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少立刻纠正:“什么总管,我们这边叫大队长。总管多不好听啊,象个管家,大队长多有气势啊。”
智云连忙大声制止:“时间紧迫,大家立刻出发,我们先去挑人,凑够三十个民夫再说,刘长勇你要不要从辎重队再拉几个你信得过的人过来,你是中队长,你再找三个小队长过来。”
“没问题,我就去找三个,晚上我去把人领来,别耽误了白天的时间。”这刘长勇倒是很自觉,生怕自己这中队长飞了,已经不把自己当外人了,还会帮智云考虑了,好啊。
智云骑着王见云的马,带着五名士兵,还有刘长勇出了军营,目标是镇西的流民群。
这年月,虽说没有天下大乱,可现在离天下大乱也只有一步之遥了。大隋上下到处都是流民,连河东这种小地方都出现了流民。智云等人就是要从流民大军里选出些人来,一是自己能省点钱,二来也适当地可以帮助下流民渡过这个冬天。
一路上,智云顺便到沿途的农夫家中买了些粮食,大概有五百来斤,本来智云想让一中队的几个家伙扛着就走,哪知道这几个家伙干脆加了点钱,直接就把这六个农夫给雇了,让他们挑着担子一路跟着。
刘长勇竖起眼睛看着这帮家伙:是够有钱的,咱比不了。还好这队长没安排我扛这粮食,我可想不出这么省力的法子。
半个时辰过后,一行人来到了流民聚集的地方。
众流民看见了这些衣衫鲜明的家伙,远远地就聚拢在一起了,谁都知道这帮家伙不是来旅游的,是来办事的。不过他们带了粮食来,这东西是最能吸引咱的。
智云等人在两位农夫的指引下,来到了一块空坪前。这里已经站满了流民,足足有一百来人,都眼巴巴地看着智云。
智云也知道,咱就是把家底掏空了,也没办法改变这些流民的命运。现在只能先打医队的主意,拉几个流民给这里减少点压力。
等一中队把军姿站好,智云吩咐三个农夫把粮食放在地上,智云站在粮食前面就开始打广告了:“父老乡亲们,今年的光景不好,让大家受苦了。我叫李智云,是红十字大队的头,他们几个也都是红十字大队的。今天我们到这里来,就是想找十五个民夫,你们当中还有力气能干活的,都可以跟我走。”
智云顿了顿,用眼神扫过满场的流民,这神情太麻木了,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他们改变一下表情。
智云低头看看地上的粮食,接着又讲道:“这些粮食是送给大家的,我李智云家底不厚,就这么点,大家也别嫌少。三天之后,我们就会跟大军一起出征,凡是愿意去的,来这里领二十斤粮食,明天就给一套新衣服。跟我们走,也没什么太多好处,就是每天都能吃上一口饱饭,回来的时候,每人再发一百文钱,愿意的站出来。”
刘长勇连忙摆手:“不行啊,这里能干活的不多,我得先挑选才行。”
接下来,半天才有个人站了出来:“我跟你们去,我就一个人,这米我拿了也没用,分给其他人吧!”
智云很是满意,万事开头难,咱这十五个人选出来,明天这名声就传出去了。
渐渐地,十五个人凑齐了,智云回想了下,大部分都是单身之人,有牵挂的来的不多,或者是兄弟两人出一个,领了粮食马上交给家人。
智云也清楚,咱没什么时间可耽误了,得赶紧去办剩下的事情。于是,智云给大伙留了一刻钟时间告别。在这一刻钟里,智云安排人把这些粮食分完了,就等着大家集合出发。临走时,智云要大家丢下行李,不带东西,真要是传家之宝,就请带在身上。
比起电视上离别的伤感镜头,这里太静了,众人离去时,除了几个妇人在小声哭泣,几乎没有声音。
好不容易,大伙到了镇上,智云先是安排王见云去买些馒头来分给这些新来的民夫。自己则带着八少去了裁缝店。
按照智云的要求,裁缝店里所有的人都被动员了起来,甚至连邻街的几个裁缝都被叫来了。
智云订了一百套服装,要求不多,布料、颜色必须一样,共有四种不同的规格,分为小号、中号、大号、特大号,并且后天交货。而且,智云要了一百条绑腿,店家很是不明白智云要这东西干什么,不过智云也不解释。
这些裁缝都笑得何不拢嘴了,这就简单了,布料裁减能省了大量的时间,就是缝针的任务重一点,不过这些可以临时找些妇女来做就行了,后天交货没问题的。
出了裁缝店,四少有些不解:“队长,要这么多一样的衣服干什么?不合身啊。”
智云一笑:“这些就是我们辎重队的制服,看起来也精神些。医生就和我们一样,佩戴红袖章。”
四少哦了一声,不再纠缠。
于是,智云带着四少跟王见云碰了个头,王见云提了个问题出来:“今天晚上他们住哪里,直接住进军营好像有点不方便。”
智云想了想,也是,这衣衫褴褛的进了军营也是不雅,反正咱是民间组织,先住店吧。
“王见云,你们中队有任务。”
“你们找个地方,把他们安顿了,明天进行队列训练,后天上午发装备。对了,这刘长勇现在也归你们管,他也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