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后,麦建新向姐夫汇报了深圳这边的所见所闻,汇报深圳这边已经把“三来一补”经济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重点。说得姐夫也动心了。可是,当姐夫真要下决心搬迁的时候,又遇到了麻烦。按照香港的法律,要对原厂工人支付遣散费。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姐夫的公司勉强维持,到大陆那边办一个新厂已经很困难,再额外对旧厂工人支付一大笔遣散费力不从心,于是决定从长计议。
麦建新说:“如果你不去,我去。”
麦建新说他到深圳开厂后,将以更低的价格为姐夫的公司进行玩具装配。
姐夫说如果那样,我还是要关闭旧厂,还要支付遣散费,还不如去深圳开厂了。
“那不一样,”麦建新说,“深圳的工厂你不用投资了,我投,风险由我承担。”
姐夫明白了麦建新是要自己当老板了。
麦建新担心姐夫不高兴,会把这种不高兴告诉姐姐,然后姐姐和父母都给他施加压力,为了避免麻烦,麦建新把话说死,让姐夫知道他的决心,不要节外生枝。
麦建新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厂我办定了。你不给我装配的活没关系,我帮强盛和港发做。”
强盛和港发是裕祥公司的竞争对手,姐夫明白麦建新话的分量,想着既然麦建新决心已定,不如支持他,给双方一个台阶,将来合作得还更愉快一些,于是,姐夫不但没有在姐姐面前说三道四,还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说麦建新去深圳可能成一番事情。
麦建新第三次来深圳是为自己的工厂寻找厂址的。由于罗沙村离关口近,前两次看到到这里正在建设工业区,想着既然离关口这么近,价钱一定很贵,所以没看。这次再过来的时候,想着自己就要当老板了,心情特别好,挡不住好奇心,就过去看看了。发觉价格并不比别的地方贵,再看平面图,对照着正在施工的工地大小,感觉比别的厂房还好一些,想象着在这样的标准厂房内搞装配,打开窗户,连日光灯和电风扇都不用开了,所以立刻就有了决定。但是,当他看到“皇坟岗”三个字的时候,心里咯噔,工业区叫“坟岗”,那么在里面的工厂是什么?他想问问,为什么叫这么名字,又怕犯忌讳,想着自己不租就行了,犯不着惹别人不愉快,于是打算悄悄地走了算了。不过走得不坚决,不甘心,总觉可惜,为自己可惜,也为这么漂亮的工业区可惜。这样心不在焉地走着,不小心,加上增高鞋不顺脚,一下子就把脚崴了。后来他相信这是天意,否则就不认识贺曙光,也就不会建议贺曙光把皇坟岗改成“皇凤岗”了。
麦建新只是小租户,他承租了皇凤岗工业区一栋厂房里的一层,而其他大租户,一次承租一栋的都有。特别是邱富贵,竟然一次承租了四栋标准厂房。
邱富贵是委托他的远房本家侄子邱国强来办这件事情的。邱国强在与贺曙光签定租赁合同的时候,提出两个附加条件。一是要求给他们三个月的免租期,也就是在交付使用的头三个月内免租金;二是由于他们租赁的厂房多,但刚开始可能用不了这么多的厂房,所以,允许转租一些给小客户。
由于他们的承租量特别大,又有一些特殊要求,贺曙光吃不准,就找七叔公商量。七叔公说,既然你都吃不准了,那么我就更吃不准,还是开会集体研究吧。
七叔公这里所说的集体既不是以前的村党支部,也不是村委会,而是股份公司的董事会,董事会可以把这两部分人全包括进来,才能真正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