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大家都坐在原地,只等着出发的命令。只要智云一声令下,大家就能抖擞精神,继续上路。
只大家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智云下命令,这几个中队长也是没人吭声。但是这气氛看上去却很特别,好像没人为这事担心,就好像咱不是出来打仗的,是出来旅行的。
现在,智云正和王见云这个斥候出身的家伙,早就跑到快接近前方辎重队的地方去了。反正也就不到十里的距离,骑马一下子就能到了。他们二人把马系在身后的树上,然后蹑手蹑脚地趴在山坡上观察前面的队伍,现在这距离大概也有三里路左右吧。
要不是王见云死活不肯往前走了,智云还准备再走上二里地再近距离观察。
王见云小声说道:“队长,别走拉,这附近说不等还藏着其他斥候呢!咱观察他们,他们又观察我们,我可丢不起那人。”
智云想想也是,咱就悄悄地来,悄悄地回,不带走一片云彩。
“行,我听你的,咱就在这山头上趴着,看看下面什么情况。”
“不行,山头上什么人都藏不住,要趴着也得趴在山腰,你跟我来,咱玩上树。”
只见王见云直奔路旁三百米外的一棵大松树去了,智云只好尾随其后。
这树上还宽敞,两个人站在树上也挺稳当的。
这观察,总不能只观察一下吧,所以智云就和王见云在这树上聊开了。
“我说王见云啊,你以后能不能在这行军过程当中,也教我们点关于斥候的知识,别老是让我们什么都不懂啊。你得负责把八少培养成斥候,以后你就是斥候队队长了。”
智云还没说完,王见云就表示反对了:“这斥候就不是轻松的活,八少坚持不下来……”
智云立刻打断王见云的话:“你小子,就不能帮帮八少啊,我好不容易把他们整出点形状来。你将就下,把标准放低点,以后咱就这么几个人,你总得找几个人帮你吧。凡事都是你忙前跑后的,你就当带几个不成器的徒弟行不行。”
王见云听了,就靠在树上作若有所思状:“我教他们是不是就可以顺便指挥他们,要他们去哪里就得去哪里,就算不合格,至少也有几个跟班跑腿啊。不过以后咱要是单干的话,还真得找几个斥候才行。咱指挥王临江是不太可能了,指挥八少倒是个好主意。”
智云见王见云半天没吭声,还以为这小子有意见呢,赶紧就开导起来:“王队长,你可别小看这八少啊,你要是收了他们,平时就可以摆摆架子,指挥八少去买点烧鸡、烤鸭、米酒什么的。你原来队长的身份不好用,用了人家也不听啊。要是用师傅的架子,这就好说了,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谁管得了。”
智云这一番话,说得王见云也有点动心,什么叫权威,能让别人干这些事,那就开始有权威了。老是公事公办这算什么权威,这叫职权。咱就收了这几个徒弟吧,就当是闲得慌。咱就答应智云吧……
智云看着王见云脸上神色一直变来变去的,就知道有戏了,赶快加把火:“王队长,咱们回去演场戏,你只管看,我来负责让这帮小子跟你学。保证咱红十字部队也出一窝斥候。”
王见云是满意了,不过对面的辎重队又有新情况了。
只见对面的辎重队有些骚动,一群人更是聚在一起开始争吵起来。
智云和王见云都伸长了脖子,仔细观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边其实也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行军太慢,辎重队几个人你指责我,我指责你,大家吵吵嘴而已,其实并不影响通行。
王见云是看出门道来了,仔细给智云解释清楚。
智云听完就开始感慨了:“这古人行军打仗不容易啊。这汉武帝派那么多兵去打匈奴,这可不是一般人敢想的事情啊。”
说到这里,王见云热血沸腾了,连比带划的:“队长,别说汉武,就是秦始皇当年抵御匈奴,那都是不得了的事情。这后方运过去192石粮食,到了前线将士口里的就只剩一石了。你说这打突厥和打匈奴有区别没有,咱大隋什么时候也能象汉朝一样驱逐匈奴,荡平草原……”
“为什么运192石粮食,才有一石到达前线,你仔细说说。”
“简单啊,你看这粮食要人运,一遇到刮风下雨的,就不能走,而且这一路上还要大军保护,。这粮食还没运到前线,运粮的人自己就先把粮食给吃光了。这粮食运一百里简单,远一千里的话,那可就不是十个一百里可以比得上的。”
“比如咱要运粮三千里,那就要设好多中转站,比如你运了一车粮,我也运了一车粮,咱两走了一千里,这粮食就被俺们吃了一半了,我是说这马也要吃草,你还得在车上带草吧。到这时候,我们就两车粮凑成一车,你走下面的路程,我回去。所以这一路上,运粮的民夫不知有多少,敌人要偷袭也简单,后勤补给线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偷袭,尤其是骑兵偷袭更方便。这保护粮草的军队,比前方军队还要多出几倍。就这么东耗一点,西用一点,一百九十二就变成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