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词:兵者,凶器也。没有凶器,政权不出,其势不稳。
===================
前面提到白老将军农忙前期出兵,力求打韩国一个措手不及。
五月农忙的时候,大家都在忙着收麦子,哪里会想到打仗?加之之前白起行军隐藏了消息,秦军简直没有遇到正规军,一群乡间的锄头铲子也没什么攻击力,全部成为俘虏。
然而最让白起高兴地是,他缴获了好多麦子!
麦子是什么?
那就是军粮!
打劫后的收获颇丰,白起心里美滋滋的,又想到这样的馊主意是仓子湮跟他闲话的时候随意说出来的,心里面就又有那么点不平衡。觉得这小娃娃怎么能这么的缺德,这样的怪招都能出出来?
要是仓子湮知道白老将军心里是这么想的,她一定会反唇相讥道:“主意虽然是我出的,但是这仗可是您老打的,祸首可不是我。”
想到仓子湮,白起不得不又想到仓子泱。仓子泱这个孩子也挺厉害,功夫的确好,似乎也学过兵法,只是不知道那兵法是他自己学的还是仓子湮教的。
呃……他为什么会以为那会是仓子湮那个小娃娃教的?明明他大哥比他大了几乎一轮儿,怎么着也是他教仓子湮才对。白起老爷子乐呵乐呵思想就不知道跑了多远。
试问思想有多远?那么作者我会说,就如白老爷子离我们有多远……
所以白老爷子本人在与思想一同远离的时候,根本没看到一同是秦王苛任命的大将军的商松的眼神。
白将军前几年已经过了花甲,看那样子果真是老了……商松如此想到,要不怎么会收了些军粮就乐成那样了?这老爷子可千万别撂在路上了,那样岂不成了秦军的笑话。
商松想了想,觉得白老爷子年事已高,一些琐碎的事情还是不要劳烦他老人家,便自己去看看收粮和战俘的情况。
恰巧仓子泱也是来上报这件事情,结果两个人就撞一起了……
仓子泱一看自己撞了人,还是商松,便连忙道歉。商松一看这孩子怎么这样……呃,那什么?商松自己也没词了,毕竟是两个人一起撞上的。
“有什么事要禀报?”没词就不说那个了,直接切入主题。
“回禀大将军,是关于战俘的问题。”无论何时,仓子泱都会是一副恭敬的样子对他们。
“战俘有什么问题?”
“战俘人已逾数万,不知如何处置?”
“按照惯例,杀了。”
“可是……一次杀这么多人……”仓子泱很犹豫,之前杀战俘他都不愿意参加,他只觉得在战场上杀人无可厚非,但是既然已经俘虏了,再杀便……
“人是死的多,但这和长平之战相比根本没什么。这些俘虏的人数越多,便越是隐患。你应该想的到这一点。”商松挥了挥手,示意仓子泱下去执行。
商松不是很明白仓子泱这个人。当初白起和他一起看士兵们训练的时候,白老爷子给他指了一个人,问他觉得如何。
他看到的是一个孔武有力且不乏锻炼的好苗子。等后来那人的再军中的头衔上升了,商松才晓得他是仓子湮的大哥。
仓子湮是谁?
仓子湮是秦王苛亲封的“字师”,虽然有个“御史大夫”的官职,但是她实际上却有很大的权利。他知道仓子湮与白老爷子交情好,但又不觉得仓子湮让白起为他大哥通融。因为他们兄妹给商松的感觉太不一样。白起曾对他说过,仓子湮认为长平之战的战俘该杀。因此,仓子泱的妹妹仓子湮根本不会对于屠戮这种事情产生犹豫。
白起有个外号,叫“人屠”,说的就是长平之战之后他坑杀了四十万赵军战俘的事情。而人屠的门下居然有这样“善良”的一个兵?
上阵打仗的人,若是狠得下心来杀人,怎么能算做“善良”?偏偏仓子泱的为难是写在脸上。上阵杀敌和杀战俘有很大的不同吗?
商松刚想去转转,哪知仓子泱又回来了。
“又有什么事?”
“呃……我妹,呃不,是替字师给白将军送信的信使到了。”仓子泱不太爱在别人面前提仓子湮,这样总让他觉得自己是靠着自己的妹妹走到这一步的。
商松看到仓子泱身后的一个人,一身的灰布衣裳,袖口似乎有几处磨损,那张脸也有点面熟,大概看过几次。
对于仓子湮的信件他也有些好奇,便随着那二人一起去白起的帐中。
给白起送信的人是仓子湮湮府上的家仆湮方,也是上次替仓子泱送信给仓子湮的人。
湮方跟着仓子泱来到白起的大帐,拿出了仓子湮捎来的竹简。
没错,是竹简。不是白绢。
仓子湮惯用白绢寄信,但这一次却不知为何用了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