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原创联盟—优秀编辑专访(9)_双修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作者简介:原创联盟—优秀编辑专访(9)(1 / 2)

编辑感言:喜欢蛮干。

望疯文集:衣不遮羞

望疯给我的最真实的感受就是活泼热情,不骄不躁,平易近人……不管是侃大山还是一起说正经事,年轻人身上特有的朝气感染着我,谦和的个性在他身上尤为突出。

a、由我策划的墨客论坛小说天地“每周一评”活动,面对我的邀请,众多评论高手多半考虑的是否会得罪作者,而望疯没有一句推词,爽快地答应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了这一活动,至今让我感动不已。我想知道当时你是怎样看待这个活动的?今后如果还有这类活动是否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参与?

答:作为网站的一份子自然对于其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应当、可以给予一份力所能及的支持。同时在做这样一份有意义的事情中对别人以及自己也有着相当程度的能动影响,无论是互动还是知识等方面的提升以及积累都有所帮助,想当然的,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何乐而不为?在此可以肯定,以后的类似活动只要我能够尽力做到的,必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参与。

b、对于爱情诗,除了纯洁单纯,还有小我的情绪,“你的”“我爱”读多了也就没有了鲜新感。纯净的爱情诗留给我的是欲望的萌动,读诗歌读的就是一种感觉,我认为有共鸣的诗歌就是好诗,技巧的运用固然重要,若含蓄到读不出诗意,也就索然无味了。作为诗歌编辑,你对于这种看法是否有不同的见解?

答:这样的看法也有一定的依据。个人对这样的阅读感触是分阶段或时间性以及心情来区别的。总体来说作为一个现代诗歌编辑不能够以自己小我的观念去旁侧大多的观念。对于一些纯抒发情感的,搞纯艺术追逐的,和处于朦胧学习诗歌写作的,我们都应当有所理解和认识,区别来看待她们的作品。

介绍一下你的个人简历。

答:望疯,本名杨胜应,男,苗族,中共党员,重庆秀山人,2007年7月毕业于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天下诗报》副主编,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汉语诗歌协会会员。

大学期间开始创作,并主编校内文学刊物《晨日》、诗刊《清荷》、人文艺术系《绿原》文艺报,出版刊物多期。完成小说《悲喜姻缘》、《把根树在你的边缘》等十三部,其中《寡妇情缘》系清新中文原创文学网签约作品。散文集《边城野史》,诗歌集《相思鸟》、《一帘幽梦》、《飘红》、《聆听冬季最后的鸟声》、《走失的语言》等多部,诗作约两千余首。

08年开始,近百首作品散见于地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主要从事网络创作,混迹于起点、17k、幻剑、红袖、原创、烟雨等诸多网站。出任过烟雨红尘小说编辑、现代诗歌编辑;51作家论坛特邀作家、总版主;若雨诗社副社长;红袖添香现代诗歌论坛版主;原创联盟现代诗歌编辑;《墨雪原创网络诗人作品集》编委、墨雪原创文学网现代诗主编;碧海斓轩文学网、守望文学网等多家网站、论坛,现代诗歌、小说编辑。

一、岁月的刻刀刻画不同的人生,它给你的人生是否留下过难忘的亮点?

答:一个善于低调的人说:“我的生活不需要亮点,我只要安于天命、顺其自然。”同时值得推敲的是,何为亮点,是一个人的成就展示还是一个内心顿悟的起始等等都会给予我们很多遐想的契机。我个人总结苟活于世三十载向来低调处世没有过多的大起大落,对于这种外在的亮点的诠释有所力所不及,为此,我内心的叹息让我有所不甘。想我颠簸至今,往返江湖,太多历练何其不是我一生最大的亮点?无论是做人、行事还是学习,创作无所不再的影响着我。风花雪月的故事已然可以远去了,内心的沉淀和阵痛定然得以开始,反思抑或自我批判等,都有待揭露。由此可以窥视在所谓的亮点之后,是一个本身矛盾体存在的我。茫茫人海、大千世界,有所难隐。

二、每个人的一生最低限度需要一个转折点,那么你人生的转折点又是什么呢?

答:再次踏入校园。当然还有可能是其它的,一如文字等。不过没有学习的天地也无所谓文字。在这里可以把转折归结到文学的创作上来,大凡有一定创作背景或经历的前辈们、同仁们都有所知道,创作定然存在着一个不可欠缺的背景和潜在动力,而这个背景或动力也就可以默认为一种转折。最开始创作是在04年末抑或05年处,一开始的时候就开始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那时候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写了一部又一部的长篇,当然是从堆砌的字数来勉强凑合的数字,现在回首真是感叹不少。虽然成效不大,但是对我本身的创作的影响还是不少的。只到后来去了红袖论坛开始缓慢的涉及到了现代诗歌,方才在创作上有所转移,至今沉寂在现代诗歌的创作学习中,并发表不少作品,由而得以更大的动力,也在创作中缓慢的成长了起来,想必这样的转折还是颇大的,自然相对于整个人生来说还是微不足道,人生一如部苍茫大书,一生岂可随意估读?

三、人的一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你遇到困难、几乎失去信心的时候,你是怎样走出人生的低潮的?

