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网上银行与金融黑客_"木马“天下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二章:网上银行与金融黑客(1 / 1)

网上银行(intebankore-bank),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个是机构概念,指通过信息网络开办业务的银行;另一个是业务概念,指银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传统银行业务和因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新兴业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提及网上银行,更多是第二层次的概念,即网上银行服务的概念。网上银行业务不仅仅是传统银行产品简单从网上的转移,其他服务方式和内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又产生了全新的业务品种。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技术,通过inte向客户提供开户、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帐、跨行转帐、信贷、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可以说,网上银行是在inte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网上银行又被称为“3a银行”,因为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业务介绍:一般说来网上银行的业务品种主要包括基本业务、网上投资、网上购物、个人理财、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

网上银行业务介绍1、基本网上银行业务商业银行提供的基本网上银行服务包括:在线查询账户余额、交易记录,下载数据,转账和网上支付等。

2、网上投资由于金融服务市场发达,可以投资的金融产品种类众多,国外的网上银行一般提供包括股票、期权、共同基金投资和cds买卖等多种金融产品服务。

3、网上购物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设立的网上购物协助服务,大大方便了客户网上购物,为客户在相同的服务品种上提供了优质的金融服务或相关的信息服务,加强了商业银行在传统竞争领域的竞争优势。

4、个人理财助理个人理财助理是国外网上银行重点发展的一个服务品种。各大银行将传统银行业务中的理财助理转移到网上进行,通过网络为客户提供理财的各种解决方案,提供咨询建议,或者提供金融服务技术的援助,从而极大地扩大了商业银行的服务范围,并降低了相关的服务成本。

5、企业银行企业银行服务是网上银行服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服务品种比个人客户的服务品种更多,也更为复杂,对相关技术的要求也更高,所以能够为企业提供网上银行服务是商业银行实力的象征之一,一般中小网上银行或纯网上银行只能部分提供,甚至完全不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企业银行服务一般提供账户余额查询、交易记录查询、总账户与分账户管理、转账、在线支付各种费用、透支保护、储蓄账户与支票账户资金自动划拨、商业信用卡等服务。此外,还包括投资服务等。部分网上银行还为企业提供网上贷款业务。

6、其他金融服务除了银行服务外,大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均通过自身或与其他金融服务网站联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产品,如保险、抵押和按揭等,以扩大网上银行的服务范围。

“网上银行”系统是银行业务服务的延伸,客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使用商业银行核心业务服务,完成各种非现金交易。但另一方面,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银行交易服务器是网上的公开站点,网上银行系统也使银行内部网向互联网敞开了大门。因此,如何保证网上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关系到银行内部整个金融网的安全,这是网上银行建设中最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银行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的最根本的考虑。

为防止交易服务器受到攻击,银行主要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技术措施:1.设立防火墙,隔离相关网络。

一般采用多重防火墙方案。其作用为:(1)分隔互联网与交易服务器,防止互联网用户的非法入侵。

用于交易服务器与银行内部网的分隔,有效保护银行内部网,同时防止内部网对交易服务器的入侵。

2.高安全级的web应用服务器服务器使用可信的专用操作系统,凭借其独特的体系结构和安全检查,保证只有合法用户的交易请求能通过特定的代理程序送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后续处理。

3.24小时实时安全监控例如采用iss网络动态监控产品,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实时入侵检测。在2000年2月yahoo等大网站遭到黑客入侵破坏时,使用iss安全产品的网站均幸免于难。

笔者曾经读过一段关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记载——“某杂志曾采访过一名直接导致泰铢疯狂贬值的金融黑客,他的描述残酷又真实,‘我们就像狼群站在高高的山脊上,俯视着一群麋鹿’。”

时间到了2009年,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幕可能会再次上演,不过,这次狼群的“猎物”可能换成中国的金融类公司(主要是银行、保险公司)。笔者认为,目前中国的银行、保险公司的股价仍存在一定高估,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存在被沽空的风险。

为什么说中国的金融公司存在高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目前的股价水平没有充分反映宏观经济的风险,银行、保险的资产都存在跌价空间。

银行在利差收入、贷款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下行风险。

先,中国银行业的高盈利状况并不具备可持续的条件。

按照2008年三季度的数据,全部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是8259亿元,其中,银行公司为3345亿元,保险公司为167亿元(由于中国平安提取大幅减值准备),证券公司为128亿元。金融类公司的利润在全部上市公司总利润中的占比达到44%。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可能更高。

巧合的是,美国在次贷危机爆发前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当时,美国金融公司的利润在全部上市公司利润总和中的占比达到50%左右,充分表明整个社会的资源已经过多向金融体系倾斜。

在企业层面已经面临较大盈利压力的情况下,我们相信,中国银行体系继续维持高利差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调整银行业的利差水平已经势在必行。如果说目前中国的银行正处在历史最好的时期,那么这句话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中国银行业的高点已到,很快将走上下降的通道。

