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得比较充分,所以这次与娃娃头分手并没有造成天涯常客的大喜或大悲,甚至说不上是喜还是悲,因此,并没有影响天涯常客的写作。终于一鼓作气,将《有罪释放》完成,并按计划投稿《收获》。恰好在这个时候,作家出版社那边打来电话,说他的长篇小说已经通过,即将出版。天涯常客没有欣喜若狂,只是默默地祈祷,祈祷着《有罪释放》能上《收获》,最好能上头条。
天涯常客与娃娃头正式了断之后,自然而然就与江南春雪加强了联系。事实上,早在他与娃娃头彻底了断之前,天涯常客就已经和江南春雪联系上了,但那时候联系得比较有分寸,方式除了上网之外,还真给对方寄了书。当然,是在电话确认对方确实是女性之后才寄书的。
天涯常客一共给江南春雪寄了两本书。并且是两家出版社出版的书。之所以要选两个出版社的,主要还是想证明自己出版小说并不是靠关系,而是凭实力,因为他不可能与那么多出版社有关系。江南春雪接到书之后,肯定是认真看了,因为她还专门对这两本书进行了评论。对于《倾斜的天平》,江南春雪认为黑暗了一点,觉得那里面的人都太势利,太实际,一切以对自己有利为原则,不讲感情,并说这可能正是推行市场经济带来的副作用。对于《从坡坡屋出来的女人》,江南春雪感觉要好一些,好就好在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所交代,反映环境对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影响,以及环境能改造人这个事实,比较有深度。
有了这个基础,天涯常客与江南春雪的交往自然又进一步,从以前的以网络联络为主,发展到以电话联络为主。自然,是天涯常客打电话给江南春雪,并且在打电话之前,还用手机先发一个短信,问她是不是方便接电话,既显得礼貌,又提高效率,比事先不通告一声就贸然打电话好。
通过通话,天涯常客感受到了江南春雪的温柔,起码,她不像娃娃头那样一切以自己为中心,总是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总是能把自己摆在一个适当的位置。至于文采,就更不用说了,从网上的文章能看到,从她给天涯常客的回帖能看到,从她对天涯常客小说的评判更能看到,就是俩人在电话里面交流,也是能感受到对方的思维逻辑性和知识面的,甚至能感受对方对别人谈话的理解力。特别是价值观,也就是对文学的价值认同感。天涯常客发现,她与娃娃头走不到一起的根本原因在于价值观,在于对文学价值的认同感。当初天涯常客决定与娃娃头分手的时候,还专门给远在武汉的杜老师打电话,汇报自己的想法。说:衡量一个当官的价值,在于他有多大权;衡量一个当老板的价值,在于他有多大资产;衡量一个文学艺术家的价值,只能看她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而不能看他有多大的权或多少钱。现在,他通过电话交流,感觉自己跟这个江南春雪就有较近的价值观,起码,对文学价值的认同是一致的。于是,天涯常客作为作家的丰富想象力又被调动起来了。天涯常客想象着如果娶一个有文采有相同价值认同感的女人做老婆,虽然不是很富有,但两个人相汝以睦,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在夜晚的暖色灯光下,一同阅读自己喜爱的文字,书写自己喜欢的文章,还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甚至是比找一个像娃娃头这样的女大款做老婆更美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