答:我是一个从不大悲大喜之人,喜欢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抓狂)。困难应当属于逆境,而对于每个前进的人生都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或者步骤。其实很多喜欢我作品的朋友可以从我的一些作品中读到我内心的一种行走状态。去年创作的近千余首作品中起码有两百余首作品属于乡土类型,也就是我自己所认为的想家类型。从相对论的角度去看,真是我行走在外的思念,我是一个情感饱满的动物,面对一个人在遥远的异乡黯然落魄时的无可奈何的哀怨,正是我唯一可以转移那种沉寂心情的途径,所以很多时候大家可以看到我一天诗歌更新很多次,曾有所记录,最多一天诗歌创作完结篇首27首。而每天超过二是篇首的创作不止三次。倘若在这样的结果后面有人再来问我你是如何走出一种压抑乃至孤苦等的氛围或心境地,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答案了。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困难的小部分抑或插曲,我们应当不提倡这种消极的甚至极端的渡过方法。在困难面前我们需要用于承担、敢于面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点以及良好、健康的心态才是最为可取和正确的方法。

四、关于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执着,自身的局限性与性格往往会阻碍坚持不懈的追求,对于写作你坚持了多久了?

答:虽然喜欢写点东西,个人认为仅是一种自我爱好,基本上全是拿不上台面的小我文字。但尽管如此,这样的类似活动和习惯我却坚持了多年,无论是长篇抑或豆腐块的小诗。想必我还是要继续走下去的,无论收获是否存在,因为我是望疯的嘛,呵呵。

曾经很多人问我,我们该如何在创作中突破自己。说到突破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然后在真正的实行当中却相当的困难,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无论何种结果都与你本人的创作心态以及个人修养有所关联。敢于和甘于都是不可缺少的创作基础,就算我写得普通,但是我敢于写这也是一种可行的突破方法,一如力行的方式,比较愚笨的一种途径。在创作中结果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的过程可以不重要,当然歪门邪道的除外。而甘于这就更为重要,这要求我们要平淡的对待创作事件,不要在创作中累加突破等思想,要把创作这事件当成最为普通平常的日常生活来处理,简简单单,随随意意的就过去了。于是乎在缓慢的积累和打磨中必然会得以质变的结果。

创作障碍一直是作者自己给自己在设置。这与心性有很大关系,正如自身的局限性,性格乃至修养等都是千丝万缕的,而我们需要在这样去纠正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以博大而宽容以及谦和等等胸襟去处事从而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的感悟和醒悟,从而得以魂的升华和提炼,想必真正的结果就在打磨的过程中亮堂了过来。敢于追求的人,成功定然属于你的,这是我一直坚信的定理。

五、写作或许是超越痛苦、减轻现实纷扰的一种方式。它最吸引你的是一种怎样的魅力?

答:随意的创造。这;里的随意的创作只是一种洒脱的认为和看法,把创作的表象立在了创作的前面,当然是一种诙谐的说法抑或挡箭牌。不论诗歌还是其它的文学创作形式,他首先是建立在抒发内心情感的基础之上,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方才经过众多人的共同感官而整合出来的文学效果,从而抵达一定程度的文学结果。所以要说到创作它给予我的最大魅力之吸引,定然是它可以完成我内心情感传递和共振的一个过程和结果,并由此带动给大家,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六、有人说:文字是我的情人,我喜欢在文字中坦白自己的情感。也有人说:我手写我心。那么对于你来说,写作又有何独门秘笈?

答:一种寂寞的小我触摸,到一种豁达的抵达。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和诠释。小的地方自然是小我的触摸和寄托一种打发和承载的过程。另一方面那自然是文字所抵达的最高成效,文学的共振抑或共鸣的结果,豁达的抵达。对于目前的我自然属于前一种,后一种我会想方设法的追求,但成功不成功不是我个人所能够掌握的,更重要的是在这追逐的过程和结果之中我所要树立的观点,结果在这里可以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个体验和行走的过程。在这里我还想说点,很多在学习中的作者可以在不是很想写的时候强迫自己去写一点,这样在反复的折腾以及磨练之中对自己的创作有着不可说的效果。突破自己,是有着很多方式方法的,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与习性,所以并不需要千篇一律的消防,但是我们提倡尝试和借鉴。

七、人的素质包括重量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然而,写作上要求作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答:要具备喜、怒、哀、乐等多种姿态。从而敢于认真、执着的描摹过来,通过一种更多的形式承载和传递一种境界和韵味。素质历来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点,这不是天提哦按吵着素质教育的嘛。其实这素质的要求和讲究还真是难以把握以及获得,这需要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去缓慢渗透过来,这就要求一个人的心境和灵魂的漏斗效应、流沙效应。在这样的结果后不断的去粗取精,让自己在打磨的最后,金光闪闪,发出震撼人心的光辉。圣洁的纯洁的,给予心灵以展示和折射。所以,以上三中素质相对于说仅仅是一个主要方面,作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创作来讲,我们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东西,有可能的全部都有所具备和要求,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不是很多大师们还不是存在很多的缺陷,但是他们却会在素质当中找到重点,敢于钻研进去,这就有所警惕和警示,人生在世,无论何时都应当有所“小心”。

八、达观和情怀,悲天悯人的力量;软化人心、温暖人心的亲情故事等等,都是文学作品中吸引人的所在。你认为自己的作品哪些方面最吸引人?

答:或许有些深入的意象吧,每个人都有着试图深入的好奇心和冲动。尽管我的作品风格较多,基本上没有形成固定的形式,但是大抵都没有脱离一种‘悲’的感知、展示效应。所以在一种阅读的背后是能够深入大家内心的,能够给予相同心境和背景的更多人一种共鸣和引导,同时也是一个释放和抵达的过程。



九、在自信中寻求更高层次发展的同时,你对作品走向市场有什么感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