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剧烈地爆炸,然后,两条生命,不,应该说是三条生命(杨芝肚子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生命)魂飞烟灭了,长长的垂幅,被炸成无数破片,血肉碎肢和喇叭残渣,横溅四处……
之后,“红总司”要求找回远志与杨芝的遗体,“工总司”也同意了。
卫国和红英马上随战友们赶去,含着热泪,仔细地收捡起远志和杨芝散落一地的遗体残骸。
当他们把远志与杨芝两人满是血污的头颅找到时,就看见了他俩留在人世间的最后的面容。这面容,竟是那样的一致:安详却不瞑目。俩人的眼睛,还在微微地睁着,仍在静静地注视着面前这些昔日的朋友、战友、同学,以及这个他们已经离开了的世界……
卫国和红英,还有战友们,刹时,全落了泪。然后,喟然长叹。
这件事,给卫国和红英、以及几乎所有知晓的人,都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唏嘘不已的记忆……
从六七年上海的“一月风暴”开始,全国造反派向各地走资派手里夺权,而到此时,南城市各级单位的多数党政权力已被“工总司”抢在手里,只有少数政权被“红总司”夺入手中。
这样,南城市的“红总司”最艰难的日子来到了。
特别是“红总司”从“工总司”那里攻占下来的地盘一一市委大楼,是“工总司”的眼中钉、肉中刺,已成为他们即将夺取南城市委市政府的大权,成立南城市革命委员会的战略步署最大的障碍之一,必欲拔之而后快。所以,市委大楼早就陷入“工总司”的重重包围之中。最近,当他们表面向“红总司”提出“大联合”的口号,实则是要“红总司”全面投降的阴谋失败后,便不仅将市委大楼的进出道路全部封锁,竟还使出了连环招术:先断了电,见“红总司”仍不投降,又发出了三天后彻底断水的最后通牒。
于是,大楼的广播被迫停止。更要紧的是,楼里没了水,楼里所有人员的生命将无法沿续。如何在停水后坚持战斗,已成了最为急迫的问题。
就在这时,阿虎却来到了市委大楼。而且,不光是它来了,还带来了阿豹,更有甚者,它俩身后,竟哧哧溜溜、蹦蹦跳跳地出现了六只同样毛色的小小云南犬。显然,怀孕的阿豹生产了,这是它俩的孩子一一“小阿虎”和“小阿豹”们。
其实,阿虎早就想来了。它是带着全家深夜避开双方的哨兵,从它事先观察好的一处铁丝网与沙袋的缝隙,悄悄挤进“红总司”防地的。它将阿豹它们隐蔽在楼下,它便开始不断地嗅寻着卫国的气味。然后,等到天明,卫国刚出现在楼上窗口的射击孔内,它就领着全家冲了出来,朝着他汪汪地齐声高叫起来。
卫国望着骤然出现的阿虎与阿豹,以及这么多只憨态可掬的小狗宝宝,又惊又喜,怔了片刻,才冲下楼。
他在楼下,情不自禁,与阿虎它们好一阵亲热。
红英和众战友们也闻讯赶来了。这些人里,大多还认识阿虎,再听卫国说了阿豹与它们的孩子,自然与阿虎和众狗狗们又是半天热闹。
然而。待卫国和大家要回楼时,阿虎大约早就看出,不等告别,就领着狗狗们率先躲进了大楼。卫国忙叫它们。不想,从来听话的阿虎,这次却头也不回地带着它们,窜上了楼,直奔卫国宿舍而去。
卫国要追,红英却轻轻拉住他,微微笑道:卫国,让阿虎它们去吧,行吗?
旁边,杭生也道:就是,上次阿虎在“红总司”总部,就没能留下来,这次可不能再赶阿虎它们走了!
卫国却叹:唉,我当然想留下阿虎它们啦!可现在,大楼就将被断了水,大家连水都没得喝了,阿虎、阿豹和小狗狗们咋个办呀?
杭生一想,便住了口。
红英也静静地思考起来。
卫国就道:我们还是抓紧想办法解决水的问题吧。我们一定要守住大楼!让“工总司”这些“老保”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红卫兵和革命造反派!
两人都频频点头。
可是,令卫国也没料到的是,在“工总司”彻底停水后的危急关头,竟是阿虎,为“红总司”,又立了一个大功。
原来,当时“红总司”攻打市委大楼时,卫国曾建议,从位于市委大院里的大楼后面主攻,楼前佯攻,所以,待占领大楼后,怕以后别人亦“照葫芦画瓢”,远志便将市委大楼后的几幢相邻的建筑,如市委机关食堂等等,一并占了,做为主楼的掩护与缓冲,还将这几个建筑物连在一块,立了围挡,垒了工事,重兵把手,戒备森严。现在,阿虎它们来了,跟着他到处走,忽地,就使卫国想起从前叫它在医院用鼻子嗅出了那个小偷的往事,于是,举一反三,卫国便试着让阿虎它们在“红总司”占据的建筑物与院子里找水源,最终,竟真的让阿虎从市委机关食堂后院的一处极不显眼的旮里旯角,嗅出了一口早已废弃的旧井。
此井虽已长期不用,可还能打出一些水。
战友们便围着阿虎和狗狗们,在水井旁,欢呼起来,还喊起了革命口号,引得阿虎与狗狗们也得意非凡,猛摇尾巴,高声地叫。
不过,水勉强够用了,粮食却不多了。市委机关食堂的粮食亦被以前的占领者“工总司”和现在的占领者“红总司”消耗得所剩无几。
但是,“红总司”的全体人员却一定要坚守下去。
他们每天只吃一顿饭,已根本吃不到一点菜。同时,旧井出水有限,用水也进行了严格控制。男战友们主动提出不洗脸不刷牙,每天只喝一小缸水,女战友们也纷纷响应。卫国还提出了一个措施一一要开始尽量往大楼里储备珍贵的饮用水,以应对水井若被攻占后出现的最紧迫局面。
那时,坚守阵地,是刻在这一代人心里的毫不犹豫的唯一选择。
然而,随着粮食在一天天减少,大家由一天只吃一顿半干不干的干饭,改成了一天只吃一顿全稀的稀饭。战友们都饿得心慌体软、头昏眼花,但没有一个叫苦和退缩。
这时候,高北上送来了最大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