其次,银行贷款的质量仍然令人担心,坏账急剧上升将是我们未来可以看到的大概率事件。

银行体系是中国最重要的融资平台,2004年以来,银行体系加快了放贷的速度和规模。2003年底,中国的各项贷款余额为15.8万亿左右;但到了2008年12月,贷款余额已经达到30.3万亿,5年间贷款的规模增长了一倍左右;进入2009年,前两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甚至达到创纪录的近2.7万亿元。

信贷的增加直接推动了国内投资、生产,在国际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两者合力造成了2006、2007年国内市场的繁荣。但是,风险也正在悄悄积聚。中国目前整体工业产能、产量巨大,而这样的产量是建立在国内消费和出口两个渠道基础上的。即使在经济好的情况下,这也是一个脆弱的平衡,容易受到外界需求波动因素的干扰,而目前中国的出口显然存在严峻的考验。

由于1998年、2003年两次反周期的政策推动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工业产能在量上的增长是空前的。钢材的产量,1998年是1亿吨,2003年是2.4亿吨,2008年则达到创记录的5.8亿吨,产能则达到6.6亿吨;煤炭的产量,1998年是12.3亿吨,2003年是17.2亿吨,2008年是26.2亿吨;水泥的产量,1998年是5亿吨,2003年是8.6亿吨,2008年是13.8亿吨。

按照2008年的数据,在5.8亿吨的钢材产量中,约1.3亿吨被用于出口,这样的数字触目惊心。

由于出口的占比相当大,在国际需求严重下滑的情况下,中国有些行业面临的严重产能过剩,最终都将影响到银行体系,会大幅度提升坏账发生的可能性。而对于银行坏账情况上升的程度,我们可以参照1997年金融危机时银行业的表现。

笔者认为,目前政府出台的刺激经济政策很难使中国经济快速走出困境。国家提出了十个行业的振兴规划,大部分是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期待振兴规划实施并且见到实际效果,达到消化过剩产能的目的,中间路途还很长。短期内,即使推出4万亿的新增投资也不能完全弥补出口需求下降带来的影响,金融危机对银行的冲击将不可避免。从企业产能数据看,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给银行体系带来的坏账将比1997年严重得多。

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和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将表现出不同传导的路径。美国的危机首先在金融体系爆发,然后向实体经济传导;中国则因为金融体系不够发达,危机首先在实体经济领域爆发,再向金融体系传导。因此,中国金融体系感受到危机的影响将存在明显的时滞。

由于全球范围内金融公司的股价大幅度下跌,在美国、欧洲、日本金融公司的股价都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下,中国的几大银行包揽了市值前几名,工商银行的市值甚至一度达到花旗银行市值的30倍左右,即使是相对于排名第四的汇丰银行,工行的市值也是后者的3倍,这是创记录的数据,笔者认为这种状况不可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类公司的债券资产同样也面临巨大风险。在这一点上,银行和保险公司面临一样的景况,而保险公司由于债券投资巨大且期限相对较长,债券资产的风险将更加突出。

一个资产类别是不是高风险资产,不能看名称定义是债券还是股票,而是首先要看它是处在什么样的宏观条件下。

债券资产,在历史上90%的时间内都是属于低风险资产,但是,现在宏观经济的情况则刚好是处在小概率的10%区间内,目前债券资产风险水平已经不能和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相比,基本可以定义是高风险资产。

目前的利率远远低于长期平均利率水平,我们认为这样的低利率水平并不能持续。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历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长,并没有出现大的经济危机,人们对未来普遍感到乐观,风险溢价普遍降低。同样,在全球范围内,由于过去20年经历的低通胀、高增长的经济繁荣,风险溢价也处在低位。

但是,历史对于长期低风险溢价之后的态度不是很“仁慈”。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水平在3%左右,大约每上升50个bp,价格下跌3元,因此从中期角度看,如果利率上升到长期的均衡水平之上,比如达到7-8%的水准,那么目前债券市场的位置,如果可以类比的话,将类似于股票市场6000点。

我们已经看到,由于美国面临巨额国债的发行压力,10年期国债的利率水平已经从去年12月份的2.5%上升了50个bp达到目前的3%,我们预测美国利率水平上升的速度将超过大多数人的预期。一旦公众预期进入流通中的货币会增加,存在贬值的倾向,那么他们将不再持有货币而是会很快的花掉。公众行为的改变,将使得通胀过程加速自我实现,而受全球化的影响,届时中国也将面临相同的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国发行债券的余额在15万亿元左右,而保险公司持有1.8万亿元左右的债券。与债券市场即将面临的风险相比,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明显不足。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金融类公司的股价并没有充分反映出危机的影响,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价面临较大下行风险,并将带动整体市场向下。“金融黑客”的无形之“手”,可能正在伸向我国的金融公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