的散修日子很不好过,而那些被门派所轻视忽略的外门弟子日子也不好过,于是大伙便凑在一起,想了个办法,每年聚一聚,交流一下修行上的心得体会,也顺便彼此交换一些法器丹药。这渤海上的百宝会虽然远远比不上龙虎山的天师宝诞和终南山的玉华大会那般盛大煊赫,但却是专为低级别的广大修真者所开设,也别有一番热闹,小哥儿今夜说不定有所斩获喔,呵呵呵。”
渔船在海浪中驶出百里之后,笔直地投进一团弥漫海天的浓雾之中。
浓雾里,星辉尽数被遮,爽朗浩荡的海风也被一股无形之力舒缓熨帖成湿润微凉的和风。穆鹰穷尽目力,也只能看到船上风灯所照亮的数米海面,茫茫大雾,恍若将无尽海天全数笼罩在一层谜一样的气氛之中。
老渔夫掐诀一指,风灯的玻璃灯罩上立时亮起一个个由“火”字叠加而成的复文符,昏暗的光线渐渐变亮,灯火光芒穿透了浓雾,将渔船四周方圆百米的海面照得亮如白昼。
不知何时,海面上已多了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礁石,远远近近,疏疏落落地点缀在海涛之中,远远望去,宛如一头头僵硬不动的石头怪兽,连带着潜伏于海面以下影影绰绰、难以胜数的可怕暗礁,直让人心底悚然。
渔船左弯右拐地穿行于礁石之间,老渔夫轻松摇橹,驾轻就熟。
“这浓雾看来是百宝会布置在外围的大型迷踪阵,海面上下的礁石大半都有人为的斧凿痕迹,该是大阵的结点所在,不明底细的普通人若是闯进阵中,怕是只能等到大会结束后阵法散去,才能逃出生天,若是食物饮水不足,必定是生生渴死饿死的下场。就是以我现在的修为,也远不足以看出当中的繁复变化。要是海军和太空卫星发现到这个监测盲点,不知道会不会惊呼中国出现新一代死亡三角洲。”
穆鹰对修真者凌驾于凡尘之上的境况,又多了一点直观的感受。
不久,渔船靠岸。
穆鹰跟老渔夫打了招呼,飞身跃上码头,刚一足踏实地,笼罩在茫茫天地之间的大雾便倏然冰消瓦解,眼前已是海岛景象,岛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宝光处处,瑞霭盈野,几乎令穆鹰晃花了眼。
岛上没有水泥钢筋建造的楼房,但却有各式各样的修真手段所布置的摊位:有人将炼制的法坛放大,占据十多平方米的地盘,兜售各式佛珠、灯盏、流苏、璎珞;有人用木系法术催生花圃,用一圈纯白茶花围出摊位,当中摆卖着以五光十色的玉石晶瓶所盛装的花露,以及用花草提炼的丸散膏丹,芬芳扑鼻,清香四溢;更有精通机关术的修真者,直接拿出一座座由竹木构件搭建的房舍,门窗上挂有辟尘、挡风、阻雨的木符,精巧实用,引得不少人观摩浏览。
穆鹰走到一处专门陈列各式令旗的摊位,饶有兴致地问问价,摊主笑着告诉他百宝会上要么使用通用的灵石买卖物件,要么以物易物,极少有人用俗世中的金钱交易,像穆鹰看中的一套七面纯火属性的令旗,便要价净重三斤六两的下品灵石,比穆鹰自己炼制的九子母火符还要金贵,馋得他直流口水,却无论如何舍不得一掷千金。
穆鹰在仙道版的集市上逛了一圈,挑了一间品种最全的丹药竹庐,走了进去,走马观花地浏览起来。
这竹庐的屋顶乃是个圆形穹顶,四面墙壁各长二十四米,暗合“天圆地方”和“二十四节气”的道家玄妙。主人是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老伯,头发已经花白,但双眸开阖间清光湛湛,显然是已经修进先天至境的高手。庐主和蔼笑道:“小兄弟,需要些什么丹药么。”
穆鹰在一排排竹橱上的瓶子、罐子、盒子、坛子上扫了几眼,问道:“不知您这有没有助长修为的丹药?”
“小兄弟可是需要几颗能够助你跨入先天的灵丹?”庐主微笑着指了指最上层木橱上的几个青铜瓶,“老朽这里的返天丸、凝气丹、开脉散都是助长修为的药物,不知你想要哪种?”
“不瞒老人家,我这囊中羞涩……”穆鹰尴尬地轻声说道。
“呵呵,不打紧,我看你神圆气足,应该已修至后天圆满,想来药量无须太多,不必用到调理经脉的开脉散和固本培元的凝气丹,只须一枚返天丸,服后练气三日夜,应该差不多能跨入先天了。”庐主从木橱上取下一个约有保温杯大小的青铜瓶,拔开瓶塞,倒出一枚鹌鹑蛋大小的蜡丸。
“不知……”穆鹰脸上满是希冀和忐忑。
“这样吧,两斤下品灵石,你看可否。”
“谢谢,太谢谢您了!”一套火属性令旗都要价下品灵石三斤六两,如今一颗能让后天圆满的修真者一步跨入先天的返天丸却只要两斤下品灵石,显然是半卖半送了,怎到穆鹰不喜翻心头。
穆鹰趁热打铁地从怀中掏出如意锦囊,抓出两斤下品灵石,卖过返天丸,千恩万谢地出了竹庐,却没为意庐主看见那个用银丝织就,正面用金线绣了座精致塔楼的如意锦囊之际,眸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异芒。
待穆鹰走后,庐主拂袖关了大门,竹庐的后进当即走出一名虎背熊腰的黑脸青年,沉声说道:“师伯,我肯定那是师傅的如意锦囊!”
“我还没老眼昏花。”庐主和蔼慈祥的面容瞬间阴沉下来,冷声说道,“孟希,你师傅到太行山采药,三个月来音讯全无,如今如意锦囊落在这小子手里,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黑脸青年孟希抢上一步说道:“那您老刚才还……”
“你知道什么!”庐主厉声打断孟希的话,“那小子虽然身上寒酸,但修炼的气息却与符派的门人十分相似,难保他跟龙虎山茅山没有关系,若他真是这两派门人,你师傅这仇是别指望报了!”
“师伯,我们每年都给师门捐献大笔钱财,侄儿年初才上缴了一批灵石,难道师门就不能为我们做点事情!”
“孟希,你不是不知道我们是什么境况!我们楼观派渊源虽然深厚,但如今也只不过是托庇于终南的一个小门派,加上我们外门弟子的身份,对内门中人来说,不过是些用钱买道法之辈,谁会为了我们得罪龙虎山茅山这些雄霸一方的势力……唉!”
“师伯!”孟希不甘地低喝一声。
“别说了!”庐主一挥手,“我和你去跟着那小子,千万别打草惊蛇,如果证实他不是龙虎山茅山的人――”
庐主的掌心亮起一团雷纹印光,紫电一炸,宛如晴空霹雳,一室电光狂飙,“我杜三爷定要将他挫骨扬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