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赵构岳飞讨论兵法_穿越南宋建功业 - 火灭小说吧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5章 赵构岳飞讨论兵法(1 / 1)

"这就是吴喜十二岁,本王在磁州收留的义弟,父母亲都是义士被金兵杀害,得遇机缘投入我门下,现在在我的身边做些苦工,吴喜简单介绍一下岳将军的军情。”

吴喜走上前拿起身旁的小棍子,站在地图旁一字不落,一字不差地把赵构刚才对形势的分析再一次讲了一遍,最后补充道:“王爷,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斥候传来最新消息,张叔夜相公的南道勤王军进驻南熏门外的玉津园,对外号称三万大军,实际上只有一万三千人。”

“两路金兵已合为一队,攻打城池已两日。开封城的防御安排如下,外城四壁为防区,实行分区守备,东壁由孙权掌管,西壁由安扶掌管,西壁由李擢掌管,北壁由邵溥掌管,每壁由一万禁军,二百人掌管。”

“以殿前司统制守城,并在京城设四营万人分作五军,作为城防预备队,前军屯在顺天门,左军在中军屯在五岳,由姚友仲统领;右军在清宫屯在清宫,由辛康宗统领。”

“剩下的各色兵丁五万人分成四队,向四壁城防营提供支援,还有郭京者也在招募所谓的六甲神兵,以备破金之用。”

“另外,何栗以资政殿学士兼领开封府尹的身份出使金兵大营,与耿南仲等人交战,结果未定。”

吴喜赞赏地点了点头,他年纪虽小,却是可堪大用的。

岳飞望着吴喜尚稚嫩的脸庞,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总管之年的孩子,身材虽然消瘦了一些,但稚嫩的脸蛋却显得刚毅无比,一双黑眸炯炯有神站在身旁,面对众多的人等面色宠辱不惊,举手投足颇有劲力,一看就是不辍的练武。

但毕竟年幼腰间无力,显得下盘不稳,岳飞是武学大家一眼就看出了,既是王爷义弟又是自己空闲的时候,到他可以点拨一二,自己学步战功夫中的“戳脚小翻身”,倒是非常适合吴喜。

虽然如此,一位十二岁的小女孩,能有此机会与修炼实属罕见,假以时日必定大功告成。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孩子虽小可为王爷义弟,在王爷左右能参军事得以王爷亲自指点,如此说来也有师徒之分,前途不可估量啊。

"岳飞,你还有退路吗?"赵构看着岳飞问道。

岳飞忙收心来,斟酌再三,指点地图道:“十万黄金兵加上辅兵,恐怕还不到十五万,我大宋是个不义之财,汴梁城有七万名守城人,人数虽少却可以作为守城的一方,占得天时、地利的优势。”

“东京乃我大宋皇城,光是常平仓就有不下百座,军械监所属各部,兵甲充裕,百万人丁,五抽一,可聚义勇二十万为辅兵,天时地利,我有万全之分。”

“最终,大家都在担心着人与人之间的数目会不会有变化,四壁防御使,皆为书生领兵,不足统御部下,军令定然不畅;防御使王宗真,据军中弟兄们说,岳某直言,不论从个人谋略、胆识和统兵之道,都是很丢人的。”

“战斗中,需要前沿指挥与指挥,更需要统兵上下协调,前后兼顾。为了将者能一线领兵冲杀见阵,为了帅则能居中统领,现在将帅二职皆非人选,这是不利的一点!”

“二、令人从心所欲不从心所欲。如今则为战争与争斗所困,政令不合,军令不通,此不利二也。三军虽不惜血本,有二人忧,一人胜一人!”

“满屋的人都在点头称是!”

岳飞随即说道,“很多人只知道一点零星的消息,即使是汪伯彦,也没有把这些消息归纳成情报来分析敌我态势,岳飞只用一份情报简介,就可以做出如此精辟的推论,在于兵事一事可谓良药。”

赵构也点点头,赞叹道:“岳飞将军说的很对,但你只是从军事的角度考虑,而不考虑民政的问题。郑州城外几百万人,战事一开,壮汉还好说,老弱妇孺谁来护?城市治安如何维持?粮食危机将如何应对?”

“退避三舍,一但城破败百姓又怎么撤离呢?哪一个路军被切断后,又有哪一个路军被调离,地方州县怎么安置?我们究竟为谁而战?”

朱色的官服,高声喊道:“为君而战!”

