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的时候,学习并不一定就非得从头到尾将一本书看个遍,浅尝辄止的学习方法也不见得就是错的。知识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事物,当我们还没有积累到一定知识量的时候,要想把某一个知识抠精抠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所以,阿平看书的时候,基本都是先走马观花的看一遍,把书在大体有几个识点弄明白了,说的是什么事情,也弄清楚了。至于理不理解,那不再计较了。等整体思路出来了,回过头来再综合性的联想归纳一下,理解的可能比一开始就死抠,反倒有效的多,也深刻的多。
在《晶体电池技术入门》这本书的第一章详细介绍了晶体电池的定义,及广泛应用。原来晶体电池主要是一些具有高光电灵敏材料,通过特殊的手段,制成特定的晶体状态,然后再以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用来储存光能量的这么一种东西。
地球科学家提出的光伏电池其实就是晶体电池技术中的一种。不过同等体积的光伏电池远没有外星科技中的晶体电池电能容量高,大概只是前者十的六次方分之一左右。
这种晶体电池技术在外星科技被广泛运用于机器人、无人机及一些宇宙飞船等各项领域,甚至一些被研制成晶体武器,应用于军事领域。由此看来,晶体电池技术在外星社会应该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源供应技术。
阿平又仔细看了看那本《晶体电池技术入门》,虽然只是简单的介绍了晶体电池的基本原理,讲的也不太深,但在最后一篇中居然提及一些低容量的晶体电池的制作方法。
这种低容量的晶体电池虽然使用简易的工作就可以制作出来,主要用于教学和民用。但容量也相当于地球高容光伏电池的一千五百倍左右。
而那种高端的工业级的晶体电池则要有极为精密的生产设备,才能生产出来。而且生产周期也是极为漫长的,当然利润同样也是极为丰厚的。
居然有这么逆天的东西存在,就好像星际之门亚特兰蒂斯里的zpm一样。天知道如果这项技术在地球上出现,会引发什么样的变革,那绝对是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了吧。
据说只要车棚天窗大小的低容晶体电池,满电情况下,至少可以保证汽车等速状态下,两千小时无间段运行。如果装配上同等大小的标准工业级晶体电池,满电情况下,至少能保证汽车等速运行三百年。
三百年,且不说现在的车能不能有三百年的寿命,光烧油恐怕就得几吨了吧。一块不到一平米大小的工业级晶体电池,居然可以等效于几吨重的汽油。天呐,如果这种电池能够批量生产,汽油在工业社会的历史使命也就结束了吧。到时候美国和伊拉克还打什么打啊。拼死拼活的抢来的石油,还没一块电池让汽车跑得远呢,犯得着玩命吗。
当然,这种电池充电也是极为漫长的。车棚顶大小的晶体电池,在能源充足的情况下,至少要半年才能充满。如果使用光冲,在全天侯光源强烈的情况,至少也要大半年才能满电。
而那种低容晶体电池,充电时间相对来说,则短了不少,也就一个月左右就能充满。全天侯光冲,两个月也能充满。
低容晶体电池和高容晶体电池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别,主要在于材料的不同。低容电池主要是采用硅等光电灵敏低的材料制造的。这类材料制造工艺简单不少,而且材料也挺普遍的。所以,价值低廉,主要用于一些低端民用设备,或是教学。
而那种高容晶体电池则是用到一种宇宙中含量极为稀少的有色晶体。这种有色晶体主要分为黑晶,红晶,还有紫晶以及其它一些有色晶体。晶体的颜色越浓,代表能量存贮能力越强。而黑晶则所有有色晶体中价值最高的。因为这种物质可以经受难以想象的宇宙辐射,并且转化为能量,因而在外星军事领域中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有色晶体阿平根本就不去想,且不说原料地球上有没有都不知道,单就是那复杂的生产工艺,高精密的外星生产设备,就不是阿平能掌握得了的。
不过低容晶体电池倒是可以试着研究一下。
虽然那东西只是用于学生实验的,但是其高于地球光伏电池一千倍的容量,放在地球绝对是惊世骇俗的。一块砖头大小的晶体电池,就比你一桶石油跑的远了。而且晶体电池还无尾气,无污染,绝对节能环保型的。
只要生产成本能够降下来,什么埃克森美孚、道达尔菲纳埃尔夫、中石油,统统靠边站吧。
识相的,直接让百分之五十一股权拿过来,然后把名字改成陈平能源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埃克森美孚分公司或者道达尔菲纳埃尔夫分公司。不识相的,嘿嘿,对不起了,把你吞并了,然后再把股份拿过来。
美国政府你要是敢德瑟,直接把新公司股权百分之四十九让给中国政府。就不信有了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中国政府能无动于衷,任你美国政府为所欲为。
低容晶体电池,其主要原料是硅晶体元素状态。硅晶体元素状态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只要分离出二氧化硅中的两个氧原子即可。而劳力士偏偏就有操作分子的能力,相信提取到足够的硅晶体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而二氧化硅的来源则更不用愁了,几乎满哪都是,价钱还便宜的要命。
思路有的时候就像有个阀,只要那个阀打开了,其它困难仿佛都变得轻而易举了。就好像爱迪生,在他发明灯泡的十四个月、四百二十多天里,只有三十多天做的是发明家的事儿,而其余三九十多天做的则是重复地做着发现家该做的事儿。
然后正是这三九十多天的努力,才使最初的那三十多天更有意义。
阿平启动硅晶体制作程序,一道白光自表盘射出,照在眼前的沙砾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不大一会儿,一股暖流自中心散发出来,原本堆成一堆的沙砾,慢慢的分解,就像一团闪烁着光芒的雾一样,聚在一起,并且不时的旋转着。
大概半个小时的样子,晶雾慢慢结晶、消散,最后凝聚成一个足有拳头大小的钻石形状的晶体。看来,这种钻石形状适合是晶体分子结构的最优状态。
将它捧在手里,看着它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居然有些痴了。
呆了半天,阿平才从中切出拇指大小的晶体。令阿平惊诧的是,这东西居然是活的。那可切出的那一小块原本只是无规则形状,可是拿到手里,那东西竟似有灵性一般,慢慢地变成钻石形状。而那块大晶体被挖空的部分居然一点点的被填平,竟没有一丝被挖过的痕迹。只是体积似乎小了一点。而把那块挖下来的晶体再造近那块大的晶体时,竟似有魔力一般,那小的晶体竟然被吸了进去,完全融入其中。
《晶体电池技术入门》中曾介绍过,晶体电池中能量极低的时候,处于不稳定状态,极容易被切割。随着能量吸收的增多,外壳越来越坚硬。
因此有很多外星战舰的外壳镶嵌有这种晶体电池,在强大的宇宙射线的照射下,这种晶体结构可以变得异常坚固。不但能源源不断的为舰船提供能量,还能量阻挡宇宙射线的辐射。甚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挡炮火。只要能量充足,受损的部分甚至可以自行修复。
很多太空舰的防护盾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