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面回来时间还早,江野就在大厅闲逛。一大群美国佬在大厅里等车,看样子要去游长城。江野注意到他们一个个都年过花甲,属于拿着退休金满世界跑的老年观光团。咱们中国的老人可没得比,几百千八的退休工资也就够打点小麻将,或者跳点不要钱的街头舞。江野不知道到自己退休时赶不赶得上这样的好时代,至少汇率上去了,1000人民币就等于1000美金,他或许可以逛逛越南柬埔寨。他知道现在有部分中国人也欧洲、美洲、东南亚、澳洲满地游,但那真的属于一少部分。甚至每年几千万的出国人次中,大部分都是那少数人在其中循环。没机会出国的就永远没机会。那叫什么马太效应吧,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哎呀,江助理!”王总从大门进来老远就发现了江野。
江野觉得在北京这种地方喊助理就像他是外交部或国务院的什么助理。这官方和民间的称谓是不是应该有个区别,像咱们国务院总理就不叫总经理,尽管其工作性质是一样的。
“雪儿还没下来吗?我们今儿走的地方可多啦。”王总问。他总是显得跟林雪很亲密的样子让江野觉得有些不舒服。
江野给林雪房间打了个电话,林雪说马上下来。
老外们的车来了,一中年导游举着小黄旗拿个小喇叭请ladiesandgentlemen(女士们先生们)上车,他说“ok;herebsp;江野和王总寒暄,说这北京的天气现在算是最好的吧。
王总说是啊,开会时不都这样写着吗:金秋十月,秋高气爽。
江野故意问那沙尘暴是什么时候?
王总说不会,那是春天的事。
江野问我们今天走哪些地方?
王总说主要就西单、王府井,还要去看几个小区。
江野心想那也不算远。林雪怎么还不下来?吃完早饭回来跟她通电话时她已经起床了,这女人就是喜欢磨蹭。
他问王总去过d城没有?
王总说去过,老熟了。我特别喜欢吃你们的小吃,那叫什么,王总掰着手指,一样一样数了有十几样。
男人不坏第十七章(5)
江野说那你也算对d城比较熟了。
王总说岂止熟,那是太熟了。
林雪总算下来了。她还是一贯的风格,紧身系列,杀气腾腾。一番问候后,王总请他们上车。他今天换了辆别克商务车。江野想肯定这才是日常用车,昨天的军牌奔驰不过是个道具。
两块外立柱广告牌的位置没说的,一个在西单路口,一个在王府井。就是价格让人心痛,80万3个月,在d城也就十几二十万一年。然后王总叫司机开车到玫瑰园、清水溪、帝都几个楼盘转了转。江野才听懂了,原来他想叫林雪投放一种灭蚊灯箱广告。就是一个普通的灯箱加一个电子灭蚊器,说是通过爱委会搞的一个项目,专门在北京高档社区的花园广场上投放。他们前期准备在10多个小区投放100个,每个6000块钱,管一年。
前面的立柱广告虽然贵,但那还属于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范畴。江野觉得这灭蚊灯箱,首先高档社区怎么允许破坏它的景观让你在草坪上随便立灯箱?其次价格也贵得离谱。既然是爱委会推广的这个项目帮小区灭蚊的,场地租金就应该没有或者很优惠。一个灯箱的制作成本顶破天2000块钱。现在灯箱还没看见一个,等于是要林雪出3倍的价钱来帮他做。一年后东西就全是他的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林雪对这个项目却很感兴趣。她说她的服装锁定的就是高端客户,如果住在高尚社区的女人们进进出出都看见她的品牌广告,那无形中就是一种潜移默化。江野给她暗递眼色,心想即便是这个项目真的很好,她也不应该当着王总表露出来。回头怎么跟他杀价呢?但林雪没有领会他的意思,继续探讨画面是该纯粹的logo还是请个明星来代言。王总说当然是请个明星来代言好了,所有的一线女明星他都特别熟。
江野故意找它的漏洞,说北京的冬天这么冷,应该没什么蚊子吧?
王总笑他说你甭管有蚊子没蚊子,我还就这么个理由把灯箱立起来了,没蚊子还能拆了它?
林雪也帮王总说就是,这只是一个把广告做进小区去的理由而已。
江野在心里算了一下,两个80万的立柱广告加这60万就是220万。以灯箱的差价来看,王总少说有80万的利润。而自己公司如果代理相同金额的活,却只有11万。不是说朋友之间计较这些,可也总不能对敌人大方而对自己人刻薄吧?
下午考察结束后王总本来说一块到他办公室坐坐,晚上还是他做东去吃东来顺。但林雪对江野说你不是还要去探你的外婆吗?江野看她的眼神只好跟着撒谎说对对对,老外婆70多了一定要让他回去陪她吃个饭。这样5点钟不到江野又一个人被甩在木樨地了。
他正不知到哪儿闲逛,林雪给他发了条短信:晚上8点在宾馆吃晚饭。
他在马路边随便找了间茶餐厅打发时间。他不明白林雪为什么突然把他甩开。难道是怕他知道她过多的商业机密?毕竟他不是她真正的助理。或者,前面他的意见已经让她讨厌了?不过这个项目确实是令人讨厌的。无论如何,他得说服她别做。高档社区不可能容许你乱立灯箱,而且一个小区立十来个灯箱有什么效果?广告一旦分散就不起任何作用,这是一条铁的定理。还不如把资金用来和自己搞个栏目,一旦热播,不仅能达到广告效果,还能实现资金自平甚至赚钱,何乐而不为?
北方的天黑得很快,一会儿工夫夕阳的余晖就从大街上消失得无踪无影。江野有点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