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轻轻地溜下地,走到窗边,打开一条缝隙去摘那鸟腿上的蜡丸。
清和睁开眼,看了一下,转过头接着睡。
夏夷则剑上沾着重重的血腥味。能刷出天狐尾,想也知道是怎样不俗的妖物。清和脑海中浮现出他小徒弟拎着长剑银光乱飞的模样,捷如闪电,势若奔雷。他知道他徒弟并非表面看上去的那般纯良无害。
于恬淡宁静的背后,藏着滂湃不熄的热血。然而清和并不觉得不妥——那亦是一脉相承于自己。清和想起那些风流且轻狂的当年。
做徒弟的终究有些事要瞒着师父,深夜下山也不一定仅仅是刷了侠义榜这么简单。然而清和不打算过问,那终究不是他能永远护在身后的凡物,鸿鹄志远,潜龙在渊,有些事你挡也挡不住。清和像一个讳疾忌医的庸人,只想能拖一天是一天。
夏夷则蹑手蹑脚地回来,重新躺下,把自己往清和怀里依了依。不管怎样他们还是安睡在一起,或许各怀了隐瞒对方的心思,也并不会打破这一瞬的好梦。
然而即使是这样温情脉脉的好师徒,惩罚也还是不能少的。次日夏夷则拿着笔坐在案前,看清和满意地研究那段天狐尾,笑眯眯地说出的话却是没有半分回旋。
清和说,去写一篇总结,内容包括御剑时不发出声音的诀窍,快速有效打败狐妖的策略,以及可以使用哪些法术做到踏雪无痕,隐藏行迹。
写完这些,去给逸字辈的师兄弟们做个报告和当众检讨。
完不成的话,今年冬天就别下山了。
三皇子哀叹一声,他早该知道,清和说没生气,那是不可能的。
TBC
第十四章14
江南依旧是江南,辗转了几个春秋再回来,久别的灰瓦白墙同记忆中没有一点儿变化。因着那一脉温泉的润泽,一山花木长得郁郁葱葱。太华九月就开始下雪,这一次新雪刚过,清和就早早带着夏夷则南来避寒;而江南的九月正是丹桂飘香的时节,萋萋衰草尚未迷离,十里暗香隐隐浮动,一路走来只见满山蒹葭胜雪,映着红叶黄云,于飒飒晚风中摇曳出一片不胜动人的风情。
不见半分衰颓,只觉温婉精致中藏着五色斑斓的热闹,热闹里又透着鲜活的风流。
清和随手摘了路边一丛矮木上几个挂金灯,撕开单薄的萼衣,露出金黄圆润的果实。丢到嘴里咬了一口,眯起眼睛流出满意的神情,便把余下的都递给夏夷则。
“夷则尝尝。”
夏夷则疑惑地接过来,“师父,这是什么?”
清和头也不回,“好吃的。”说话间正使劲踮脚,要摘那树上的金橘。夏夷则一边吃浆果,一边呆呆地站在后面,看他师父伸着手,对那大橘子势在必得。
终于还是动用了法术,几个光灿灿的橘子这才听话地掉下来,夏夷则怕砸坏了不好吃,赶紧跑过来挑挑拣拣兜在怀里。
“师尊,”待到一路走过,当徒弟的把衣摆撩起来,已经兜了满满的各色果子,夏夷则体贴地说,“等以后我长高了,我能帮你摘。”
清和没说话,吃了颗酸甜难辨的野葡萄,伸手揉了揉他脑袋。
两个人回了家门,入目便是院里那棵柿子树,红的黄的沉甸甸的果实挂了满枝。夏夷则把满兜吃的放下就跑过去,站在树下找了好一会。
清和放好包裹出来,见他仍在那里找,便走过去看他。“夷则在找什么?”
夏夷则摸着树皮,不好意思地说,“上次走的时候,比着个头,在这上面拿剑划了一道,想看看再来的时候长高了多少。”
清和笑了,蹲下身来慢慢找了一会,指着一道浅浅的痕迹,“是这个吗?”
夏夷则高兴地啊了一声,“正是。”他又有些不敢相信,睁大眼睛看那高度,“师尊,我那时候这么矮?”
清和站起来,看了看徒弟而今已经要超过自己肩膀的个头,忧伤道,“不是那时候你太矮,是你现在长得太快。”
夏夷则轻轻靠在树干上,摸着自己的脑袋,看着清和傻笑。清和仰头看满树柿子,正打着盘算,“夷则,我们晚上吃柿子米蒸糕。”
没听到徒弟回答,却感觉到衣角被轻轻拽了一下。清和低头,看到夏夷则满怀期待地望着自己,“师尊,你帮我,再比比个头吧。”
这半大不小的孩子笔直地贴在树干上,眼睛扑闪扑闪往上瞧。清和便微微有些怔忪,只觉得岁月逼人太急。抬手轻轻按了按他头顶发心,指尖用了点力,在树皮上轻易划过一道痕迹。
未料夏夷则弗一转身,又抬起手在清和头顶飞快地比过,大约算了个位置,踮着脚,认认真真拿剑刻上。
“师尊,我很快就能长到你这么高了吧?”
清和站在旁边看着,笑了笑,并不说什么。
想要长大的心情溢于言表,而身边最好的标尺便是他的师尊。清和想他终有一日会长得颀长漂亮,超过那个高度,也走出自己的佑护。尚有更广阔浩大的天地在等着他,而只要他还活着,他能带给这世间的,一定比自己更多。这一刻清和突然释然,明白徒弟终将不可避免地长大,而长大未必不是命运的恩赐。
而无论今后夏夷则经过多少狂风骤雨染过多少血污风霜,也不会歪斜了半分。清和是夏夷则的尺子,早早刻在了心头,那徒弟会永远记得要笔直地在天地间走下去。
晚饭如清和所说,捣碎了柿子揉进米粉里蒸了一锅橘黄透红的米糕。夏夷则看那颜色讨喜,掀开锅盖迫不及待地拈了一个,听到清和说烫就高高兴兴咬了一口。清和看他烫得一阵呜咽嗯嗯呀呀,囫囵吞下肚半天说不出话,终于问了一句,“好吃吗?”
夏夷则点点头,看着清和伸出手,“还要。”
不是多么惊艳的味道,只是应了时令,尝一口新鲜清爽,又暖呼呼的甜。
清和自己吃了一个,并不十分满足,闻着窗外的桂花味,打定主意。“夷则,明天我们去吃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