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_刺梨花开又一年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章(1 / 1)

庥腥死锤祷啊r蛭11纸淌矣械娜艘丫胁怀雒至恕?br/>

不一会儿苏茨藜的同桌袁继也来了,他坐下后没多久就问苏茨藜借卷子,没想到她居然给了。其实前世的苏茨藜是有些不太喜欢这个成绩不好的同桌的,她交往的圈子都是梅晓阳那样学校好的,而且那时她觉得卷子就该自己做,抄别人的完全没意思。不过后来见多了正式考试都明目张胆作弊代考的,也就见怪不怪了。而且成绩也不能完全的评价一个人的优劣,这个同桌她印象中后来还是混得不错的。

袁继拿着卷子却有些发傻,换了个头发连性格都变了?不过愣了一会儿就赶紧开抄了,他来那么早就是为了赶在第一节课之前抄好这几份卷子。于是最后一排一个装作看书,一个忙着抄试卷,连早读铃声响了都不知道。苏茨藜看大家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正觉得奇怪,她脸上有脏东西?还是发型太难看了?就这样大家看了她有一分钟,埋头抄试卷的袁继才发现有些不对。

“你怎么不起头读单词?”往常她经常不到七点半就提前读呢。

“啊?”

“今天补星期一的课啊,一三五英语早读啊。”袁继头也不抬的继续说道。

“那上次读到哪里了?我有些记不清楚了。”阿藜继续不耻下问到。

“第三单元。”

众人看她终于放下语文书,拿出英语书了,才都慢慢转过头去。

“大家把书翻到179页。”是这样吧?怎么大家还是一副奇怪的样子。

“翻到了吗?apple,开始。”众人愣了一会儿,才慢慢开始了早读。因为开始的时候并不整齐,所以后面完全是各读各的了。整个教室嗡嗡的都是声音,她发现班长陈敬也回头看了她一眼。

“有什么不对吗?”她用胳膊拐了拐袁继,低声问道,她记得高中也是这样的啊。

袁继正抄得欢呢,哪里耐烦被打断,不过一抬起头却发现是有些不对劲。苏茨藜什么时候允许早读不整齐过?要是大家读得不整齐了,她都会直接打断重新起头的。对了,她刚才起头用的是普通话?好像还很标准的样子?而且英文发音也有些奇怪。真的是换了个头发连性格都变了?苏茨藜根本忘了初中除了老师上课用普通话之外,他们都是说方言的,她不但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领读,而且,她apple用的还是美式发音,难怪袁继会觉得怪了。

听袁继说完,苏茨藜终于明白班长为什么看她了。真是丢脸丢到家了呀。但是既然都这样了,她也不好马上就改成方言让大家重读,也就听之任之了。

班长陈敬也很诧异,他最强的竞争对手怎么突然变得有些奇怪,剪了一个奇怪的头发不说,这么标准的普通话是怎么突然就会了?这一切奇怪的举动让他一时有些想不通。

陈敬和苏茨藜一直是竞争对手,两人都有点互相看不顺眼,学校的学号是初一的时候按成绩排的,苏茨藜是1号,陈敬是2号。虽然后来他也拿过第一,但是学号却改不了了。苏茨藜记得初三的时候他的成绩就开始猛增,拿第一的次数也渐渐比她多,不过最后中考的时候两人的分数居然一样,而她以三分的体育分优势拿了第一。不过高考这娃考得比她好,去了中山大学。

苏茨藜本来以为这已经够丢脸了,结果更丢脸的在后面。

英语老师陈某某拿着试卷进来,发现声音一片乱糟糟的,本来班里这次考得就不太好,再看着这么烦人的场面他立马就发了脾气。他把试卷往桌子上一摔,瞬间整个教室都安静了。

“苏茨藜,这个早读你怎么搞成这样?之前不是带得好好的吗,放假玩了一星期都忘了?”苏茨藜无奈成了陈老师的发火对象。“不要想着自己考得好,就不管同学们,你这回期中虽然还是年级第一,但咱们班整体考得并不好。一个班的同学要共同进步才是好事。还有,我放假之前发下去的三张卷子你收了没?下了早读放我办公室去。还有,把这次期中考试的卷子发了,一会儿我要讲。”苏茨藜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兼英语课代表,所以这些事都是她该干的。

