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音是个腐宅……看过《宅乱记》的应该都晓得。之所以在《字师》的资料馆里面贴这个玩意,完全是因为秦的时候有避无可避的男风……虽然不会有很多的cp出现(大家可以在讨论区自行yy,例如:李斯x韩非之类的……),但是也是会有那么三四个被正面提及……(实际上开始几章已经可以看出什么来了……)
不过,我保证仓子湮的性取向是正常的。(当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下决心让它不是女穿男……)虽然会有男的女的爱慕她……(-_-||||)但是她爱慕的一定是个男人……至于成亲的事情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所以,【这不是耽美文!】
受不了的,就当我凑字吧……
-------------
男风最早可确切的记载是《周书》的《逸周书》中“美男破老,美女破居,武之毁也”的话,由此看来,男风在商代和周代已经存在了。
在周朝的民间诗歌中,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诗经》的“关睢”一诗: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不过,除了赞美异性爱情,《诗经》中也有许多赞美男风的作品,如《郑风》中就有不少“两男相悦”之词,如“狡童”、“狂童”、“狂且”、“恣行”、“维予二人”之类,都和男风有关。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都有崇尚美男之风,记载也多了起来。《战国策秦策》中有一段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晋献公想进攻虞国,但怕虞国名臣宫之奇的存在,于是荀息就建议献公送美男给虞侯,并且在虞侯面前说宫之奇的坏话。这个计策实现了,宫之奇劝谏虞侯,虞侯不听,只好逃走。虞侯失去了股肱之臣,最后亡于晋。
可见,“美人计”自古无关男女!
宫廷男风虽说带着强权的性质,却也不乏真正的爱情。
《战国策魏策》记载:有一天,魏王和他的男宠龙阳君一起钓鱼。虽然龙阳君钓了十多条鱼,可是却哭了。魏王问他为什么。龙阳君说,因为我不过是王的一条鱼。魏王很不理解,于是龙阳君解释说,当我钓到第一条鱼时,我满心欢喜,后来我又钓到更大的,于是将第一条弃之于海了。现在我受宠于君,与你共枕,位至人君,人们都敬我怕我,可是四海之内漂亮的人那么多,他们会千方百计地讨好于你,而我有朝一日也会如第一条鱼那样,被弃之于海。念及此,我怎能不哭呢?魏王说:你有这种想法,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于是颁布命令,如果有人敢带别的美貌者来见王,就要满门抄斩。这个故事很有名,“龙阳之好”由此而来。【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其人消失于一切记载之中,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大有可推敲的余地,是隐了?遁了?还是私奔了?不可考证。他生于几几年,史书也没有记载!某音只能说……这个人会出现……】
又《战国策楚策》中记载:安陵君,楚共王的男宠。有人提醒他,色衰会爱弛,应该向王表态,连死也跟随王,就能得到王长期的信任与眷顾。安陵君找了一个机会和共王讲了,共王大为感动,封他为“安陵君”。可见爱情当中承诺的重要。“安陵之好”由此而起。
至于著名的“分桃之爱”则载于《韩非子说难篇》:卫灵公的男宠弥子瑕私驾灵公的马车去探母病,论律要砍去双腿,灵公却赞其孝;弥子瑕吃了一口桃子,把剩下的给灵公吃,灵公又说弥子瑕多么关心他。可惜,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灵公对他开始生厌,以上这些事都成为罪状了。
另外比较生动的记载还有《吴下阿蒙断袖篇》:向是宋恒公的男宠,位至司马,很受宠幸。有一次,向知道恒公之子公子佗有四匹白色的骏马,想要,恒公就瞒着儿子,将马的尾鬣染成红色送给了向。后来公子佗知道了,大怒,派人将马取回。向很害怕,就逃走了。恒公知道后,闭门而哭,眼睛都哭肿了。
在等级森严的私有制社会初期,贵族们固然可以拥有喜爱的男宠,也有以下淫上,主动出击的例子。
《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生得漂亮,有一次一个小官员一直轻佻地盯着他看,景公发现后,十分恼怒,要杀这个小官员。于是晏子劝景公:拒绝别人的欲望,是“不道”的,憎恶别人的爱慕是“不祥”的,虽然他意欲于你,但还不至于杀头。景公听后,说:有这样的事吗?那么在我洗澡的时候,让他来抱我好了。(ˉ_ˉ┆)
无独有偶,《吴下阿蒙断袖篇》也提到高为贵族的襄城君,受不住自己部属的挑逗,而与之相好的故事。(著名的《越人歌》出自“襄城君”这个典故。)
据元代林载卿的《诚斋杂记》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士人阶层的潘章和王仲先从相见到相爱,情同夫妇,甚至同死。他们俩合葬的墓冢后来还长出一棵枝叶相抱的树,可谓死后仍相爱如故,贞诚感天,这棵树也称“共枕树”。
由此可见,当时社会上一般人士中也有此风,而且还屡屡被传为美谈。
到了汉代,男风更胜,这里就不复制粘贴了……有兴趣的人请自行百度“古代男风”……
(之所以改了很多,就是怕被说占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