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说得嫣红姑娘的心儿暖暖的,眼睛也热热的,忍不住就想流泪,她紧紧地搂住李小白的脖子,将脸儿贴在了李小白的面庞上。
两个人边走边说,不一会就进了小村子里。
当快要走到嫣红家的篱笆门时,嫣红姑娘说道,“快把我放下来。”
“你自己能走的成么?”李小白不放心地问。
“嗯。”嫣红点着头说道,“让娘知道了不好,我先进去,你待会儿再回,记住了么?”
李小白说:“我知道。”于是他便蹲下身去,将嫣红放了下来。
李小白刚想去搀扶一下她试试脚,只见嫣红姑娘健步如飞地走到柴门前,回头冲他一笑,推开门进了院子里。
敢情这小丫头在骗我呢!李小白一愣,登时明白过来,他摇头笑了。看来,上了嫣红的这个当,他心里很受用呢。
第二天早上,李小白吃了早饭,将观音瓶小心翼翼地打进一个布包,和嫣红母女做了道别,背上包裹就下山去了神仙镇。
神仙镇流传着这样几句俗语,说是,正月十七,八月十六,戏台扒了,闺女走后。意指世间“四大泄气”。
过了上元节,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消失殆尽了,新的一年的辛勤忙碌又开始了。镇街上显得冷清了许多。
李小白进了镇子,沿着石板街左顾右盼地慢慢前行,街两边的铺子,都才刚刚摘了板栅门,扫地泼水,整理货架上的物品,准备营生。
镇上总共有三家当铺,其中,规模、气派最大的一家叫做“恒生源”。李小白经过仔细观察和比较,最后还是选择了这家。
进得铺子,李小白看到木栅格子后边,一个老者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大冷的天,手中攥着一把折扇,另一只手托着个青釉汝瓷茶壶,两眼微微眯着,似在养神。两个伙计,在忙活着打扫整理铺面。
李小白解下背包,放在高高的前柜上,思谋了半天,说道:“店家,我要典当东西。”
那位老者睁开眼睛,看了李小白两眼,慢吞吞站起身,将折扇和茶壶放在身旁的一个朱红案几上,走到柜前,说道:“这位公子要当什么器物?拿出来看看。”
李小白打开包裹,做了个请的手势,没再说话。
老者捧起观音瓶,两眼仔细地观赏着花瓶的口、颈、足,胎、釉、型,然后将瓶底翻上来。当看到上边的落款后,他不禁倒抽了一口凉气,说道:“这位公子可识此物?”
“当然。”李小白点点头。
“你说说看。”老者的眼里窜动着两束小火苗子,定定望着李小白的眼睛。
“此物乃柴窑观音瓶,出自周世宗柴荣之手。”李小白说道。
“嗯。”老者点点头,然后说,“公子是愿意卖掉呢?还是想典换些银两?“
“愿卖。”李小白说道。
“既然公子愿卖,不知你想要多少银两才肯出手。”老者说着,端起汝瓷茶壶,就着茶壶嘴喝了口茶。
“店家肯出多少?”李小白将球踢给了老者。
“呵呵呵。”老者笑了,说道,“公子一定是打探过这件器物的价值了,老夫就不胡侃价了,愿出百金。”
李小白不由心中一阵暗喜,不过,他脸上却表现的很沉稳,“既如此,咱们现在就可以交割。”
“这个么?”老者用手指捻着胡须,思忖了片刻,说道:“一来,这件器物我还不能完全吃的透;二来这柜上也没有如此多的黄白物。公子若不嫌麻烦,你可以随我到铺子后面寒舍一坐,老夫再找个高人鉴赏一下,然后直接让账房给你立契交割清楚,公子意下如何?”
李小白低头想了想,点点头,说道:“那就麻烦您老了。”
“不必客气,请随我来。”老者说罢,拉开柜面旁边的一扇小门,将李小白迎请了进去。
……………………………………………………………………………
欲知李小白命运若何,请看布谷鸟下集解说。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