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歌舞何时休?_穿越南宋建功业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8章 歌舞何时休?(2 / 2)

如果放在某些偏激的皇帝身上,自己就不能享用天下的美女,天下的那个皇帝也休想越雷池一步。

可赵构在这方面极有造诣,虽然不能尽情享乐,可也不能禁锢他人的嗜好,在临安大力宣传勾栏瓦房,用瓦房女神促进经济发展,实为妙棋。

杭州最美的地方是西湖,赵构很喜欢苏东坡的诗:“若将西湖比作西子,浓妆抹去总相宜。”

最后,赵构下定决心,将首都定为杭州,改名为临安。

「临安-临安-」临时安息之地,可见当时赵构无意长期在此厮守,他的目的是打回汴梁,恢复中原;率兵北进,踏平蛮夷,救出父兄;重振华夏之威。

此时赵构不失英雄气概,一位富强富强的明君形象光彩照人;至于后世人盗用编志而称赵构为卖国皇帝、软皇帝、懦弱皇帝,纯属扯淡。

宋朝选定杭州为都城后,赵构以治理西湖环境为第一要务,设立衙门管理西湖环境,下辖兵丁,负责巡查及定期清淤。

又下诏禁止官民在西湖内丢弃粪污,栽种莲藕荷花等物,以保持西湖水质清洁,避免湖内污秽填塞,妨碍观景,影响城市风貌。

为宣传环保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赵构请临安府的官员定期组织官妓、妓女,盛装参加西湖地区的环保宣传活动,收到显著效果……

建炎四年(25年),长城北面的金国仍是冰天雪地;南面的临安已是春意盎然。

午后巳初,百匹良马组成的华丽礼仪队突然出现在西湖边;礼仪队中的小姐们一身珠翠罗绮,骑着缀有华丽缀饰的银鞍。

这个礼拜队是一个“广告队”,由临安城里的几百个神女组成。

怎么了女神?来自天宫吗?没有,神女是后世人习以为常的妓女;文明一点的称为“性工作者”,南宋时又称她们为“神女”。

能够称妓女为神女,足见南宋朝廷是多么开放?

虽然后世人把南宋说得一塌糊涂,什么“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弱不禁风的投降者集团”、“封建大儒”。

但是,这座宫廷却创造了经济奇迹——一块小小的土地,就能生产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dgp;能向这类政权泼脏水吗?

在改革派皇帝赵构的主持下,南宋朝廷是非常开放的,开放的程度不亚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

因为赵构的父亲徽宗赵佶是一个才华横溢、性情温顺的皇帝,任内对妓女这一行当并不反对,还屡屡涉足;与镇安坊高等妓女李师师勾心斗角;将才足貌美的郑皇后等后宫三千丽人一网打尽,成了风流韵事。

但赵构似乎在他父亲开启妓女市场的过程中看到了闪光,即妓女可以为朝廷赚很多钱;有钱赚的生意为何不能激活?因此,赵构青以蓝胜于蓝,扶持杭州妓院的发展。

在杭州有了红红火火的青楼事业后,才有了林升同志的政治粉刺诗《题临安宅》:

青山在山下的楼外,

西湖的歌舞何时休?

温暖的风使游人醉,

仅杭州为汴州。

以强烈的政治热情,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口诛笔伐,林升同志鞭挞着南宋苟且偷生的黑暗现实,倾吐着民心所向的义愤,表达着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深切担忧。

可是林升同志是否想过,国家要发展,就要花钱;前线将士与金兵浴血搏斗,需要钱;给金人补偿,更需要钱!

金钱从何而来?如果像林升这样的官员能够慷慨解囊,赵构皇帝恐怕也不会如此背地里指手画脚地发展娼妓事业!

汉语是一种广博而诙谐犀利的语言,“站着说话不腰疼”、“吃饱了饭知道饿了饿了”、“不当家的哪晓柴米贵”、“吹牛皮不贴印花”,这些词,绝对是为林升等“忧国忧民”量身定做的。

在临安,赵构支持发展娼妓事业,给妓女取了个“神女”的称号,让神女成为城市的形象大使;还组织队伍,宣传南宋政府的经济政策和西湖水质的环保措施;可以说是很有胆量,很聪明,不怕被人骂。

请神女作城邑形象大使,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高宗赵构可谓开天辟地。

这一文采,笔墨,可与其父徽宗赵佶相提并论;武功,可与先祖赵匡胤相提并论的大宋第十个皇帝,抛弃陈规滥制,在金兵撤出江南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轰轰烈烈地进行经济建设。

圣女们被皇上推上了历史舞台,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于是,每个人都风度翩翩,个个英姿飒爽,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戴花;手挺木板,上面浓墨重彩地涂写着“发展经济,保护西湖,净化京师,人人有责”;绕西湖游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