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坚强师徒两人在经历了最初的惊讶和震撼后,收拾心情,按着小张给的地址开始寻找那个有可能收留他们的包工头儿。
他们当然不认识路,就在站前买了地图,打开一翻,是前年版的,“不是说今年的吗?”两人再回头去找卖地图的老太太,早就没影儿了。
上当了!
“这就咱们爷俩儿到上海办的头一件事儿?”王宗岳愤恨不已,老江湖遇到新情况,闪腰了。
地图是旧版的,两人就不想再花冤枉钱买新的,凑合用,不是鼻子下面还有张嘴吗?问路去。
要说这上海人确实有特色,尤其是老年人,你如果用普通话问路,他偏偏要用上海话来回答,就是让你一头露水,就是让你摸不着头脑,就是让你觉得自己是乡下人,他是城里人。
朱坚强两个人鸭子听雷似的问了几个老头老太,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来,最后还是一位年轻的小姐,给两人指示了方向,朱坚强千恩万谢算是正式走上投亲靠友之路。
坐车也不容易,首先是上海尽是自动投币的车,两人偏偏没硬币,最后只好捏着鼻子投了五块钱进去,白花一块钱!
其实,如果是熟悉情况的人,往往在车门口儿等着,等下一站来人了,投币的时候找回一块就行了,可朱坚强哪明白这情况,直到几年以后,他还为这事儿郁闷呢!
上海的公交车还有一个特点,车上不怎么喊站。喊站,就是车到一站,司机或者售票员,又或者是广播会报站名儿。
应该说,这是服务不到家的原因,但是这情况得分对谁,如果放到外地人身上,上海人就不管你了,多坐了车程?下车,自己想办法去!
朱坚强爷俩儿就遭遇了这一切,愣是坐过三站,下车只好腿儿着往回走。
连滚带爬总算是到了地方,是个建筑工地。
门口一打听,还行,人还真在。
可人家一出来,说我不认识你们哪,小张?姓张的多了,我知道哪个小张啊?回去吧,再说我这儿也不缺人。几句话打发两人出来了。
朱坚强这个气!心说这人怎么这样?这到城里混一圈儿连心眼儿都变了?!◎#¥!%!
王宗岳倒是想得开,“世态炎凉,人情如纸,这也是江湖给你上的第一课!”
话是这么说,可眼下得找落脚的地方啊!总不能两个人拎着行李卷儿满大街瞎晃吧?
朱坚强倒是没犯愁,年轻人,心大着呢!
“先找地方吃饭,把肚子填饱了!”
两人找了个小饭店,进去一坐,服务员就把菜谱拿过来了。
两人再次傻眼。
“这东西也忒贵了!”爷俩儿面面相觑。
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条儿,在家那边也就一块五到天儿了,这里卖五块,还是啥都不放的葱油拌面!
“换地方!”连续吃亏两人谁都不干!
可换了几个地方,两人发现人家也没坑他们,都一个价格,差不到哪儿去。
“这什么破地方,这么贵!”
两人最后找了一家兰州拉面馆开始吃饭,总算是把肚子的问题解决了。
吃饭的时候朱坚强跟饭店老板打听,在哪里能住人。
“你们是短期还是长期呀?”
“长期,我打算在上海打工。”
“哦,你看着大街上写着‘某某房产’没有?凡是挂这个牌子的,都能租房子住,多少钱的都有。”
两人吃完饭,就开始了找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