说完陈老师又摔门而去,连个辩解的机会都没给她。

这就是她上午遭遇的两件悲催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求评论哇,潜水的筒子们冒个泡呗

、满分

其实陈老师那些话要是骂的是真正14岁的苏茨藜,估计她会委屈得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但是对于现在的阿藜来说,她只是觉得有些丢脸而已,这么大个人了还被老师当着一群小屁孩儿骂。

陈老师走后阿藜就发了讲台上的试卷,顺便认识下叫不出名字的人。她看到自己的试卷是95分,而班长陈敬的是82。班里上90分的只有她和另外一个女生而已。及格率不高,优分率也不高,怪不得陈老师那么生气。

不过陈老师带给她一个好消息,不仅不用期中考试,她还是年级第一,嘿嘿。

上午四节课,两节英语,一节数学一节语文,三门的试卷都发了。下午物理课也发了卷子,除了像苏茨藜这种已经知道成绩的,大家对于发试卷总是期待又忐忑的。下午的时候政史的老师好像还嫌不够热闹,也让陈敬去把试卷拿来发了。

陈敬自从早上听到英语老师说苏茨藜还是第一之后,就一直想知道自己差在什么地方,从他早上了解的情况来看,语文两人持平,英语苏茨藜多她13分,数学他是满分,比苏茨藜多12分。等到试卷都拿到之后,他才发现差在那儿。物理苏茨藜向来不如他,这次也是,差了十来分,但是,她的政史居然是满分!这种几乎从来不给满分的考试,她居然拿了满分!

“要是多差几分也好啊。”最后算下来,苏茨藜只比他多四分而已,陈敬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不过比人家低就是比人家低,他只有加倍努力指望期末的时候考得更好一些了。陈敬这边独自叹气考得不够好,哪里知道苏茨藜对他的数学满分,物理98分也很是羡慕。

话说早上陈老师上完课后还是一肚子气,他回到办公室顺手拿起苏茨藜早上送过来的卷子来改,越改越气,五十多个人的试卷一共就六七种答案。不过他拿起苏茨藜的试卷却是很诧异,前面的客观题全对之外,作文写得尤其漂亮,不但内容很好,字体也很漂亮。他虽然有些疑惑阿藜作文里的某些句式,但怎么也不会想到它们是八年后很多考研名师总结出来的,只是觉得这种模板很好,完全可以全班推广使用。所以下午五点放学以后他像往常一样让苏茨藜把标准答案抄在黑板上,但是作文却用了阿藜的而不是范文。

苏茨藜本来还纳闷儿为啥老师特别交代要她抄上自己的作文,等到看了范文之后才恍然大悟,完全不是一个水平啊,那个范文在她看来真的是很幼稚。不过,“这样会不会不好,里面用到的好多语法貌似还没学过吧……”她好像又做错事了,唉,老师让抄,她只有乖乖的抄了。苏茨藜所在的这个班是学校唯二的尖子班,学风很好,下午放学之后都要留下来继续学习一个小时,所以很多老师都趁这个时间处理下自己教学上的杂事,譬如对答案,抽查背诵之类。抄完英语答案,苏茨藜终于可以回家了。第一天初中生活虽然开始胆战心惊,但后面还是比较正常的,她相信自己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初二的课程其实对现在的苏茨藜来说一点不难,而且她上一世学习得也很轻松,譬如考试前一天晚上还通宵打扑克,语文试卷一节课时间就连作文都写完,剩下的时间用来睡觉等等事迹,所以她摸索一段时间后就完全上了轨道。阿藜还保持了以前的好习惯,作业尽量回家之前写完,所以晚上她一般是没什么事儿的,以前的话她会跟苏爸苏妈一起看电视剧,但是现在对那些老掉牙的剧情实在毫无兴趣,学习也不用太操心,所以往往是不到九点就去睡觉,然后冥思苦想怎么赚钱。大姐今年就要回来,总不能像以前一样打工吧?二姐明年可能要读计算机,就算不用去培训学校,那也要有台电脑啊,这个时候的电脑还是很贵的。还有,她上高中的费用也不少。