赵构瞪了他一眼,但并没有说话,看着这个人从容地施礼道:“河北西路提举学徒陈辅陈见过王爷!”

赵构颔首,道:“陈学事说得还算对,可小王也想问个明白君、民、社稷岂能轻?”

陈辅朗说:“荀子曰: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浊浊。君者,夷夷之四海,以成其大。”

赵构笑道:“陈夫子,怎不把后边说完有社稷的人,不能爱民,不能爱民,但求民之亲不可得。民不聊生,求己用之,为己死之,不可得也。民不聊生,民不聊生,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中之固,不可得也。”

“兵力不足,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人向无危险的方向前进,并不灭亡,不可得也。这句话是如何回应当前形势的?”

他说:“我的主仁政,布泽天下,自是不会有这种失心失德的事。”

赵构又道:“从太祖开始,大宋圣主对仁政极为推崇,泽被苍生赐福万人,延续国祚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六年。诸臣工,这一百多年来,外有大辽西夏大金等虎视眈眈,内有各地暴民乱乱不止,岂非仁政不施?”

赵构仍未与大宋融为一体,这句话他真的敢说,可是一屋子的人却不敢听,都吓得一身冷汗,这公然指责官家大不敬的话,传到御史面前,王爷又怎么说也是皇子,可他们却逃不过规劝不利,谏不举的罪名。

作为一州之主,汪伯彦不能再装糊涂,他急忙劝道:“王大人,慎言。”

赵构心里一紧,知道自己犯了错,在君主立宪制的这一年,刚刚说的话的确不妥当。

眼已瞥见陈辅涨脸红,要上来理论,却被身旁的一人拉住,不敢松手。

赵构虽然有一些反省的意思,但并不是太过分,对所谓御史弹劾他倒也不怕,他所想的是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对立起来,自己还是言行不一,不能太有后世风范,以免与现在格格不入,真成了孤家寡人。

继续说:“我们说忠君报国,忠君报国,就是为了报效大宋,没有国度,就没有家园吗?众所周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只有装在心里的国家,才能有民族大义,小皇帝虽然弱小但值此大宋存亡之际,必定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复生。”到了结尾,赵构说得更是刻骨铭心。

大家都明白了,这九王爷就是要跟金兵死磕到底的,士大夫自有士大夫之道,一干武将却听得热血沸腾,大夫沙场立功名,必有王爷这样一位强硬派。

岳飞握拳说:“王爷岳飞受教了。这一次,我不该这么想。”

赵构道:“不要紧这是推演,然后你们又说有破局的办法吗?”

岳飞思索了一会儿,接过身边的指挥棒,对着地图说:“金兵四下包围,定会在城外驻扎,将寨内变成互保之地,将兵散。假如我是一个金兵统帅,首先就是要堵住四下勤王的队伍,一卒一卒都不放。”

“孙子兵法之谋攻城略地:“攻城略地,用兵之法;十则围之,用兵之法;五则攻之,用兵之法;倍则分之,用兵之法。”

反之,守城之兵用兵一人,用兵十人,因此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上兵伐谋,金兵一面围攻一面派遣官吏,目的是要稳定官府,堵住盗贼的去路,如果现在的官吏有诏,不让盗贼上京!

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虽然都不说话,但是今春金兵南下割地赔款,不正如岳飞所说的官吏多求杀李纲。

不过屈辱换来的和平,就像昙花一现不会长久,国弱欺强历史上从未有过,不然的话,怎会有一年两次的南下之举。

岳飞继续说:“针对金兵的部署,我军对策有三,一是先破金兵围困之局,以外围策应进攻为主,不断地攻打金兵,一是不能让金兵全军覆没,必须分兵守住他们的外围后路,以免被我的大宋勤王之兵合围!”

“二是变相地支持城中的守军,鼓励他们守城,鼓舞他们的守城斗志,二是善战者攻其必救。在金兵东西两路南下战线拉长,金兵作战历来以战养战就地取材。”

“可以令各路军府州县,凡金兵经过的地方百姓都离走,藏粮藏粮不使金兵轻易得补,金兵便无法长时间驻扎城下。金兵两路攻打,我军亦兵分两路,一条以陕西五路西军为主出太原,顺大同北进进攻。”

“一条以自大名府为主,出京东路两河路,上兵锋直指金国燕京府威逼上京,并能切断东路金兵回撤之路,或调集四路之王,围歼之,最终也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一个有号召力的统帅,才能完成上述计画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