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子孙的爱情历程:随风起舞_分节阅读_39_高干子孙的爱情历程:随风起舞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高干子孙的爱情历程:随风起舞_分节阅读_39(1 / 2)

制做的这只火药枪,然后,细细去看。

他才看清,这枪的枪管,是一段内径近20毫米的钢管,用铁丝绑扎在木制的枪身上,管长超过20公分,管尾是在高温烧红后,敲打成了圆椎形,上留小孔,可盖火帽,后面,还用弹簧拉动着一根用窗栓替代的枪机。扣动板机,击发火帽,火帽爆燃,再点燃枪管里的黑色火药推出金属弹丸,便就完成了一次射击。

他不知儿子是不是学别人的法子造的这把“土枪”,如若是自己“鼓捣”出来的,倒还能叫他在此刻无比痛苦的煎熬之中,掺夹进些许的快意。

或许如此,他便将箱底油纸包打开,把里面的黑色火药,慢慢地往枪管里倒,不知不觉,就几乎灌满了整个枪管,再随手捏起一颗又大又亮的轴承钢珠,塞了进去,还拉动了枪机,便手握着枪,抬了起来,左指右瞄……

忽地,似乎鬼使神差,他竟恍恍惚惚地将它举向了自己的太阳穴。然后,心里在想:如果马上就有人来撕我领章,摘我帽徽,押我批斗,再关进监狱……那么,也许我就应该……

突然,轰地一声,枪已响了,黑色硝烟,瞬间,布满全屋。

于是,宛如空中一道闪电,炸响闷雷,随即,犹似天上乌云骤起,遮天蔽日一一华道明师长死去了。

儿子以前玩过的大钢珠击中了他的头部右侧,却并不是他枪管指向的太阳穴,位置多少有些偏高。大概在枪响前,他曾试图把枪口挪开。

然而,是儿子亲手制造的这只粗劣的火药枪不幸走火了,还是华道明师长毅然决然地有意为之,或许,已成了一个永远的迷团。

但他被认定为畏罪自杀,是自绝于党和人民。

接着,红总司”被彻底解散了。

不久,卫国和他母亲在万分悲痛中,又听到了这样一个小道消息:在华师长的问题上,关键是有人向中央*告了他的黑状。而向中央*告华师长黑状的人,就是战美的一贯支持“工总司”的爸爸一一市警备区高司令员。甚至,还有人说,这位高司令员不愧姓高,因为他那手段,的确是高,他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在大楼里,不会听他的话出来,就把即将发生大规模武斗的消息告诉了华师长,结果不仅救了自个俩儿子,又清除了自己政治对立面,还拥有了更大的的权力。

卫国母亲面对这样的消息,不知真假,出身剝削阶级家庭,解放初才参加革命的她又惊又气,却只能每天以泪洗面。

而卫国的内心却再次遭到了从未有过的剧烈冲击。

他的心从此不再单纯。

作者题外话:这是多年精心酝酿、构思,的确值得读者阅读的一部小说。请多投票、收藏、留言。谢谢!

第九章第五节华师长被认定为畏罪自杀。几乎只有红英来看卫国和他母亲……但不久,战美和杭生也来到他家……

华师长的遗体被火化后放在一个普普通通的骨灰盒里。他河北老家的亲戚一一华师长的大哥和姐姐,闻讯来信,想把他的骨灰埋葬在老家的农村,可卫国他妈没答应。

自丈夫去世之后,本来身体就孱弱的她便病倒了。她却一直把丈夫的骨灰盒放在自己和丈夫的卧室。

她知道丈夫喜欢她的这双纤纤玉手,所以,每天,她都先洗手,待洗得干干净净后,才去一遍又一遍地擦拭丈夫的骨灰盒,直到光洁如镜。然后,她把它搂在怀里,用修长的手指与薄软的手掌,一次又一次地去轻轻地、柔柔地抚摸。这时,她便小声地对丈夫说道:道明,这是我的手,你最喜欢的手,你能感觉得到吗,让我每天都这样抱着你,你说好吗……于是,她的泪水又止不住滚落下来……

可是,爸爸去世后,卫国却恨透了自己的一双手,真想把这双手剁了去。他恨自己这双手为啥偏偏做了那支破枪,又偷偷藏在了家里啊!

他还后悔,那天他为啥子要那么早地就去医院。倘若,他晚走或不走,爸爸就一定不会去世了!

他和妈妈一样,不相信爸爸真会自杀。虽然,多少年后,爸爸*了,他依然清楚地记得起爸爸那晚对他说的那句话“一个人不能太一帆风顺了……”甚至,他那时早已明白了“佼佼者易折”的道理,*中不少含冤者就常因为过去太多顺利,太少挫折,自尊心又太强而自杀,可他仍不相信爸爸可能自杀。

卫国和妈妈都痛苦地认为:他是因枪走火而发生的意外。

卫国甚至还认为,是自己害死了父亲。

然而,那段时间,几乎没有人敢来他的家。因为,虽在当时,野战军不搞“四大”,所以他家里还没被冲击,但军营外,早已到处贴满了揭露批判他爸爸的标语、口号……

连当了“逍遥派”的好朋友杨和平也没来找过他,只是,一次在院里碰上,远远就笑笑,转了转头,便不见了,旁人若见,都不知他是跟卫国打了招呼,还以为他想起啥子好事,发了神经,自个在笑。

卫国的自尊心就被加倍地激了出来。见了任何人,都挺了胸,还仰了头,偶尔也有熟悉的军人或孩子冲他点头,他均一概不理,怕又遇到和平那样的孬种。

只有阿虎、阿豹和众狗狗们对他一如既往,甚或,还仿佛明白了他家中的变故与他内心的痛苦,就更加听话地簇拥在他的周围。特别是阿虎,经常在用漆黑乌亮的眼珠,静静地、久久地望着他……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这些事情发生后,红英很快就来看望他和他母亲了。而且,她还带来了当时最新版的“红宝书”(毛主席语录)送给他。

她来那天,已近春节。

当时的卫国,正站在窗前,无神地看天。

南方的天空,此刻若同挂上了一幅昏沉沉的灰蒙蒙的窗帘,又闷又暗,又潮又湿,让人望去,心情都阴郁得能拧出水来。

就在这时,红英在门外轻轻地叩响了门。

卫国半天才去打开门,一见是她,原本故作傲气的脸一下松弛了,不由变成了掩饰不住的惊喜之状。

她进了门,微笑之中,却有些怯怯地先望向他的身后,然后,小声问道:卫国,阿姨在家吗,我想看看阿姨,她身体还好吗?

卫国知道她还从没见过他母亲。不知为何,现在还真希望她能看到他妈妈。但是,今天他母亲却恰巧不在家。她在生病,可仍被单位通知去参加一个批判大会了,虽然这不是批判他父亲的大会。

卫国给她说了后,她便放下手里的尼龙网兜,里面是几瓶玻璃瓶装的水果罐头(这在那时已是很讲究的礼品)。然后,他们说起话来。像以住一样,她话不多,但今天,却反复地向他叮嘱着,希望他多照顾照顾自己的母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