终于让她想到了一件事。“学校明年要改建了啊。这么大的事儿居然给忘了,笨!”

苏茨藜所在的中学现在还只有两栋教学楼,在她初三那年,政府出钱征集了附近村民的土地将学校扩大了一倍,新修了一栋更大的教学楼,而原本的两栋里面选了一栋作为学生的宿舍楼。当时因为是教学用地,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出的钱极少,苏茨藜记得她家的好几分田地只拿了不到几千块的样子,本来她们家田就少,这么一来就更艰难了,爸妈那时候每天都为她上高中的学费愁得不行。

“既然现在还没开始,要不让爸妈先盖个屋基?就是不知道民政局现在知不知道消息。”万一已经开始筹备了的话可就没戏了。

苏茨藜想的是,既然田地到时候肯定要征的,不如先盖几个简单的小房子装装样子,那样到时候出手可就不是这个钱了。关键是现在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怎么跟爸妈说,二是上面会不会批屋基证。而且,这件事要越快越好,晚了可就没戏了,所以她很是烦恼。其实苏茨藜完全不用担忧她的第二个问题,现在民政局其实已经知道要建房了(一个学校要扩建申请款项怎么不得好几年),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学校的具体方位,光知道一个所谓的某某村某某组多少号而已。而现在盖房的限制并不严格,一般是给村长送点好酒好烟,等他同意了就可以交上去盖章了,连手续费都不要。所以阿藜只要说服苏爸苏妈就好了,这倒是个难题。

苏茨藜绞尽脑汁想了几个晚上终于想通了只要屋基证办下来,盖在哪里还不是他们说了算的。但是她还是没想出好主意怎么劝爸妈,毕竟就算只修个屋基也要花好几千吧,这么多的钱没点缘由苏爸苏妈怎么可能拿出来,难道跟他们说一年后学校就要扩建了?不说苏爸苏妈,估计别人跟她说她也不信的。(不过不久后的一件事倒是促成了她的这个主意,当然,现在的苏茨藜是无法预见的。)

阿藜决定不想了,正好明天是周末,她要跟苏婷采蘑菇去,两人昨天就约好了,她今天要早点睡。

苏爸苏妈边看电视边说着这几天的事,两人对自己三女儿这段时间的变化虽然有些诧异,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变得更勤快了不说,还会体谅大人的感受,他们哪里想到女儿已经开始为家里的升级发愁了。不过这两天有一件事让苏妈很不高兴,苏爸也觉得真是有些过了。钱氏见苏妈两天的粽子都供不应求,想到自己家里这么多也吃不完,钱氏居然将苏妈送去的粽子也煮出来卖了!

阿藜当时知道的时候简直想去扒开她的脑袋瓜看看里面是什么做的,这点人情事故都不懂。你说你吃不完拿去送亲戚也好啊,居然就大喇喇的拿出来卖了!“妈,要我说啊,明年就别给他们送,她还以为自己是谁呢,给她还不如喂狗,狗还会跟你摇摇尾巴呢。”阿藜气愤的说道。

“小姑娘家这么没礼貌,我平时怎么教你的?你婶婶是能让你这样说的?”苏妈虽然生气,但她并没有为此作出什么举动,她从小的观念就是一家人一定要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才是正理;何况也不是什么大事。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希望学校多些还是家长里短多些?某打算听听大家的意见在决定文章走向,潜水的童鞋冒个泡哇

、偶遇

“小姑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