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
李峰村里虽然算不上长寿村,却是健健康康少有生病的。李峰之所以知道这些还是上了大学,自己查图书馆看着,自己小时候,爱吃笋子,主要是脆生,那时候蔬菜不多,每年吃得最多正是笋子。
背着箩筐,李峰心里想着,中午,怎么做笋子儿,笋子炒肉片,最是好吃,自己挖的最是嫩儿。不用太过大火,肉片炒熟,下锅清炒一下,吃起来带着一点脆生,清香可口,肉片也少了一份油腻,可谓两者相得益彰。单单吃肉,做的再好,一丝油腻是难免,单单吃竹笋,有淡淡苦味儿,太过干脆,没有油。
至于凉拌笋片,过水一定注意,不能太久,也不能短,久了,不够脆生,短了有些咬不透,带着味苦了。
料子也是,压住一丝苦味,酱醋必须量够,调理李峰心里早早有了准备,自己最是喜爱的蒜泥辣油绝对少不了,黄瓜丝,香菜,李峰心里越想,心里越加急切。吃穿,在过去,李峰多是在穿着上,如今在家,村里,没个讲究,自己越加把心思放在吃喝玩乐。虽然不时想起,心里淡淡倩影,如今亦是忘却了许多。
毛球拿了小小笋子,这个可不是毛笋,是路边的竹子,小拇指粗细,这些多是四五月出的,夏天吃的。李峰没见着毛球从哪里划拉过来儿,而小肥仔,小家伙却是只能看着,狗吃青草说怪不怪,可是自家狗狗没病没灾,肥仔可是不会吃这些草草花花的,只是玩闹咬着。玩闹打滚,看的李峰一阵头疼儿,回去不定被张兰抓着,那刷子洗洗。小狗,如今不过四十来天,腿脚的毛儿,变得越加的黄艳儿,脊背越是黝黑了,原来淡淡灰色褪去。身上的毛茸茸的毛发越加的捋顺儿。李峰看着,越加的喜爱儿,可惜性子却是越加调皮,刚刚来家,可怜兮兮的,眨巴着水汪汪的眼睛,肉呼呼,抱着轻叫。如今疯跑,树林,草丛,灌木乱钻,每天的脏兮兮,身上全是草沫子,灰尘,泥土。
你儿一训斥,翻个白肚皮,撒娇学的倒是一套一套的,张兰说了几次,每天看着,抓着洗澡儿。连着两天看着张兰,掉头就跑,李山可乐的,连着张兰白眼都没在意。
李峰回家儿,看着张兰没回来,自己先是把竹笋儿外边灰黄皮子剥掉,淡黑色的毛儿去除,露出象牙白的笋子,外皮有些象牙黄儿。在清水里泡着,中午吃呢,自己拿出本书,看看,过去几年自己心思每一天是清净,书,多是卖,而不是看,如今收在茅屋里有上百本,看过不过是一两本。
心静自然凉,李峰多看过的电视,电影啥么,高僧静坐,青灯古卷,甚至宁静儿。曾今李峰一度崇拜不已,为什么,人心思动,不说多数人心中是又躁动,浮沉儿。其实,这些多数人知道,知道并不意味做到的。
李峰回到家乡,在山水之间,心思慢慢沉静下来。心里再想起自己多年没有读书儿了,拿出书本,看着起初仍旧有些静不下里,看了几页,心思就不在了。学着老僧盘坐一会,觉着心态好些了,有些惊奇,平时看书多是盘坐,李峰不可能老神在在,盘腿儿,其实更多让身体的稳定下来儿。可能人多是爱动,源于腿脚吧,一个人能不能心静,只看看坐下就可知了。
曾今听过一侧笑话,或是寓言更加准确儿,古时候,一家书香门第,有一女儿,样貌美艳,知书达理,可谓良配。自然登门提亲多不胜数,父母多为这事心忧。只是最后为了女儿招女婿,却没有如别家一般考量学问,为何,学问多可的,心境难平。书香何为啊,只是多读了几本书,每每有人提起,一笑而过,其实书香不仅仅书,而是一种心境书明。这家老爷是一个有真正学问的人,平时对待女儿爱之极,为其女婿多有是费了心思的。有一日,在河边散步,突然看见一渔夫垂钓于河岸,远远看着,朝阳晚霞匆匆而过,直到渔夫站起走远。老学士眼神直直望着,一排排清晰的脚印,延伸至远处。那一刻,老学士心里一亮,匆匆回家,第二天贴出贴子招女婿儿。
条件挺简单,读过书,无需文凭高低,至于乡绅,或是村农,甚至公孙,一律一视同仁请进。
不过是一本书,一杯水,没有凳子,坐的地方铺满细小的黄沙,题目,看完一本书,一个时辰。
不少人不知其解,连着老妇人看着也是多有疑惑,老学士捻须微微一笑,不说话儿。时间不长不短,众位为了美女多是忍耐,时辰一到,人中起身拍打沙粒。老学士微笑不语,左右看了看,指着一位粗布衣衫的年轻人,你就是我的女婿了。
众人奇异,如何,这位虽然相貌不错,可惜一副穷困之态,让人不觉失望。老妇人不时皱眉,似乎颇有微词,连着躲在一边小姐都有些诧异父亲如何这般。
不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可是如今众位公子在此,不说道一二难以服人。老学士指着个人坐下沙粒,众人不解。“可有不同。”“印犹在。”话不多,来的都是有些学问,暗暗惭愧,连着对此颇有微词老妇人也不免暗暗点头。
