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月轩轻轻停下手指时,众人仍久久不能从那优美,美丽的旋律中回过神来。
不论是台下众人还是一旁的黛月儿和黛红玉都陷入了美妙的回味中。
良久。
“好啊,好一曲《春江花月夜》,果然是佳作”这次第一个开口的却是一名年轻的公子,他也是受邀而来的一位才子,不过李月轩却不认识他。
李月轩含笑向那名公子笑道:“献丑了”
这时,众人纷纷回过神来,老人谢闲时,抚须笑道:“公子这曲《春江花月夜》果然妙极,不过从曲子上听去,却和《夕阳萧鼓》有些相似,敢问公子,此曲可是从《夕阳萧鼓》蜕变而来?”
李月轩知道明朝已经盛传《夕阳萧鼓》,而这曲《春江花月夜》的确是从《夕阳萧鼓》改编而来。
“老先生所言不错,这曲《春江花月夜》的确是从《夕阳萧鼓》演变而来”李月轩含笑道。
“好,此曲虽然和《夕阳箫鼓》相似,演变之后更显得更为动听,公子能有这般鬼斧神工的功夫,实在让人钦佩,小生今日算是开了眼界了”那名年轻公子接过话,恭声笑道。
李月轩微微一笑。不再言语,转而看了黛月儿一眼,只见黛月儿此刻早已被李月轩的风姿迷得晕头转向,痴痴的看着他笑。一旁的黛红玉也如梦游般的看着李月轩痴痴笑着。李月轩瞧得好笑,向黛月儿俏皮的眨了眨眼。随即向台下笑道:“接下来,在下将弹奏的曲子,名为《伊人似梦》,不过这首曲子,在下不用琴弹奏,而用洞箫。”
台下顿时又是一片惊讶,这位李公子可真是多才多艺,竟还懂得洞箫。此时大家对李月轩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伊人似梦》是李月轩将《故乡的原风景》改名而来,《故乡的原风景》本是后世日本一位名叫宗次郎的陶笛大师用十二孔c调陶笛所作的一首曲子。曲子听上去悠扬,深邃,使人彻底感受孤寂,体验沧桑。一轮红日下的一望无际的大漠,已然沉醉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中。。
很多人首次听到曲子第一个感觉都是哀怨,情意绵绵。其实细细听过,才会发觉并不是这么回事。这首《故乡的原风景》表现的是一种悲凉,寂寞的意境。
听到曲子让人晃如眼前:孤仞万重山,天高地阔。一声塞外铃鼓,摇坠长河落日圆,夕照残阳似血。乡关日暮是何处?仗剑独行天涯客,临风勒马凭高处。不识旧时飞雁,任高天流云飞渡。这时的一声长笛音韵,从漂流过故乡云边的天际破空传来,仿佛是响起来的儿时顽童伴们的呼唤……
夕阳下。黄沙里。梦断塞关马不前!
立马黄沙高岗处,南望中原。任男儿铁石,临风无言,不敢回看来时程,归时路。解征辔,御雕鞍,放马山野。燃起一堆篝火,伴泉涧松风,一壶烈酒,醉倒万里乡愁,藏一片冰心玉壶。拥铁甲寒衣塞关孤月,醉依松下山泉石,梦伴山涧流水声。魂去返,故园远,长亭尽头更短亭。塞外远山残雪里,夜寒清风笛箫音,竟成风中凝咽声。
远山。孤峰。塞外碧寒天影中,一弯落沉下弦孤月!
待霜晨晓天。马嘶惊醒梦残,一捧寒雪揉碎相思魂。潇潇风,漫漫途,寒铠铁骨,踏破箫音过塞关。一路黄沙风万里,故土只在云天处。从此胡笳柳笛声,不带箫音过玉门。且待白发征夫还,埋骨故园慰梦魂。挥泪处,影缈时,一骑风沙绝尘去。
荒滩野。长河边。唯余昨夜一堆篝火灰烬,几丝残烟袅袅……
轩窗月下待归人,人自无期我自恋,不知归人何时还,且待海枯石烂。
《故乡的原风景》是李月轩一直很喜爱的曲子,尽管知道这首曲子是一个日本人所作,但却丝毫不影响他对曲子的喜爱。《故乡的原风景》本是十二孔c调陶笛所奏,此刻李月轩换做洞箫吹奏成《伊人似梦》,使得曲风变的幽怨,动人。仿佛某个思恋着爱人的女子,正站立在悬崖,远眺他方,一张悲凉,凄然的脸庞衬着落日的余辉,说不完的心事,道不尽的衷肠。。。凄凄怨怨,直至终老。
曲子刚刚奏完,只听耳侧一阵轻声的低泣。李月轩转过头,发现黛月儿与黛红玉都已悄然流下了眼泪。那沉醉的神情,仿佛曲中那悠远凄凉的女子是自己一般。
李月轩却没注意到,站在人群外,一名秀丽的男子的也已然落下了泪珠。。。
李月轩轻轻一叹,自己当初听到此曲何尝不是被感动的一塌糊涂。这是一首难得的好曲子,对李月轩来说,能吹奏它其实是件非常高兴的事,但此时见到众人的神情,不免有些怅然。
大堂,一时静如荒夜。
李月轩也不说话,微微闭上眼睛。
这时,一声重重的叹息声惊醒了正在回味的众人。
李月轩循声看去,只见人群之外一名三十左右的男子正摇头叹道:“已有多年未听见如此动人的曲子了,唐某一生自认风流不羁,不想今日倒遇到个比我更加风流不羁的少年”
李月轩瞧着男子丰神俊郎,剑眉郎目,长相不凡。不过却始终透着一股不羁的味道。这让李月轩有些不明眼前的男子到底是何方神圣。
李月轩认不得却不代表别人不认得。一名年轻公子瞧见男子顿时一喜道:“不想苏州桃花庵主竟会到杭州,幸甚,幸甚”
那名年轻公子一提,众人都侧目向男子看去,不少人如那名年轻公子一般,顿时面露崇敬之色。
桃花庵主?好熟悉啊---李月轩瞧着男子,似觉得听说过,却始终想不起来。倒是在一旁的黛红玉瞧着男子,也不禁露出一个崇敬,仰慕的神色。
男子向前走来,众人纷纷让开。男子走到前排,前排众人纷纷行礼道:“庵主有礼”
男子洒脱一笑,道:“何必拘礼,唐某不过一落魄书生,靠些字画为生,众位大可不必如此。”
众人中,有人笑道:“庵主洒脱不羁,生性风流,自然不在乎这些繁文缛节,不过在下却是对庵主景仰已旧。庵主所作之《桃花庵歌》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诗,今日能遇见庵主实是在下的荣幸”
男子淡淡一笑,将目光投向李月轩。
桃花庵歌?那好象是唐伯虎的诗歌啊,难道眼前的男子竟是。。。。?
李月轩有些紧张的看向男子,问道:“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男子哈哈一笑,“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苏州桃花庵,唐伯虎是也”
。。。。。
李月轩不敢置信的张大了嘴。。。
ps:中间那段〈故乡原风景〉的意境美文是从网上摘抄而来。看过甚喜,便用到了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