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_男人的天堂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3章(1 / 2)

既开了头,我们且不妨回到过去,认真审视一番自己。

自己虽是个最近的概念,却最难把握,尽管我们所要说的只是读书,也必须首先肢解而后由局部至整体,因为人毕竟是天下万物最复杂的精灵,更何况是与人的思想紧密相关的读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自己说清楚。

这实际上是研究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既如此,倘若非要划分的话,初中二年级应该算是一个分界线。

初二之前,因为朦胧而混沌,我们姑且称之为混沌期。混沌期内,人的思想单纯,表现欲奇盛,似乎读书是于己无关的事情,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

正是因了这一原因,抵御诱惑的能力便弱,人与生俱来的惰性常常无法自制。

这一段时间必要充分挖掘人的表现欲,只要表现欲胜过惰性,就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人的智力原没有多大分别,天才往往就是人必然地要与外界斗争的胜利者。

进入初二,人的意识完全觉醒,很容易就能把读书当成自己的事,但由于生理的变化,人极容易浮躁,不妨称为浮躁期。

这一时期,不要说读书,做任何事情都觉乏味,迫于压力却不得不做。

事实上,人生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压力,恰如其分的压力是必需的,就如同汽车上的滑油器,只不过因为容易加入人思想的问题而变得复杂,恰如刚才所说,必要看内部世界的斗争结果。

这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一种现象:总渴望读书的结果有所改观,人也会主动地坐到书桌旁,心里想着努力再努力,自觉也做到了,却最容易神游魂外,或是对异性的仰慕或是对同桌的刻骨嫉妒或是对未来不切实际的打算,理由多是莫名其妙的,自无从谈起效果了。

由于表现欲的继续延伸和视线的狭窄,渐渐地,我最想的就是写书,写书的目的就是出名。

写书无异于胡乱涂鸦,尽管也能写上颇觉骄傲的厚厚一本,虽只能是孤芳自赏,却常感叹天底下的编辑都瞎了眼没能发现自己非蒿草的人参一棵将来岂不要把肠子悔绿?可无论如何骂如何为他们必定如此的后悔担心,编辑似乎并不领情,就是不睬,这扰不了我做名人的梦。

这便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不容涂改的——名人做不成,做了名人的荣耀倒是想了不少,尽管这些荣耀还只是局限在是否能引起班内暗暗心仪的女生注意的层次上。

名人自没能做成,学业却直线下滑,只能感叹:我不是天才!

不是天才的浮躁期持续时间必长,委培大学毕业之后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直接决定了我读书这一段时光的失败。

书必须要精研细读,一知半解最具疑惑。带着这些疑惑,我逃一样离开了学校。拜拜了,我的学校;拜拜了,我的课堂;拜拜了,我的书本。去他妈的,见鬼去吧。我如释重负,把其束之高阁。这便是我,一个跟别人一样读了十几年书的人最与众不同的的表现。

现在细想起来,应该是浮躁期没过,便因为书本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步入了迷惑期,浮躁与迷惑纠缠到一起紧紧地揪着我,让我透不过气来,或许这便是人高明与拙劣的分别吧。

这一即便事后才能勉强分辨的时期,是读书的真空期,最明显的特征便是憎恶书本如同憎恶自己一样,好高骛远而又无所事事,象激流中的浮萍不知所依,又似从峰顶突然坠入深渊的梦魇。

人是一种需要并追求灵感的动物,因为灵感能够让人收到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的奇效而支撑着人的行为。

读书也需要灵感,但灵感常常需要一种牵引,就象水平如镜的池塘只有投入石子才能激起浪花一样。

不知大家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只有进入了迷惑期或者说迷惑与浮躁纠缠的时期,人生或许才算是正常的人生吧。

单说读书,已记不清是哪日了,我的头脑突然异常清醒起来,只觉以前所学东西竟简单无比,自己简直就是一个天才,倘若自己在读书的时候便有如此的状态,命运必定可以改写。

或许知识本身便需要沉淀,沉淀之后才能为我所用。这也算是方法吧,读书是必须讲究方法的,方法便是必须要经过一个沉淀期,或许便是书本与现实之间距离的联系点。

很早之前,我就预感到两者之间应该有个联系点,苦苦地找,总算找到了。这实际上就是阅历,或者说是对生活的体验。

或许只有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的思考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思考,而其他的思考则只能称之为对书本的理解,这种理解远没有思考深刻。

当然,人不可能凡事都去体验,小的时候更不可能有阅历。这是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凡事都有不足,这世界上原就没有完美的东西。

我很快便又发觉了思考与理解的区别:以理解为前提的思考常常有主观因素的介与,反不如已理解了的东西更值得推敲。

但我仍反对象杨丽那样死记硬背,尽管杨丽的好学或许便是我灵感的诱因。

认真地推敲一下,死记硬背的东西或许记忆更牢靠,记得哪位老兄曾提及,上学时背过的东西至今仍能成段的背诵,当然不是指那些常用的东西,这足以说明记忆的重要性。

但这似乎已成了一个遥远的梦,理解是加深了,记忆却象是随着理解力的提高在退化。

书是非读不可的,只要你冷静下来终于准备认真地去做一件事情,便会真切地感受到这样的真理,因为仅对于某一件事的起码了解便会让你发现自己居然有如此多尚不知道的东西。

同时,据专家研究表明,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在明显加快,人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譬如,电脑,十几年前尚属于尖端技术,至今天已十分普遍,不懂电脑便跟文盲一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