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后面林羽却越写越顺,时不时还拿出辅导书翻开,找到相似例题来给他细致解释。
这一次,林羽的思路更新,方法更独特,于学舟感觉自己也被他带进去了,听的过程中频频点头。
看到大爷终于开窍了,林羽松了一口气,还好我没放弃。
“这个方法是你从这本《高中数学竞培优课程:一试》学的?这本书你看完了?”
于学舟听林羽讲完,拿来了这本奥赛辅导书,好奇地问道,脸上有一丝怪异。
“对啊,刚看完的,这本书很好的,大爷你要有兴趣也可以看看的。”
我当然知道这本书很好,于学舟心中嘶吼,但表面仍继续说道:
“可你才看了半个多小时啊,就全部看完了,你以前学过?”
“没啊,第一次看,不过我看书很快的,都看完了。”林羽轻描淡写地说道。
于学舟听完,此时心里有一万句吐槽想说,你看书再快也不可能半小时就看完呀。
还有没有天理了?
这孩子怎么老是满嘴跑火车呢?
想到这里,他又从手机相册里翻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也是一道竞赛题。
这道竞赛题正是他从《培优课程》这本书上摘抄的。
可以说,这道题是这本书上最难的一道题,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多,解法极其复杂。
以前,于学舟给那帮一中竞赛队特训时,当头一棒就是这道题,他每次都要先杀杀他们的锐气。
他还记得那帮学生做这道题时的表情,那叫一个欲哭无泪、怀疑人生。
于学舟还记得,一中的学生做出这道题的最好记录是20分钟,后来这个学生拿了省一等奖。
现在,于学舟拿出这道题让林羽试试,一是看林羽是不是又在说大话,二则是想进一步测试一下他的潜力。
因为,看到林羽竟然能用3种方法解答出那道答题,他的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个想法。
他觉得自己多年的夙愿好像看到了可以实现的希望。
林羽拿到这道题时眼神一亮,他当然记得这道题,因为这道题超级经典,又有挑战性。
他转头又看了一眼于学舟,心里暗暗佩服,这大爷看来是真跟奥赛题死磕上了,手机里竟然搜集了一堆奥数难题。
自己一定帮这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同志一把。
“大爷,这道题确实很复杂,你遇到了麻烦也很正常。你可以翻开你手上这本书的206页,看一下第四章第5小节的例题5.3,那个就是原题。”
于学舟听了将信就疑,他虽然知道这道题出自这本书,可并不知道确切的章节,更别说页码了。
眼见林羽不急不躁地说出了这些信息,于学舟半信不疑地打开了书本206页,然后惊着了。
页码和例题序号完全正确!
这怎么可能?
这岂不是说林羽把这本书已经背下来了?
还是在半个多小时的短短时间内?
妖孽吗?
于学舟感觉血压又有点飙升,他后悔今天出门了,出门前应该查查黄历的。
但他同时也庆幸今天幸亏没去医院做检查,反而心血来潮来了这里,要不然也没有机会遇到面前的这个天才小子了。
不过与此同时,于学舟发现自己又遇到了一个问题:
原题都被他指出来了,这还怎么装萌新求教?
还怎么测试他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