李峰此时觉着这个故事,不仅深刻,可谓至理名言不为过,如此,心静平了。看书,需要静心,平心静气,方可读出味道。
…………
好吧,可能名窑病没好,总是乱想,大伙原谅,当个故事看看,名窑只记住好像有这么故事。没有的话,算名窑瞎扯了,拜求一下收藏,推荐,各位书友。
第二十一章西瓜熟了
中午,李峰早早开始洗手做饭,菜儿心里已经谋划好了。猪肉只留瘦肉,用泉水过了一遍。三两肉,片刀,切成薄片,放进清水中,加些盐,备用。笋子泡了好一会,切片,放在泉水里。锅里下油,肉片下锅,出了味,加上姜蒜,青椒丝,把笋片加入翻炒。李峰夹了一片试试咸淡,好吃,起锅。
凉拌笋丝,笋丝过开水了,捞上来拌上准好的黄瓜丝,加上调料,撒上香菜,浇点自家磨制香油。李峰尝了一口美,呵呵。
闷上一锅米饭,微微加了点树枝儿,今个李峰想着做点锅巴吃吃,好长不吃,怪想的。平时张兰做米饭,多用干草,锅巴不出来,今个自己做,留意一下。想着一会,焦黄脆生生的锅巴,心里多了一份急切。
李山和妻子张兰从桃林回来,远远闻到院子飘来的饭香,对视一眼,微笑走进小院儿。
“小宝,今天做的什么,挺香啊。”张兰看着儿子在远离逗弄肥仔,笑着放下手里的茶壶,李山伸头看了看,院子外边上笋子闲自在。李峰过来的时候正巧,二奶睡完午觉,老人晚上睡眠不好,白天补觉儿。
“宝娃子,来了,快进来坐。”两位老人没有孩子,最是疼爱下一辈人,尤其是李峰,小时候调皮,常因为惹事挨着李山揍,这娃倒是聪明,挺能,每每躲在二爷家,别说两老人没孩子,看着李峰打心里疼爱。如此李峰心里多是把二爷二奶当成爷爷奶奶看待的。
“二爷呢?”李峰瞥了一眼菜园儿,没见人,随口问道儿。
“呵呵,出去买东西了,眼看着清明来了。”二奶说起清明,神情有些凄苦,或是想着自己身后无人拜祭儿。自己家世成分不好,那个年代落下毛病,连累自己的老头,这些年虽然二爷不说,老人家心里一直放不下,如今眼看清明,心思有勾了出来。
“哦,你看,我都忘了,对了二奶,我家西瓜熟了几个,我想着送来给您和二爷尝尝鲜儿。”李峰看着二奶神色,赶紧转移话题,拎起身边的蛇皮袋,笑呵呵说道,这事说起来还真不容易解开心结。唉,老人一生不容易啊,李峰在内心里叹息了一声,只能无奈,心中想着清明儿,自己爷爷奶奶。自己好几年没有拜祭了,自己应该过去看看了。
“你们吃就是了,送过来做啥。”二奶嘴上如此说,脸上的笑容却让人觉着心里乐呵,别说李峰对两位老人真是没说,两位老人也是把李峰当着孙子看。
正在李峰陪着二奶说笑,二爷提着黑色袋子回来了,看见李峰挺高兴。一听说,李峰送西瓜,老爷子笑的更大声了连说好,忙着抱出西瓜,切开,连说好吃儿,让二奶直说老不知道羞。最后,连着李峰又再吃了一块,吃完,二爷问起李峰房子如何了。
李峰想起来过两天上梁,说着请二爷过去吃酒呢,爷孙聊着起劲。不知觉天黑了,二奶硬是留着李峰吃饭,最后没办法,陪着二爷喝了几杯。二爷家每年都要泡上一大坛子,枣子酒,两人你来我往,每人喝了小一斤,最后二奶好一劝。
回到家,李峰晕乎乎,枣子酒后劲大,容易上头,张兰看着,说道了两句,帮着泡了杯浓茶醒醒酒儿。
…………
写的有些慢,今天中午本想睡个午觉,谁知道,唉,晚上这会子迷糊的很,写的有些凌乱。大家见谅,推荐又多了一百,明天加更。
第二十二章上梁吃席
新房上梁可是大事,李峰一家这几天都在忙活。饭菜不说,李峰本来想着方便在饭店开上几桌,最后李山一听摇头,三四十人往返不方便不说,饭店饭菜合不合口味还是未知数。最后,没法子,只能提前给三婶子说一声,上梁那天过来帮忙。
这些是不必说的,村里人早早过来了,妇人帮着洗菜,做菜,忙着,几个男人在院子里摆上八仙桌。天公作美,大晴天,中午不冷不热,暖呼呼的。
材料,李峰昨天已经准备好了,今天不比开工那天简单,做了六六四四。六盘冷菜,十盘热菜其中素炒六个,荤菜四个,最后四个汤菜,点心四个,最后主食馒头儿。李峰倒是不知道有什么讲究,安着李山说得来办。
上梁当天,小小桃林聚集五六十人,小孩子二十来个,眼巴巴看着挂在房檐变得两个大竹篓儿。
里边可是放着宝贝儿,糖果,花生,核桃,小馒头,五角一块的零钱。村里习俗生花生染成五色,馒头做的核桃般大小,顶上点上,红,蓝,绿色。这些都是张兰昨天蒸儿出来的,晾了一晚上,李峰试了试有些生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